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
0 1
1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冬季風(如下圖)
0 2
7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夏季風(如下圖)
0 2
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
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二者特征差異較大。具體如下:
季風類型
東亞季風
南亞季風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季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風向
西北風
東南風
東北風
西南風
源地
亞洲內陸
太平洋
亞洲內陸
印度洋
成因
海陸熱力
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
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
性質差異
氣壓帶、風帶
的季節移動
性質
寒冷、干燥
炎熱、濕潤
溫暖、干燥
炎熱、濕潤
比較
冬季風強于夏季風
夏季風強于冬季風
0 3
季風環流的形成與應用
0 1
1月份部分地區季風環流簡圖
0 2
7月份部分地區季風環流簡圖
提醒:在赤道南北兩側的地區都會有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季風現象。如非洲索馬里半島、幾內亞灣沿岸等。
0 4
試題鏈接
(2020·湖北恩施高級中學)下圖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區大氣環流圖。據此完成1~3題。
1.圖示該日處于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D
解析 根據90°W、0°經線的位置可判斷,地球自西向東運動為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圖示為南極上空俯視圖。據圖可知,氣壓帶、風帶往南移動,可判斷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故D項正確。
2.圖中丁、乙兩處風帶的風向依次是( )
①西北風 ②西南風 ③東北風 ④東南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該圖為南極上空俯視圖,丁處位于中緯度地區,應為盛行西風,南半球盛行西風為西北風;乙處位于高緯度地區,應為極地東風,南半球極地東風為東南風,因此①④正確,A項正確。
3.圖示季節( )
A.舊金山受戊控制,森林火災頻發
B.長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氣
C.新西蘭受丁影響,氣候溫和濕潤
D.澳大利亞北部盛行東南風
【答案】 C
解析 由上題分析可知,圖示季節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舊金山為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森林火險等級較低,A項錯誤;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出現在7、8月份,B項錯誤;新西蘭終年受盛行西風(丁)影響,氣候溫和濕潤,C項正確;此季節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南移,越過赤道后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偏轉為西北風,所以此季節澳大利亞北部盛行西北風,D項錯誤。
4.讀南亞地區地形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西南季風的形成原因。
(2)與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南亞季風氣候具有大陸性特征,比較氣候圖,指出南亞熱帶季風大陸性的主要表現。
【答案】
(1)西南季風的形成原因:夏季,南亞大陸增溫快形成低氣壓,引起西南氣流;又因赤道低壓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后,向右偏轉形成西南風,二者共同影響,形成西南季風。
(2)①有突出的熱季(3—5月);②雨季短,旱季長(雨季比中南半島遲一個月)或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變率大(雨量變化幅度大)。
【解析】
(1)北半球夏季,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南亞大陸增溫快形成低氣壓,氣流從高壓流向低壓,吸引氣流輻合;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故赤道低壓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轉形成西南風。受兩種因素共同影響,形成西南季風。
(2)讀兩幅氣候圖,與東南亞相比,南亞季風氣候具有大陸性的表現。讀孟買氣候圖可知,圖中3-5月氣溫高,表現出南亞季風有突出的熱季,氣溫年較差較大;南亞季風雨季持續時間短,比中南半島遲一個月左右,旱季長;南亞季風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變率大,雨量變化幅度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