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4月22日,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接受美國記者采訪,討論了對當前中美“關稅戰”、軍事實力等方面的看法。
很罕見的是,盧比奧承認了當前美國的軍事發展速度比不上中國,美國可能打不過中國。這是怎么回事?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
中國的軍事能力不可忽視
當記者提出:
“美國海陸空三軍的規模相較于二戰以來歷史最小,但中國卻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軍隊、海軍,全世界最先進的空軍,中國一個月造的艦船比美國一年造的艦船還多,且中國的軍費在持續增加,美國的軍費卻在不斷萎縮,當前美國能否獲得對中國的戰爭?”
對于這個問題,盧比奧沒有承認也沒有反駁,只是回答:
“和中國開戰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所以要回避和中國的戰爭”。
解放軍部隊
該美國記者提到的事情句句屬實,當前中國的軍隊規模的確是世界最大,中國的海軍規模也是世界最大。
對于“中國海軍規模世界最大”這一點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但其實單單是從軍艦的數量上來說,中國的確有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
中國海軍艦船
截止至2024年結束,中國有超過420艘軍艦,美國則是240多艘軍艦。在軍艦的數量上,中國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了。
但是中國這些軍艦絕大多數都是小噸位的軍艦,像排水量1400噸的056型護衛艦中國有70多艘,排水量只有200多噸的022導彈艇中國有60艘。此外像又老又小的053系列護衛艦、旅大級驅逐艦等軍艦,中國的數量也不少,
056護衛艦
因為小型軍艦數量太多,所以就形成了中國的軍艦數量比美國多很多,但軍艦的總噸位卻比美國更多的局面。
當然中國海軍的總體戰斗力相較于美軍也沒有遜色于太多。像主力驅逐艦,當前美國有70多艘的盾艦,中國也有50艘左右的盾艦了。
此外中國軍艦還有船體更新,部分技術更先進的優勢。所以對美國海軍來說,中國海軍是一個無法忽視,雖然紙面戰斗力不如美國海軍,但實際打起來鹿死誰手并不好說的軍事力量。
中國海軍
至于美國記者提到的“中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空軍”,這一點也沒錯。
當前中國空軍在很多軍用飛機的技術上都已經超過了美國,像五代機,中國的殲-20就明顯強于美國的F-22和F-35。此外在六代機領域,中國也是率先完成了六代機的首飛,研發進度遠快于美國。
兩款六代機效果圖
當前中國空軍相較于美國空軍的劣勢,主要是規模比美國空軍,尤其是直升機以及一些特種飛機的數量比美國少。
像直升機,截止至2025年4月美國空軍一共現役直升機5500架左右,但是中國空軍的現役直升機只有900多架。
美國的支奴干直升機
此外像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等特種飛機的數量都是美國明顯高于中國。
因此當前中美空軍呈現出美國空軍規模更大,但中國在很多技術上更領先的局面。
基于以上幾點,能看出對當前的美國來說,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不能忽視的對手。如果中美開戰,美國并不能保證自己獲得戰爭勝利。
中國空軍
中國的軍事發展速度遠超美國
當然對美國來說最要命的是,中國的軍事發展速度遠超美國。
盧比奧在接受采訪時,自己都承認“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軍力建設”。
尤其是海軍的發展速度,中國的軍艦下水速度已經成為“人類和平年代最快”。
中國軍艦下水
比如說在驅逐艦領域,中國2024年下水了2艘052D驅逐艦和1艘055型驅逐艦,共3艘盾艦。同時美國只下水了1艘伯克級驅逐艦。
2023年時中國下水了4艘052D型驅逐艦,同時美國下水了1艘伯克2A和1艘伯克3共2艘盾艦。
在航母領域,從中國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艘航母的下水規律來看,中國是每隔5年下水一艘航母。而美國當前造福特級航母的速度,為每隔6年下水一艘航母。
中國航母下水
并且美國航母的舾裝時間還非常漫長,正常來說中國這邊2~3年就能完成航母的舾裝,美國福特級航母的二號艦肯尼迪號從2019年下水,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完成舾裝。
能看出當前在海軍發展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美國。甚至有不少的外媒估算,當前中國造軍艦的能力已經達到了美國的230倍左右。按這個趨勢下去,美國海軍被中國海軍超越只是個時間問題。
中國航母下水
美國工業持續衰退影響軍事
美國的軍事發展速度被中國超越,歸根到底還是美國工業能力衰退的問題。
二戰時期美國才是“世界工廠”,其工業生產能力碾壓當時全球其它所有工業國。這就導致美國在二戰中有著非常強的軍工生產能力,能以一己之力支援所有盟軍。
二戰時期的美國飛機生產廠
但是現在么,美國的工業嚴重空心化,面臨著產業鏈不全、工人缺失等一系列問題。
像是造船業,當前中國一年能生產4000多萬噸的船只,美國造船業一年下水的船只連100萬噸都沒有。在這種造船業差距下,美國造軍艦的能力自然遠不如中國。
并且美國去工業化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工業這東西需要市場才能維持,而全球市場有限,在當前全球市場已經被滿足的情況下,很難再有新的國家完成工業化,工業只能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
工業需要市場才能維持
這種背景下美國要重新完成工業化,就需要從別的國家搶工業能力過來。如果搶不到,美國就得面臨工業持續衰退的問題。
俄烏沖突中美國吸收了一波歐洲的工業,此外美國讓中國臺灣將臺積電搬到美國,也是美國從別國或地區搶工業能力的表現。但是效果么,只能說相當有限。
信息來源:
【1】參考消息·《日媒:中國造船能力是“美國230倍以上”》
【2】觀察者網·《“臺積電不把研發轉移到美國,投1000億美元也沒啥用”》
【3】世界空軍(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