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有一些關鍵問題是一定要慢慢琢磨明白的。比如名利場的爭奪,大家要么就不要過于計較和執著,要么就千萬別輸,你得一直贏,你贏的時候,周圍全是鮮花和掌聲,跪下來叫你爹的人比比皆是,但你若是輸了,臭雞蛋、爛白菜也會毫不吝嗇地砸向你命運的囚車……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歷史上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呂雉,她就是這樣的。因為她死后,諸呂之亂讓她們呂家身死族滅,所以很多人都對她冷嘲熱諷——這就是報應,這就是蛇蝎女人的下場……
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呂雉不是沒有應該批判的地方,但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保持最起碼的理性和客觀,其實“諸呂之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她。
公元前180年七月,呂雉病重。感覺自己時日不多了的她便開始著手安排后事。
那么,呂雉當時面臨的主要潛在問題是什么呢?是她要如何去預防呂家在她死后遭受的反撲問題。劉姓宗室的仇,她們呂家應該是結扎實了,因為兩家的核心利益水火不容,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所以,反而是軍功集團這個不確定性因素成為了呂雉的主要考量。
呂雉最合理和最穩健的選擇其實盡量維持現有格局,繼續聯合軍功集團壓制劉姓宗室,但是她們呂家后繼無人呀,沒有人鎮得住場面,能不能頂住劉姓宗室的反撲?軍功集團會不會突然翻臉不認人?這些都是極大的風險。
呂雉經過反復的思考,最終做了一個極其冒險的決定:既然外面風險太大,而自己的接班人能力有限,那還不如收攏核心資源,收縮戰線,就來一次擺明車馬的對峙戰。只要咱們呂家能熬過這段最難熬的時間,等到小皇帝長大了,憑借咱們呂家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相信笑到最后的還是咱們呂家!
所以,在她彌留之際,她把趙王呂祿封為上將軍,統御長安城內的北軍,讓梁王呂產統領南軍。并反復交代呂祿和呂產:“當年高祖和大臣們有過白馬之盟,現在我們老呂家出了這么多王爺,那些大臣們因為懼怕我的手段,所以一個個看起來挺老實的。現在我要走了,皇帝年紀又小,一定會有人趁機作亂的。所以,你們一定要牢牢地控制好軍權,守衛好皇宮這塊心臟之地。為了不給他人可乘之機,就連為我送喪你們都不要參加!安全第一!”
但是,這個濃縮了一個優秀政治家一生智慧的臨終安排,卻并沒有被呂祿和呂產這倆貨放在心上。呂雉去世后,不到兩個月,整個呂家就為他倆的愚蠢陪葬了。
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呂后逝世,憋屈了很多年的劉姓宗室和剛剛被呂家搶了利益蛋糕的軍功集團果斷聯手出擊了。
首先跳出來拱火的是朱虛侯劉章(劉肥次子)。這位爺是劉邦的孫子,也是呂祿的姑爺,因為跟劉家和呂家都有很深的關系,所以很適合變臉,保命的時候,他可以說自己是呂家女婿;造反的時候,他可以說自己是劉家兒郎。
劉章因為一直生活在京城,手下并沒有什么直屬武裝,所以就只能向外尋求助力,便在第一時間寫信給自己哥哥齊王劉襄,說呂雉已死,呂家大勢已去,但是他們打算破罐子破摔,意欲自立。所以只要大哥你敢于站出來,振臂一呼,應者云集,再加上有我在長安城內當內應,以后你就是大漢江山的再造者,皇帝之位非你莫屬。雖然我也是呂家女婿,但我心依然是劉家心,這是我從呂家內部打聽來的絕密消息,可信度極高。再說,咱們只需要一個反呂的理由,呂家是不是真正要造反,其實不重要!
