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即將開啟談判的消息引發熱議。網上有一種說法,認為美國手握"終極底牌"——將中國踢出SWIFT系統,一旦祭出這招,中國只能被迫妥協?
我認為美國這張所謂的終極底牌更像是虛張聲勢的戰術威懾,SWIFT現在被吹得神乎其神,實際上它就是個國際金融界通訊用的,專門負責在全球銀行間傳遞轉賬信息。就和我們平時用微信發消息約飯局差不多,而SWIFT就是幫全球銀行"約轉賬"的中間人。現在這個"中間人"現在被美國當成了金融戰的"核按鈕",我覺得就非常離譜。
但美國之外有過兩次成功案例,2012年踢出伊朗,2022年制裁俄羅斯部分銀行,但對中國用這招?得先問問華爾街的資本家們答不答應。
要知道中國現在手里捏著7800億美債,真要鬧翻了,咱們拋售美債的動靜可比當年俄羅斯大得多,更別說美國超市里40%的日用品都是"中國制造",一旦斷供,美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直接回到"原始社會",這個代價白宮根本承擔不起 。
其實美國自己心里很明白,SWIFT制裁就是七傷拳,別看他們嘴上叫得兇,真動手的話,最先遭殃的反倒是美元霸權,現在中俄貿易90%用本幣結算,沙特賣石油都開始收人民幣,連印度和巴西都在搞去美元化。
美國要是把中國踢出SWIFT,等于親手給美元棺材釘釘子,逼著全世界另起爐灶 。這招看似兇狠,實則是給人民幣國際化送助攻。
我們的CIPS系統現在能覆蓋109個國家,日均處理5000億人民幣,數字人民幣在33個國家試點——這套組合拳打出來,等于在金融領域搞了個"北斗系統"。還有稀土牌,全球70%的F-35戰機永磁體靠中國供應,去年稀土出口配額一砍,五角大樓的軍火商們急得跳腳,這種"你斷我金融,我斷你軍工"的對稱反制,才是真正的戰略威懾 。
不過話說回來,金融戰就像高手過招,比拼的是內功修為,美國現在通脹高企,國債規模突破35萬億,真要跟中國徹底撕破臉,他們的金融體系先得崩盤。
反倒是咱們手握3.2萬億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年年增加,完全有能力扛過短期沖擊。看明白這層利害關系,就知道所謂終極底牌不過是談判桌上的心理戰,就像賭神手里的底牌,亮出來之前最有威懾力 。
最值得玩味的是歐洲的態度,SWIFT總部雖然在比利時,但25個董事席位里歐洲占17個。現在美德因為關稅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法國剛和咱們簽了160架客機訂單,德國車企在華市場份額超過40%。
這種情況下,歐洲怎么可能配合美國自斷財路?所以說美國想踢中國出局,先得過了歐盟這關,這可比當年制裁俄羅斯復雜多了 。
站在軍事戰略角度看,現代戰爭早就不局限于硝煙戰場。金融制裁、科技封鎖、貿易壁壘,這些都是沒有硝煙的超限戰,中國這些年布局的CIPS、數字人民幣、本幣結算網絡,就像構建金融版的反導系統。
而稀土管制、美債拋售這些反制手段,則是藏在袖子里的"殺手锏"。這種攻防兼備的布局,讓美國的金融制裁反而成了"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昏招 。
話說回來,美國最近放風要制裁中國銀行,更像是談判前的極限施壓,他們真正想要的可能不是真動手,而是逼我們在某些領域讓步,但別忘了2018年貿易戰的教訓——當時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舞得虎虎生風,結果四年下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不降反增,這次要是再玩金融恐嚇,恐怕會重蹈覆轍,反而加速美元體系的崩塌 。
最精妙的是咱們的"兩手準備",既和SWIFT合作開發新系統,又暗地里推動CIPS和數字人民幣。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布局,讓美國陷入兩難——制裁輕了不痛不癢,制裁狠了玉石俱焚。
最后說個有意思的現象。現在全球央行的黃金儲備創新高,各國都在悄悄"去美元化"。中國去年增持黃金超過500噸,俄羅斯更是把美元儲備清零。
這種趨勢下,美國要是還敢濫用SWIFT制裁,等于親手給美元霸權敲喪鐘。所以說這張"終極底牌",看著唬人,實則早已過了有效期,現在的游戲規則,早就不由美國一家說了算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