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黑河
1995年,由于黃河修建水利工程,居住在山東梁山的沈氏姐弟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謀生,50多歲的姐姐跟隨丈夫一家來到東北,而20多歲的弟弟踏上了前往新疆的路途,由于當時通訊方式落后,姐弟兩人陰差陽錯之下失去了彼此的聯系方式。三十年來,歲月的風霜染白了沈先生的鬢角,但他從未放棄尋找姐姐。不久前,弟弟在嫩江市公安局伊拉哈派出所雙山警務室的幫助下,終于聯系上了失散三十年的姐姐。
“您好,雙山警務室嗎?我姓沈,是山東人,現在在新疆居住,急需你們幫忙找到我那失散多年的姐姐。”3月31日晚,嫩江市伊拉哈派出所雙山警務室的電話鈴聲響起,電話那頭,來自山東的沈先生語氣急切,向警方發出求助。
原來,最近沈先生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從親友口中得知,姐姐可能居住在嫩江市,這一絲微弱的希望之光,讓沈先生立刻拿起電話,向雙山警務室求助。
嫩江市公安局伊拉哈派出所的民警們接到沈先生的求助電話后,聽到電話里他那近乎顫抖的聲音,深切感受到了他對重逢親人的迫切渴望。
民警連夜走訪摸排,每推開一扇門沈氏姐弟就離團聚近了一步。
為了盡快幫助沈先生找到他的姐姐,民警們迅速行動起來。民警們根據沈先生提供的關于姐姐的年齡、體貌等特征信息,第一時間深入轄區展開實地走訪調查。挨家挨戶地詢問,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同時,積極協調轄區村委會,借助村務檔案系統,仔細查閱相關資料,試圖從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蛛絲馬跡。在綜合分析走訪情況和檔案資料后,經過仔細排查與研判,當晚就鎖定了沈某春所在的自然村屯。
但民警們并沒有急于直接上門走訪。他們考慮到沈某春可能已是高齡老人,貿然到訪可能會給老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驚嚇。于是,民警們決定采取更為穩妥的方式,先與沈某春所在村屯的村干部取得聯系,詳細說明情況,并找到沈某春的女兒,從不同角度對信息進行交叉驗證。經過反復核實,終于確認了沈某春就是沈先生苦苦尋找的姐姐。
確認信息后,民警們顧不上休息,立即驅車前往沈某春的住所。當八旬老人沈某春得知失聯三十年的胞弟一直在尋找自己時,渾濁的眼眶瞬間濕潤,歲月刻滿滄桑的雙手止不住地顫抖。她緩緩拿起電話,撥通了弟弟的號碼。
那一刻,跨越千里的電波,傳遞著濃濃的親情。
失散多年,沈某春終于接通了千里外弟弟的電話。
電話那頭,沈先生聽到姐姐熟悉又陌生的聲音,三十年來的等待、思念、擔憂,在這一刻如決堤的洪水,化作了奪眶而出的淚水。姐弟倆哽咽著,話語斷斷續續,卻努力地回憶著往昔的點點滴滴。
在電話里,沈先生激動得語無倫次,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姐姐,我終于找到你了!”而電話另一端的沈某春,聲音同樣因激動而顫抖。兩人雖已不再年輕,身體也不復往日的硬朗,但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卻讓他們的聲音充滿了力量,飽含著對未來重聚的希望。
“當派出所的電話響起,我幾乎無法相信我所聽見的,”沈先生的聲音略顯顫抖,“漫長歲月中,我總以為與姐姐的相聚只能是夢中的場景。然而,派出所通知我他們找到了她,那一刻,我就像做夢一樣。”他稍作停頓,深吸了一口氣,接著說道:“我急切地想要見到她,渴望知道她這些年的經歷,有沒有受苦。我心中積攢了無數話語,想要向她傾訴我的思念。如今,我只盼我們能彌補這段失去的時光,讓家庭重歸團圓。”
這一場跨越三十年的尋親之旅,在雙山民警的努力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讓離散多年的親人得以重逢,讓溫暖的親情重新綻放光芒。
經過電話溝通,沈先生打算在7月份動身,前往黑河與姐姐團聚。
作者 | 李 冰 王 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