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個小視頻,應該是從某個綜藝節目是切下來的,內容是一個脫口秀一類的女演員,拿相聲演員閻鶴詳吐嘈搞笑,說閻鶴詳的小名叫“壯壯”,應該找一棵樹“撞撞”,大伙哄笑,
說相聲的人嘴巴厲害,以往的節目里領教過了的,這一個視頻里的閻鶴詳被調侃了,也在嘴巴上沒有認輸,只用了一句話,讓全場笑得合不擾嘴,臺上那個與閻鶴詳打嘴架的女演員捂著嘴蹲了下去,不知道是笑的直不起腰,還是羞得直不起腰。
閻鶴詳回了女演員什么話呢?視頻里是消音的,估計是制作這個視頻的覺得“不夠播出標準”,從評論區里看到,說閻鶴詳說的那一句話是“你是那棵樹”。
知道閻鶴詳說的這一句話,我想起來有一個叫“三尺青”的媒體播主解釋閻鶴詳的師傅為什么經常用自己有糖尿病來回應女觀眾或者女演員嘴甜,感覺閻鶴詳的這個包袱與師傅的包袱異曲同工,有什么樣的師傅就有什么樣的徒弟。
在中國,拿男女關系開玩笑,那是非常有度的,有嚴格的規則,閻鶴詳的師傅拿男女關系開玩笑,我聽到的最多的是與嫂子之間的關系。叔嫂之間愛開玩笑,這符合中國人的日常習慣,把握好了能增加人際關系之間的親近,但也不是所有的叔嫂之間能開玩笑的,比如武松與嫂子就沒有演出來開玩笑的情節,在真實的日常中,武松這種情況是萬萬不能和嫂子開玩笑的。
但是,相聲演員閻鶴詳拿男女關系開玩笑,當作包袱博觀眾一笑,超過他師傅的界限,也背離了中國人的禮儀常識。比如閻鶴詳與搭檔演相聲的時候,經常拿搭檔的女朋友開男女玩笑,閻鶴詳比搭檔大10多歲,這在中國人的禮儀里是萬萬不可的,大伯哥與兄弟媳婦開起了玩笑,這距離大逆不道也不遠了。
當然,拿師娘或者長輩女性開玩笑,那更是大逆不道。閻鶴詳與他的師兄弟們繼續了師傅的作品風格,但尺度上不但超過了師傅,更超過了常人的禮儀。
不合禮儀,不合禮制,三尺青評價糖尿病與嘴甜的關系的時候用了“下流”這個詞,我想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想攤上這倆字的,但是,令人不能容忍的是,現在的好多人不但習慣了這種事,還以此事為榮,聽起來上癮,那真是有病了。
就比如奸商制造劣質商品,甚至帶毒的商品,這個奸商賺到了大錢,成這富翁,你可以夸這個富翁,你也可以羨慕這個富翁,但是,如果你消費這個富翁的商品上癮算是好事嗎?如果你免費消費了還有點好炫耀的,你如果花了高價消費這些商品,還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打起嘴架來不吃虧是因為花的錢多嗎?
文藝作品教育人,現在成為好多人攻擊的靶子。我們的文藝觀創立于1943年,那時候還打鬼子呢,文藝作品從那時候起就是戰斗的工具,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中國人從城市到農村,只要識字的,都以讀過文藝復興起時期的作品有文化,到了現在,武俠和言情劇成為了文藝作品的主流,如果文藝還是戰斗的工具,這個工具在攻擊誰呢?
很多人都羨慕西方社會的發達,西方社會當今的發達,與文藝復興是很相關的,文藝復興不但是西方社會文明的標志,還是催進西方社會民展的工具和動力,我們如果把文藝這個工具用壞了,社會是什么好果呢?
比如山西大同那個訂婚的案子,從社會新聞上來看,好像沒有人覺得男女有問題了,這與當前的文藝作品有沒有關系呢?看二人轉表演,好像男女之間在臺上就可以做事,聽相聲,好像只要自己是一個男的,任何一個女的都可以有那種關系。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未辦婚禮就發生關系,那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到了現在,估計好多人覺得在領結婚證之前不發生關系就是丟人的事情了。一想這樣的事,很多男人好像是事件的主解,如果落到了山西大同的那個案件,你也成了事件的當事人,你除了罵女方,還能有什么事可以做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