法國人炸毛:你會不會玩?三天折四架!又一架陣風被凌空錘爆,印飛行員被活捉
當地時間5月10日,一架印度空軍戰斗機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錫亞爾科特附近地區被擊落。印度飛行員被俘虜。在巴方發布的視頻里,被俘的印度飛行員表現十分松弛,他喝著茶表示:“我受到了巴優待,(巴軍官)對我很好,茶也很不錯。希望我們(印方)如果俘虜了巴軍人,一樣優待他。”看到這個視頻我真的要裂開了,這是哪門子的“王牌飛行員”?
這可不是印度在本輪沖突中損失的第一架“陣風”了,短短72小時內,已經有四架“陣風”被擊落。印度總理莫迪當初宣稱要“用空中優勢結束爭端”,如今看來,這話就像個笑話。原本被捧為“南亞天空王者”的法國造“陣風”戰機,在中國技術武裝的巴基斯坦空軍面前,卻只能像昂貴的煙花一樣,絢爛地“墜落”。
印度空軍第17中隊的“陣風”編隊在5月10日凌晨越過克什米爾實控線時,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盯上”了。ZDK-03預警機的相控陣雷達就像一雙犀利的眼睛,在450公里外就鎖定了他們的航跡。再配合地面紅旗-9BE防空系統,巴基斯坦這邊直接給印度戰機設下了死亡陷阱。
巴方透露,“陣風”飛行員剛打開雷達,電磁信號就被捕捉到了。緊接著,兩架殲-10CE在預警機的精準指引下發射了霹靂-15E導彈。印度“陣風”戰機就算全拋熱焰彈也沒用,根本就躲不開、甩不掉,除了棄機跳傘別無選擇。
說起來真是諷刺,印度給“陣風”配備的“流星”導彈射程只有150公里,預警機的監控半徑也比巴基斯坦的中方裝備短了三分之一。這種差距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一枚價值150萬美元的霹靂-15E導彈,輕松擊落單價2.4億美元的“陣風”,還順帶俘虜了一名接受過2000小時以上特訓的王牌飛行員。
印度空軍一直引以為傲的“多國混搭”戰術,在真正的體系化作戰面前,被暴錘的面目全非。蘇-30MKI的俄制雷達即使放在十年前也是性能不佳,而“陣風”的優異性能與印空軍其他戰機無法共享數據鏈,地面的S-400防空網和空中預警機也沒法好好配合,各個作戰單位間根本不兼容,各有優勢的軍品疊加一起,最后竟呈現出這種自說自話,導致一實戰就無比拉跨,直接尿了一地。
巴基斯坦這邊就不一樣了,殲-10CE與梟龍Block3組成的“高低配”機群,通過中國設計的Link-17數據鏈,能實時共享戰場信息。在5月9日的空戰中,這種配合的優勢就體現得淋漓盡致。印度機群試圖超低空突防,巴方梟龍立刻釋放KG-300G電子干擾。印度飛行員沒辦法,只能打開雷達搜索目標,結果瞬間就被霹靂-15E鎖定了。
莫迪政府現在面臨的可不只是軍事上的失敗,經濟上也開始“反噬”了。每損失一架“陣風”,就相當于浪費了建造2所縣級醫院的預算。巴基斯坦用總價值不到2000萬美元的導彈,就已經摧毀了印度價值超10億美元的高端裝備。這種效費比,讓巴基斯坦舉國歡呼雀躍,印度政府高層卻頭疼不已。
印外交官們在各個大國間疲于奔命。法國達索公司對“陣風”墜毀這事避而不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念著“呼吁克制”的稿子,連印度的傳統盟友俄羅斯都忙著撇清關系,說“S-400系統需要配套俄軍戰術才能發揮威力”。
這場沖突把印度“世界辦公室”的高帽扯下扔在了地上,暴露了其軍事現代化進程中的致命缺陷。印度花了740億美元軍費,買了一堆來自不同國家的裝備,結果在一套高度整合的作戰體系面前不堪一擊。沒有自主國防工業支撐的軍事野心,終究就像在沙子上建塔,看著高大,實則外強中干、不堪一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