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想到,俄羅斯也沒想到,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驕傲
我上周坐高鐵從北京到上海,4小時就到了。車廂里全是刷手機的人,信號跟家里一樣穩。司機說現在中國高鐵有4萬多公里,占全世界三分之二。這讓我想起爺爺說的,以前去趟上海要兩天兩夜,現在跟串門似的。
1978年改革開放那會兒,外國人都覺得中國不行。美國忙著跟蘇聯打仗,蘇聯自己都快垮了,誰也沒想到中國能發展這么快。現在中國GDP全球第二,2022年都17.9萬億美元了。早些年靠便宜勞動力做衣服鞋子,后來慢慢做手機電腦,2010年GDP超過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搞基建最猛的是高鐵,還有港口機場。我老家縣城現在也有高鐵站了,以前去省城要坐三小時大巴,現在半小時就到。朋友在杭州做電商,說他們倉庫一天能發十萬單貨,全靠高速和物流網絡。
科技這塊,華為中興被美國制裁,結果華為自己研發芯片,手機還是賣得挺好。2023年專利申請全球第一,連5G都是中國標準。航天那邊,嫦娥四號2019年在月球背面著陸,天宮空間站2021年上天了。現在連新能源車都是中國造的便宜,比亞迪都快趕上豐田了。
美國一開始跟中國做生意賺錢,后來怕中國太強。2018年特朗普開始打貿易戰,加關稅,制裁華為。拜登2023年還搞芯片禁令,但中國自己建廠生產芯片,現在7納米都能做了。俄羅斯跟中國關系不錯,但普京說中國是“可靠伙伴”,可能心里也嘀咕,畢竟中國貨便宜,俄羅斯自己工廠賣不動。
中國2020年說消滅了絕對貧困,農村修了路蓋了房,但問題也來了。2023年經濟增速掉到5.2%,比以前慢多了。年輕人壓力大,房價高,生孩子的人少了。環境也得治,工廠污染還沒全解決,碳中和目標2060年,現在每年還要燒好多煤。
美國和俄羅斯現在對中國又怕又不服。美國想卡脖子,但中國芯片還是做出來了。俄羅斯賣石油給中國便宜,但自己工業不行,東西都靠中國進口。有個新聞說俄羅斯工廠工人抗議,因為中國貨太便宜搶了生意。
一帶一路搞了十年,沿線國家修路建橋,貿易額2022年超過2萬億美元。東南亞國家現在都跟中國做生意,老外也開始學中文,過春節。但西方媒體總說中國在搞“債務陷阱”,其實很多國家自己算賬,修鐵路能賺錢才愿意簽合同。
我表哥在東莞工廠上班,以前做玩具,現在做新能源車零件。他說政府給補貼,工廠升級自動化,但競爭也大,訂單有時候不夠。農村老家現在年輕人少,很多地沒人種,政府搞合作社,用無人機噴農藥。
中美關系現在挺僵,但有些領域還在合作。比如氣候問題,2023年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承諾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42%。美國公司還想在中國賣電動車,但芯片禁令又不讓賣好技術。
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增長慢了,年輕人不想生孩子,房價太高。我同學說想回老家縣城,那邊房價便宜,但工作機會少。環保壓力大,但工廠轉型需要錢,很多小廠還在偷偷排污。
俄羅斯雖然跟中國合作,但經濟不行,只能靠賣石油。有個新聞說俄羅斯超市里全是中國貨,連菜市場賣的襪子都是中國制造。普京說要發展自己工業,但技術跟不上,還得靠中國投資。
中國電影在國外也火了,《流浪地球》北美票房破5000萬美元,TikTok用戶全球超15億。但西方總說文化輸出是“滲透”,其實年輕人就是喜歡看中國網紅跳舞,學中文追星。
現在中國芯片還在被卡脖子,但華為2023年出的新手機用的是自家芯片,性能不輸美國。中芯國際建了新廠,7納米芯片量產了,美國再制裁也沒用。
中國承諾2060年碳中和,但2023年煤炭發電還是占56%。青海西藏在搞光伏電站,但冬天太陽能不夠用,還得燒煤。農村用上電暖氣了,但電價漲了,老人舍不得開。
中美博弈估計還會繼續,但中國現在跟更多國家做生意。沙特伊朗和解,中國幫的忙,說明國際地位真上去了。但西方媒體總說中國是“威脅”,其實很多國家就想要便宜貨和投資。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房價高,工作難找。我同學說想考公務員,因為穩定,但競爭太激烈。有人去小城市,有人想創業,但缺錢缺經驗。
中國發展太快,問題也多,但還在往前走。高鐵修到縣城,手機信號滿格,專利申請全球第一,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美國俄羅斯現在才著急,但已經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