劉襄一聽自己當皇帝的機會來了,還能成為自己家的英雄,瞬間就來感了。但是,劉襄又覺得光靠自己那點兵力,有點不保險,便去忽悠自己的叔公瑯邪王劉澤(劉邦的堂兄弟)說:您輩分大、資格老,這老劉家的皇位就應該您來坐。您來齊國吧,我把齊國交給您,咱們一起起兵反呂。
一把年紀的劉澤也不知道是咋活過來的,估計也是呂雉看他有點稀里糊涂才沒整他。他接到劉襄的信息后,居然不帶半點懷疑就帶兵去齊國了,結果被劉襄把他的兵馬給吞并了。
隨后,劉襄西攻濟南,同時送信給各個劉姓王,列舉諸呂的罪狀,號召大家共同舉兵討伐。
呂產得知消息后,一臉懵逼,趕緊派老將灌嬰率軍去平亂。
呂產呀呂產,說你點什么好呢?你姑姑臨終前反復交代你們,要護住軍權、皇宮、小皇帝!你怎么能這么輕易就把軍權交給別人呢?你們呂家就真的沒人了嗎?沒有自家人上,從你爹呂澤的老部下里選個人領軍也比讓灌嬰領軍強呀。灌嬰是劉邦的老兄弟,雖然不一定會忠于劉姓王爺,但起碼是更不可能忠于你們呂家吧!劉姓王爺這些年已經被你們呂家折騰得夠嗆了,能有多大的兵力?怕啥呢、慌啥呢?!再說,只要他們一日沒找到你們造反的證據,政治優勢永遠是掌握在你手里的,他們才是造反,昭告天下,號令各地圍剿反賊嘛……
果不其然,灌嬰率軍走到滎陽后便不動了,主動派人跟劉襄說:“現在并沒有呂家叛亂的證據,您這樣舉兵造反難以服眾。不如我們都靜觀其變,要是呂家真的反了,我們就一起打入長安,那樣才能天下歸心。”
劉襄這個人其實水平也不高,他居然接受了灌嬰的意見。起兵造反這種事情難道還有回旋的余地嗎?這個時候即便是呂家沒有謀反,那也必須是呂家謀反了呀,你得逼著灌嬰表態嘛,問他到底是認你爺爺劉邦,還是認呂家嘛!怎么能跟他一起靜觀其變呢?要是后面的局勢對呂家有利,你看灌嬰打不打你就完事了唄!而且人家打你還名正言順。干這種事,就得在局勢不夠明朗的情況下拉更多的人下水,所有觀望派都是你潛在的敵人,不能給他們觀望的空間。
但劉襄他們還是很幸運,因為他們遇到的對手更加菜。呂產面對這一異常狀況是什么態度?他居然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既不給灌嬰施壓,也不對劉襄進行政治聲討,默認了這一狀況。我滴個天菩薩呀,你得趕緊派人去替代灌嬰呀!因為灌嬰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他雖然不一定會倒戈相向,但絕對是沒打算忠于你們呂家的嘛!你要拿灌嬰當一個典型,告訴那些不打算聽你們呂家號令的人,會有什么后果?要重新掌控灌嬰帶出去的那支部隊嘛!
經過呂產這一套無腦示范之后,全天下人都看明白了,呂家這倆小子就是兩個繡花枕頭,不中用呀!于是,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終于出手了。不是我們要安劉氏,而是你們呂氏不堪重用,還動了我們的利益蛋糕。
看看周勃和陳平的出招,這才叫“快、準、狠”。他們出其不意地派人曲周侯酈商(酈食其的弟弟)。為什么呢?因為酈商是老革命了,在軍中威望極高,但他的兒子酈寄與控制北軍的呂祿交情很深,這種人要是不能為己所用,就必須要及時鏟除。反正就是不能給呂家留下核心助力。
在劫持酈商之后,軍功集團便逼著酈寄去坑自己鐵哥們呂祿。不配合就殺你爹、殺你全家。
酈寄沒辦法,妥協了,于是主動去忽悠呂祿說:“齊國之所以會造反,就是因為你被封了趙王卻不去就藩,還留在京城掌握軍隊,這壞了規矩。你要想大家相安無事就得主動交出兵權,老老實實去趙國就藩。這樣,大家就沒法說了。”
呂祿居然還聽進去了,足夠讓人無語不?你姑姑是讓你們兄弟抓緊兵權以求自保呀,而不是讓你們放下武器以求自保呀。放下武器的人,還有追求自保的資格嗎?不得看對方心情嗎?若真要放下武器圖自保,你姑姑臨終前又何必給你們去搶來南軍和北軍的控制權呢?
呂祿這種危險的想法放到呂家的家族內部會議討論時,小姑姑呂媭畢竟是多吃了幾年飯的人,立馬就堅決制止。傻孩子呀,身為一個將軍卻要交出兵權,這是大難臨頭的事,呂家也會因此死無葬身之地的!你不能這么傻呀!
被小姑姑叫醒的呂祿于是便暫緩交出北軍軍權。
八月庚申日早晨,呂家派往齊國打聽消息的心腹郎中令賈壽歸來了,并給呂產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說灌嬰已經與齊國、楚國合謀,準備倒戈相向,并催呂產先下手為強!
