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方高層受邀前往莫斯科,可不僅僅是為了參加俄羅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這么簡單,更是為之后多方位合作打下基礎,20多份文件的簽署,直接讓美國都感到脊背發涼。
而且普京的重視程度和行動效率再次得到體現,文件剛剛簽完,馬上安排下屬給中國送來緊缺的東西,這到底是什么?美國方面又會做出何種表態?
克宮長談七小時,世界為何屏息
中方專機剛落地,克里姆林宮第二天就切換到了“馬拉松模式”,從關起門來的私下磋商,到拉開架勢的擴大會議,再到不那么講究形式的茶敘和一對一深聊,這互動的密度和時長,明眼人都看得出,不一般!
據說,這次洽談足足長達七個鐘頭,其中最關鍵那三小時閉門會,到底聊了些啥,擦出了什么樣的火花,達成了什么心照不宣的默契,全世界的觀察家們都豎起了耳朵,想從這里頭瞧出點未來的門道。
克里姆林宮
這場碰頭會,時間點也卡得巧,正好在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慶典前,雙方一口氣簽了二十多份合作文件,你瞅瞅這清單,從全球戰略穩定這種大方向,到經濟合作、安全對話這種實在事兒,再到醫療衛生、電影交流這種人文交往,幾乎把國家間能合作的領域都給包圓了。
中方在會上說得很明白,俄羅斯要維護自家核心利益,不管是國家安全、穩定發展,還是主權領土完整,中國都堅定支持,也明明白白地反對任何外部勢力瞎摻和俄羅斯的內部事務,這話的分量,在眼下這亂局里,沉甸甸的。
俄羅斯那邊也投桃報李,針對中國的核心關切拍了胸脯,重申“一個中國”原則那是雷打不動,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小動作,還支持中國為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這種在自家命根子問題上的相互力挺,可不是幾句外交辭令那么簡單。
風高浪急,誰在背后推波助瀾
眼下的國際大環境,對中俄兩國來說,那都是挑戰重重,俄羅斯正陷在地緣政治的泥潭里,急需一個穩當的外部環境和靠譜的肩膀,中國呢,也持續被某些西方大國,尤其是美國,在貿易、科技甚至能源安全上系統性地找麻煩。
美國在能源領域對中國采取多種限制措施,他們可能使用加征關稅等貿易壁壘,或在關鍵國際航道制造事端,甚至有傳言稱美國曾考慮封鎖馬六甲海峽,這條全球貿易和能源的重要通道。
馬六甲海峽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承載著全球近四成的貿易量,以及東亞國家八成以上的能源進口,如果馬六甲海峽出現問題,將對整個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歷史上,美國還嘗試過“聯俄制華”或挑撥中俄關系,以實現其地緣政治目標,此外,美國還采取政治孤立、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等手段,試圖壓縮中國和俄羅斯的國際空間和發展。
在這種大背景下,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越走越深,顯得格外扎眼,也格外關鍵,雙方高層都把能源合作放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什么“核心驅動力”、“火車頭”、“壓艙石”,這些詞兒砸下來,絕不是隨便說說。
瞧瞧數據,到2024年底,能源貿易已經占了中俄雙邊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俄羅斯甚至放出話來,帶著那么點豪氣:“中國需要多少天然氣,俄羅斯就供多少,合同之外還能再加量。”
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
這話音剛落,俄羅斯副總理就出來確認,2025年還要擴大對華油氣供應,這藍圖,畫得夠清楚了吧,“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現在已經開足馬力,嗚嗚跑著,累計輸氣量是個驚人的數字。
正在規劃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線,還有2027年要投產的遠東管道,這些項目一上來,俄羅斯往中國輸送天然氣的能力,還得往上猛躥一大截,北極圈里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在復雜的國際制裁環境下,也成了雙方合作成功的漂亮案例。
石油方面,俄羅斯在過去一年里,已經成了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出口量十年里翻了四倍,去年高峰期,每天運到中國的原油量,足以讓市場都得掂量掂量。
對中國這么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龐大制造業體系和持續工業發展需求的國家來說,穩定且持續增長的能源供應,那是命根子,尤其在美國一度暫停對華部分能源出口的時候,俄羅斯能源的穩定輸入,無疑給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加了一道保險杠,增強了抗風險的韌性。
雞蛋不放一籃,中國自有盤算
話說回來,中俄能源合作雖然熱火朝天,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把能源安全的寶全押在了一個伙伴身上,實際上,中國的能源戰略,骨子里就刻著“多元化”和“自主性”這幾個大字,俄羅斯確實是個重要的能源伙伴,但絕不是唯一的選擇。
中國心里門兒清,在全球能源市場這個風云變幻的大賭場里,要想自家能源安全有保障,就得廣交朋友,多拉幾條線,構建一個多元化的供應體系,這樣才能打破任何潛在的外部瓶頸,避免被人卡脖子或者單方面依賴誰。
因此中國正積極推動能源貿易人民幣結算,尤其是在中東波斯灣地區,鼓勵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產油國接受人民幣作為石油交易貨幣,這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美元在國際石油市場的主導地位。
中國在非洲國家,如安哥拉,通過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換取長期的石油開采權益,實現了互利共贏,同時,中國與遭受國際制裁的委內瑞拉保持合作,以實際行動維護能源進口渠道的穩定和多樣性。
天然氣方面,中國的多元化布局同樣玩得溜,通過建好幾條連接中亞國家的天然氣管道,中亞地區已經成了中國陸上天然氣進口的重要戰略來源地,這不僅讓中國的進口渠道更豐富,也為地區和平與共同發展出了力。
與此同時,中國在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上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自主研發的深海鉆井平臺這些高精尖裝備,大大提升了中國在南海這些地方自主勘探開發能源的能力,進一步壯大了能源自主保障的底氣。
結語
中俄兩國關系這么穩當,可不是一時半會兒的權宜之計,背后是深厚的戰略互信、長遠的眼光,還有實打實的互補需求,這種高度的戰略契合和經濟互補,讓兩國關系在面對外部風風雨雨的時候,顯得特別有韌勁。
雙方在聯合聲明里說得清清楚楚,反對向第三方強加敵對態度,抵制那些詆毀兩國協作的歪風邪氣,這本身就是對某些國家想挑撥離間的小算盤的有力回擊,因此,這次估計又該美國頭疼了,也算是給即將過生日的特朗普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吧,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