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還在3400點下方徘徊,像一只還沒睡醒的獅子,但不少股民卻已經悄悄笑開了花。為啥?因為眼下雖然指數不溫不火,但很多個股卻在默默“補缺”——也就是回補之前跳空下跌留下的缺口。這種行情下,股民們反而有了不少賺錢的機會。
相比之下,那些機構重倉股反倒顯得有些“冷清”。其實這也難怪,這些股票大多是四年前的核心資產,比如中國中免、五糧液、三一重工等等。那時候它們可是風光無限,股價一路狂飆,漲了七八倍,像是坐了一趟高速列車。如今,這波牛市早已過去,它們正處在漫長的調整期,在低位來回震蕩,仿佛在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起飛。
但眼下,那些曾經被機構重倉押注的“老面孔”,走勢可謂步履蹣跚,明顯落后于新晉的熱門選手,比如高股息的銀行股,以及沉寂多年、終于開始抬頭的中小盤股。很多股民心里打了個問號:都跌了四年了,難道還不該漲?
其實,若把時間軸拉得更長一些,看看從2015年那波牛市之后的K線圖,就會發現——當年風光一時的中小盤股,其實直到最近才剛有點起色,之前幾年基本都在低位“趴著”,像是在默默療傷。
所以,四年聽起來不短,但放在十年的周期里,不過才一半時間。而回到中小盤股的身上,它們近半年來可謂是妖股層出不窮。比如,*ST宇順繼續以一字漲停板的價格呈現在股民的面前,加上之前的漲停板,它在18天內豪取了17個漲停板!對此,有股民感慨道:“牛市或許真的來了”!
如今,市場的股票家數已經突破5000只大關,其廣度和深度早已今非昔比。如果說未來還會有一輪牛市,那恐怕不再是那種“雞犬升天”的普漲行情了。畢竟,有些板塊早在四年前就已經提前“登頂”,比如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核心資產股——像白酒、免稅、工程機械等領域的龍頭。它們在那一波牛市中暴漲七八倍,把無數投資者的熱情推到了頂點,也讓更多人站在了半山腰甚至山頂“站崗”。
如今,這些核心資產雖然在底部震蕩了一段時間,但時間并不算長,市場情緒也遠未恢復。因此,如果未來真的有牛市來臨,主角可能不是它們,而是另一批“蓄勢待發”的選手,比如眼下最炙手可熱的中小盤股。這些品種在過去十年里默默無聞,估值低、關注度少,但近期卻開始頻頻異動,仿佛是在釋放某種信號。
回顧歷史,每一輪牛市的起點往往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角色——券商股。還記得四、五年前嗎?當時正是以光大證券為代表的一批券商股率先發力,拉開了牛市序幕。券商股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它不僅是市場情緒的風向標,更是主力資金進場的“摔杯為號”。一旦券商股集體躁動,往往意味著新一輪行情即將啟動。
所以,對于老股民來說,眼下的市場就像是一場大戲的前奏,雖未高潮迭起,但暗流涌動。與其盯著那些早已風光過的舊日明星,不如把目光投向那些正在積蓄力量的新勢力。未來的牛市,也許正是屬于它們的舞臺。
風險提示:文中的看法僅供交流,不構成你的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謝謝點贊、轉發與收藏,祝您收益長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