呂產這個時候也醒悟過來了,便開始準備反攻了。
但是,這個關鍵消息卻被御史大夫曹窋(曹參之子,三公之一)第一時間報告給了陳平和周勃。瞧瞧,呂家人還是沒長記性哈。你們最起碼的保密意識呢?
周勃和陳平得知消息,知道給自己留下的時間不多了,要是真的被呂家搶先宣布為反革命,自己這方就沒有任何政治優勢了。而且既然呂家決定要主動出手了,肯定會整頓軍隊的,那樣自己這些人就更加難以奪回軍權了。于是,周勃火速奔往北軍,但是由于太過突然,原來安排的臥底根本就沒發揮作用,根本就進不去門。這個時候,軍功集團只得掀開了另一個臥底(酈寄、曹窋之外)——保管皇室符節的紀通,讓他派人持符節假傳圣旨,說是皇帝命令周勃來掌管北軍的。
這個時候,其實只要呂祿稍微有點主見,稍微硬氣一點,主動權還是在他手里的。皇帝控制在你們家手里,這樣的圣旨要么是假的,要么已經有人對你們呂家動手了嘛,口說無憑,你就堅持要看到白紙黑字,然后安排人去宮中確認情況,這不就行了?
緊要關頭,酈寄和典客(皇權直轄的九卿之一)劉揭繼續忽悠呂祿,說:“您看,皇帝都要太尉來暫行北軍指揮之職了,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要您去封國。您要是再不交兵權,恐怕就真的大禍臨頭了!"
呂祿這貨居然真的就在六神無主的情況下,主動把北軍大印給交了出去。
呂祿交出北軍大印之后,便主動離開了北軍軍營,導致整個北軍群龍無首了。再加上周勃本來就是軍中元老,又是當朝最高軍事長官,還符印齊全,不費吹灰之力就接管了北軍。
接管北軍之后,周勃立馬集合北軍將領,宣布呂家想造反,愿意支持呂家的露右臂、愿意支持劉家的露左臂。
這種情況下,結果還有什么懸念嗎?將領們紛紛露出左臂表示自己是忠于皇室的,周勃徹底掌控了整個北軍。
但是,這個時候軍功集團和劉姓王爺就真的穩操勝券了嗎?其實也未必,因為北軍其實是公安武警序列的,人家呂家還掌控了整個南軍,另外武庫和皇帝也控制在呂家手里,呂家依然占據絕對優勢。北軍只要是不當值的同志,武器裝備都沒有,人數也有限,反攻皇宮依然是以卵擊石。
所以,陳平立馬安排周勃和劉章取得互相照應的承諾,大致是推翻呂家之后,扶持劉章當王爺甚至登大寶。然后火速動員各種暗子,掐死各個關鍵點。比如周勃拿下北軍后,便令平陽侯告衛尉:"毋入相國產殿門。"啥意思呢?就是不能讓呂產見到皇帝。只要把小皇帝和呂產隔離了,呂家的政治優勢就沒有了。
為了保險起見,周勃還特意安排典客劉揭守住了殿門。啥意思呢?層層設防,就是要把呂產剿殺于他見小皇帝的中間環節。
《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中寫劉揭:“以典客奪趙王呂祿印,關殿門拒呂產等入”。
但周勃給衛尉下達誅殺呂產的命令后,衛尉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卻遲遲沒有動手!呂產還是進了殿門!
但是呂產這個時候又腦袋短路了,不知道啥原因,一直不敢進殿去找小皇帝,估計是怕里面有啥埋伏,所以一直就擱外面徘徊。你猶豫個毛線,就算里面有埋伏,你還有退路嗎?要么你就不急著進殿唄!
曹窋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派人聯系周勃。
恐弗勝,馳語太尉
周勃收到信息之后,知道呂產遲早會琢磨明白的,只要呂產強攻殿門,劉揭拿點人關殿門死守也支撐不了多久,如果讓呂產挾持了皇帝,然后以皇帝的名義命令將士們放下武器,那就不好辦了。于是把最后的賭注壓上了,令劉章率領北軍一千多人(別覺得人少,這已經是北軍之中有武器的全部兵力了,這也足以見到武器庫是多么重要)去保護皇帝。至于為什么要讓劉章帶隊,大家自己去品哈!
