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和股票交易最大的區別,就是它不用“全款買房”,而是“首付買房”——只需交一筆保證金就能撬動大額資金,但這也說明了門檻高、風險大。下面就來拆解,到底要準備多少錢才能“上車”。
一、保證金交易:用12萬撬動120萬本金
以滬深300股指期貨(IF)為例:
合約點位:假設當前為4150點(類似股票指數)
合約乘數:1點=300元(類似股票的“單價”)
名義本金:4150點×300元=124.5萬元(實際不用全付)
交易所保證金:124.5萬×12%=14.94萬元(即“首付”)
關鍵點:
只需15萬就能“買”價值120萬的股指漲跌,但漲跌幅度會按120萬本金計算盈虧。
例如:指數漲1%,賺1.2萬(120萬×1%),但本金15萬已浮盈8%;若跌1%,直接虧8%,虧完保證金就可能被強平。
二、資金門檻:20萬只是“入場費”
實際交易中,賬戶資金不能全用來交保證金,還需預留空間應對虧損:
風險度控制:期貨公司通常要求賬戶風險度≤70%(即保證金占用不超過總資金的70%)
賬戶資金計算:14.94萬保證金÷70%≈21.34萬元(這是開1手IF的最低門檻)
通俗理解:
賬戶有21萬,其中15萬被“凍結”作為保證金,剩下6萬作為“備用金”。
如果指數下跌5%(虧損6萬),賬戶資金只剩15萬,剛好觸及風險紅線,期貨公司會要求追加保證金(“追保”)。
普通投資者該怎么辦?
看到這里,股指期貨的門檻都是十幾萬起步,自己根本玩不起。其實,如果你只是想通過持有股指期貨多頭來獲得類似指數增強收益的結構,還有其他更省心省力的選擇。
比如,你可以投資指數增強基金或類指數增強的結構化產品。這些產品本質上是通過專業的基金經理來管理資產,他們會運用各種策略來增強收益,同時控制風險。你只需要把錢交給他們,他們會在后臺幫你操作,你不需要自己去操心復雜的保證金管理和風險控制問題。
替代方案:不想冒險怎么辦?
指數增強基金:通過選股、打新等方式,長期跑贏指數,無需保證金交易。
雪球產品:掛鉤指數,跌了有緩沖,漲了拿高息,適合看震蕩市的投資者。
ETF定投:用每月閑錢分批買入,成本平均化,省心省力。
一句話總結:
股指期貨是“高杠桿游戲”,適合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普通人若想分享指數收益,選指數基金或結構化產品更穩妥,別因小失大。
來源:衍生股指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