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槍打了4天后,這對老冤家突然同時按下暫停鍵。5月10日下午,印度與巴基斯坦高調宣布達成“全面停火協議”,雙方約定自當日17時起,停止所有陸海空軍事行動。
一切很戲劇性,剛還在跨境對轟,轉眼就集體熄火,這背后到底在演哪出戲?莫迪的“復仇劇本”,怎么就突然轉向了?殺瘋了的巴基斯坦,為何不乘勝追擊?停火是真心想和談,還是給槍炮換個彈匣?
為啥突然喊停?三個原因壓不住了。
第一,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0小時內致電印巴軍方高層9次,特朗普一手強化對印軍售F-35,一手承諾對巴F-16升級;中國外長王毅同步與雙方通話,通過外交渠道呼吁克制;沙特、土耳其、伊朗展開穿梭外交,30余國參與調停。
第二,于巴基斯坦而言,現在停火時機完美,打了非常漂亮的一場仗,全程高光,ZDK-03預警機、殲-10C、霹靂-15構建的作戰體系,給印度上了一課,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什么叫“擁抱體系、制勝時代”。
但巴基斯坦也不敢輕易打持久戰,畢竟自家資源沒有印度豐富,財政部當天晚上急急忙忙遞了個報告,再打兩周外匯儲備就見底了,2.4億人可能連飯都吃不上,而且巴基斯坦陸軍也比較弱,顯然吞不下印度這頭大象。
第三,印度的體量遠大于巴基斯坦,但這幾天的表現,又是“陣風”蘇-30MKI、米格-29被擊落,又是S-400防空系統被摧毀的,可以說非常辣眼睛。
印度國內也不消停,盧比匯率跌破85.5,股市單周蒸發2300億美元,資本外逃速度創1991年經濟危機以來新高。老百姓舉著"要坦克還是要面包"的標語堵政府大門,莫迪支持率唰唰往下掉。
說白了,就是三座大山齊齊壓了下來,國際社會怕核戰,戰場上被啪啪打臉,國內老百姓要吃飯,印度付不起大國夢破碎的代價,算盤珠子撥得噼啪響,發現接著打虧得褲衩都不剩,這才順坡下驢急剎車。
根據協議,印巴高級將領將于5月12日舉行會談,商討停火落實細節。而此時,兩國軍方仍在前線熱火朝天,印度第14集團軍仍在查謨集結重裝甲部隊,巴軍“沙欣-3”中程導彈保持戰備狀態。
于是,不出意料的,協議生效后不到6小時,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中部,便又傳出劇烈爆炸聲,印軍也炮擊了巴基斯坦一處邊境哨所。這一夜,兩國互相指控對方“違反承諾”,印度堅稱“自衛反擊”,巴基斯坦則嘲諷“賊喊捉賊”。
更搞笑的是,邊境槍聲未止,雙方已開啟了各自的“勝利”表演,印度總理辦公室發布聲明“印度的堅定回應,迫使巴方回到談判桌”,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直接上視頻:“這是巴基斯坦捍衛主權的勝利,我們愿通過對話解決克什米爾和水資源爭端。”
顯然,印巴這是在各取所需,拿著一個口頭達成的“全面停火協議”,就想讓戰場會徹底恢復平靜?想得美,停火協議可以打印在紙上,但克什米爾的仇恨,早已刻進DNA。
自1947年分治以來,克什米爾爆發3次全面戰爭,47次局部沖突,平均每1.7年一次武裝摩擦。2020年,莫迪政府廢除克什米爾自治地位后,該地區武裝襲擊更是激增300%,成為南亞版“巴以沖突”。
接下來,就算升級為全面戰爭的概率,幾乎不存在了,但局部沖突和小規模交火,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一旦無人機取代戰機成為主力,戰場便從史詩大片變成了又一場肥皂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