太尉尚恐不勝諸呂,未敢訟言誅之,乃遣朱虛侯謂曰:急入宮衛帝。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周勃和陳平這次政變也沒有大家印象中那么傳奇,其中的漏洞還是很多的哈。比如為什么不第一時間想辦法去控制武庫呢?如果控制了武庫,至于武裝力量這么捉襟見肘嗎?又比如衛尉這個關鍵環節為什么沒有確定到位?為什么沒有應急預案?好在衛尉只是想觀望一下,要是他真的倒戈反水了,你們這幫人不就變成自投羅網了?
“安劉氏者必勃也”,每次一見劉邦這句話,就忍不住內心起冷笑。周勃會真心給你劉邦的子孫賣命嗎?都是相互利用而已。他為什么讓你劉邦的親孫子劉章帶隊去攻擊皇宮?把你的親孫子當槍使唄!劉章若是進攻皇宮失敗了,你看看周勃會不會倒戈把這一口巨大的政治黑鍋扣到劉章頭上?還“安劉氏者必勃也”,你劉邦確實會用人,但你不是神,你把控不了每一個人的心思。
好在那個衛尉并沒有完全背叛革命,裝愣地把劉章放進皇宮了,你們誰贏了,我幫誰,我的刀子要在關鍵時刻砍向失敗者的。
劉章找到了在未央宮前猶豫不決的呂產,就直接開干。
咱不是說,這是天要滅呂家。其實只要呂祿、呂產這倆兄弟,有一個人智商在線,鹿死誰手真的猶未可知。你呂產是當朝丞相、是南軍總司令、是顧命大臣,居然被自己手下的幾個郎衛擋在殿門之外,不讓見小皇帝,這說明小皇帝已經被控制了嘛!猶豫個啥?趕緊回南軍大營呀,趕緊控制武庫,趕緊組織人馬去清君側呀……就這智商,活該你們呂家倒霉!
被劉章攻擊的呂產終于開始想著要往外撤退了,想著回到南軍軍營去穩住局面了。晚了嗎?當然晚了!但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畢竟劉章也就一千多人,封鎖不了皇宮的所有出口嘛。呂產帶著親衛隊突圍還是很有希望了。
但這個時候,老天出來搶戲了。突然之間,狂風大作,呂產的親衛隊在混亂之中喪失了斗志,紛紛繳槍不殺了。
天大風,從官亂,莫敢斗者
最后,劉章收拾殘局,在郎中令府的廁所中斬殺了呂產。
呂產一死,軍功集團徹底控制了局面。小皇帝的玉璽想怎么蓋就怎么蓋,紅頭文件想怎么下就怎么下,不想當反動派的人都給我老實點。
小皇帝命人持節安撫劉章(明顯被安排的)。劉章又迅速趕到了長樂宮,突然襲擊斬殺了長樂衛尉呂更始,相當于徹底消滅了呂家的武裝力量。
隨后,周勃和陳平站出來主持大局,對呂家的殘余勢力進行全面血洗。
咱也不是偏袒誰!呂雉當初對劉氏宗室確實很多時候過分了點,但至少也沒有趕盡殺絕吧,你劉章反呂成功之后,是怎么對待你那個呂家媳婦一家子的呢?軍功集團掌控局面之后,只要是呂家人,無論男女老少,一律趕盡殺絕,比如劉恒被選擇成為下一任“傀儡”皇帝,他的代王妃活不了了,可以理解,但是人家那四個孩子呢?也該死嗎?所以,別說誰對得起誰,誰又對不起誰,都是一樣的心狠手辣,你們比呂雉好不到哪里去!
尤為讓人感慨不已的是,曾經掌握絕對優勢的呂家,在呂雉死后,轟然倒塌的時間居然僅僅一個多月。歷史上的敗家子有很多,但是敗家敗到呂產、呂祿這種份上的,古今罕見啦!
史書上對這一段歷史是怎么描述的?如下:
諸呂用事擅權,欲為亂
這沒啥好解釋的,失敗者扛下所有,僅此而已。
關于呂家迅速崩盤的原因,其實主要就是呂家后繼無人,呂產和呂祿不是能承擔家族責任的人。所以,我們的朋友們也要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身為父母長輩,想要托舉一下后代,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真的沒必要去強求,還是要明白,人才才是真正的家族核心資產,打下一片江山交給一幫糊涂子孫,那也純屬白費。
最后需要交代的事情是,聰明和勝利永遠都是暫時的。聰明的劉章兄弟,立馬就迎來了用完就丟的解手紙命運;聰明的軍功集團,即將迎來漢文帝、漢景帝兩父子想方設法的打擊……所以,咱們做人做事盡量不要做絕,舉頭三尺有神明,試問蒼天饒過誰?命運的劇本其實都早已編排好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