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推開長春街角那扇掛著太陽徽章的木門時,我沒想到會撞見朝鮮的"天選之女"。穿淡紫色民族服裝的樸小姐正在擦拭銀質餐具,胸前的金日成徽章旁,別著枚小小的"平壤商業大學"校徽——這個細節讓我心頭一震。
"全國只有17%高中生能上大學。"樸小姐說這話時,正在用鑷子調整餐桌花藝的傾斜角度。這個1999年出生的姑娘,父母都是金日成綜合大學教授,從小在平壤最頂級的牡丹峰學區長大。她的高考成績位列平壤市前300名,卻仍要經過三輪政審才能踏入大學校門。
在朝鮮,旅游相關專業比核物理更難考。平壤商業大學每年只招120人,需通過外語、歷史、政治三門加試。樸小姐翻開手機相冊——是的,她有智能手機,鎖屏是金正恩視察學校的照片——展示著當年的錄取通知書:編號097,蓋著朝鮮國家觀光總局鋼印。
"我們出國前要簽七份保證書。"樸小姐的普通話帶著奇特的平壤腔,每個翹舌音都像精心設計過的。她每月工資800元人民幣,但需上繳90%給國家外匯管理局,即便如此,剩下80元仍是朝鮮平均工資的兩倍。
在她們宿舍樓下的超市,我見識了這種特殊待遇的代價。樸小姐購買衛生巾時出示外派人員證件,價格瞬間從28元降到7元。但貨架上韓國產洗發水貼著封條,收銀員解釋:"她們不能買南朝鮮商品。"
當我展示三里屯街拍時,樸小姐的瞳孔明顯放大。這個能用法語講解高麗參功效的姑娘,從未聽說過星巴克。她對抖音特效的好奇,止步于"會不會消耗手機壽命"的技術性追問。
最魔幻的對比發生在后廚。樸小姐處理客人剩菜時,會把未動的烤肉單獨封裝,這些"油紙包里的精華"將作為特供品寄回平壤。而她自己吃著員工餐:配給制的玉米飯,配菜是五片泡蘿卜。
拍照請求被答應的那個瞬間,樸小姐條件反射般整理領巾、調整徽章角度。后來才知道,她們每天晨會都要練習"外賓服務微笑",嘴角弧度誤差不能超過5度。這種訓練成果顯著——她面對鏡頭的姿態,比很多網紅更專業。
照片背景里的朝鮮地圖引發了她罕見的情緒波動:"我的同學在開城工業園區接待過文在寅。"說著突然切換成背誦模式:"南北同胞血脈相連..."但顫抖的睫毛出賣了她,這個23歲姑娘或許在想念三八線那頭的某個遠方親戚
深夜打烊時,我撞見穿中山裝的中年男子來接樸小姐。她介紹這是"生活指導員",我卻注意到對方腰間別的黑色設備——后來查證是特制信號屏蔽器。她們的宿舍裝有信號過濾裝置,連收到的微信消息都會延遲15分鐘。
在朝鮮外派人員管理條例里,我找到了答案:第27條規定"每日涉外接觸需精確到分鐘記錄"。樸小姐的粉色筆記本證實了這點,上面用朝文密密麻麻記著:"14:23 中國客人詢問平壤地鐵深度,按標準話術回答..."
臨別時樸小姐送我朝鮮郵票,圖案是統一閣。她說這是用三個月積攢的外匯券買的,價值相當于普通朝鮮工人半月工資。而我回贈的充電寶,在平壤黑市可換三袋中國面粉。
回酒店翻看合影,突然發現她始終保持著20厘米社交距離。這個距離剛好夠不到手機信號屏蔽范圍,又足夠展示親切感——她們把外交禮儀細化到了厘米級。窗外的長春夜景霓虹閃爍,我突然想起樸小姐的話:"平壤的夜晚更美,所有樓宇的燈光都經過美學設計。"
或許在這些被精心挑選的姑娘眼里,我們才是櫥窗里的展品。她們用計劃經濟訓練出的精準,丈量著市場經濟的每一分荒誕。當樸小姐說"能被選中很幸運"時,窗外的雪正落在她故鄉方向,而她的未來,早已被寫進國家觀光總局的五年計劃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