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張大爺退休了,本想著開始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誰知命運給了他一記沉重的打擊。
張大爺原本身體硬朗,每天清晨都去公園遛彎兒、下棋。可最近,他總覺得渾身沒勁兒,吃不下飯,到醫(yī)院一查,竟是癌癥。
拿到診斷書那一刻,老張大爺整個人都懵了,嘴里不停念叨:“我這一輩子也沒干啥壞事,咋就這么倒霉,偏偏是我得癌!”他覺得自己運氣差到了極點。
其實,生活中像張大爺這樣突然患癌的人不少。癌癥就像個“不速之客”,悄無聲息地降臨。很多人平時看著好好的,卻突然被查出癌癥。這真的是運氣問題嗎?
一、得癌癥真的是因為運氣差嗎?
其實這個美麗的誤會源自于一篇,發(fā)布在《科學》期刊上關于癌癥的研究解讀,據(jù)了解該研究學者分析了大量文獻,通過建模對31種人體組織中干細胞分裂情況,和最終該組織患癌風險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干細胞分裂次數(shù)越多,細胞發(fā)生突變的機會越高,因此出現(xiàn)癌癥的風險也越大。
由于這種突變具有隨機性,報告中也表示無法預知這種突變什么時候就發(fā)生了,有媒體進行研究解讀時就抓住了這點,宣揚科學家認為患癌可能是運氣使然,針對數(shù)據(jù)顯示的干細胞分裂隨機突變與患癌風險相關系數(shù)為0.65,直接給出2/3的腫瘤患者都是“倒霉”催的說法。
對此作者也出面澄清,研究數(shù)據(jù)的細胞分裂次數(shù)與患癌風險系數(shù),并不能直接套用到實際癌癥患者身上,雖然干細胞突變發(fā)生幾率有隨機性,但別忘了人體細胞還可以自行進行DNA修復,就算細胞無法修復,免疫系統(tǒng)也會出手,這時候就體現(xiàn)出生活方式健康的重要性了。
其實,癌癥是一種成因復雜的疾病,并不是單一運氣或者生活習慣就能導致的,常見的外界影響、遺傳、不良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都可能導致,因此預防好可能的因素,把生活方式調(diào)節(jié)好,避免可能的高危誘因,其實已經(jīng)降低了很多的癌癥風險。
二、腫瘤醫(yī)生眼里不易得癌的人有什么特質(zhì)?
受復雜成因和綜合素質(zhì)各方面影響,個人在患癌整體風險表現(xiàn)上,也會有所差異,而那些不容易得癌的人,通常都具備一些相同的“特質(zhì)”,快來看看你占了幾個?
1、能管住嘴的人
飲食健康問題和癌癥風險也存在明顯關聯(lián),國際醫(yī)學期刊《自然通訊》就曾發(fā)布過一篇關于不同食物攝入與腫瘤風險的關系:
? 發(fā)霉的食物容易滋生黃曲霉毒素,這是一種明確的高危致癌物,長期攝入這些致癌物會增加包括肝癌、腸胃癌在內(nèi)的多種癌癥;
? 溫度超過65℃的燙食、熱飲,也是典型的高危致癌行為,長期下來,人體的消化黏膜被高溫刺激損傷,可能增加口腔癌、食管癌、賁門癌等多種癌癥風險;
? 油炸食物,包括油炸燒烤熏等烹飪類型的食物都建議少吃,除了影響心血管健康,這種食物往往制作過程中滋生多種致癌物,也會增加癌癥風險。
? 腌制品和各種加工肉類食品,比如咸菜、臘腸、咸魚、香腸等,這些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人食用后可能會反應生成強致癌物。
2、能邁開腿的人
《國際行為營養(yǎng)與體育活動雜志》曾發(fā)布過一篇對5萬人生活習慣與癌癥風險的研究,發(fā)現(xiàn)體力活動水平越高的人,出現(xiàn)癌癥的風險越低。
排除其它因素,運動量多的1/4參與者與身體活動量最少的1/4參與者相比,整體患癌、肺癌、結直腸癌風險分別降低了11%、25%、26%;可見,運動習慣對于也是預防癌癥的重要舉措。
但運動也要適度進行,否則運動負荷過大也會影響身體健康,對于成人來說,一周至少保持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量,可以根據(jù)個人情況,拆分幾次進行,但每次最低要堅持30分鐘。另外有余力情況下也可以增加2次或更多的力量訓練,如舉重、俯臥撐、仰臥起坐等。
3、生活習慣健康的人
規(guī)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體有時間慢慢修復,保養(yǎng)好身體各個機能,而且充足的休息也是讓身體恢復良好狀態(tài)的前提。
此外還要注意煙草帶來的健康威脅,目前吸煙已經(jīng)明確含有69種危險致癌物。所以能不吸煙最好別吸,有些人以為電子煙沒有煙草這么多危險,其實兩者對人體的威脅不差上下,所以最安全的吸煙方法就是戒煙,有研究顯示戒煙10年后的人患肺癌的風險要比吸煙的人低30%。
4、心態(tài)平和的人
良好的心態(tài)也是健康的重要體現(xiàn),別小看負面情緒的影響,長期處于沮喪、焦慮、抑郁的人,免疫功能也會隨之降低,更容易給癌細胞有可乘之機。
相反,積極樂觀的人,往往抗壓能力更好,身體免疫機制也更強大,在抗癌方面的表現(xiàn)也會更強。
5、定期體檢的人
定期體檢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很多早期癌癥癥狀不明顯,需要通過專業(yè)的體檢和篩查才能確診,而越早發(fā)現(xiàn),干預效果也更好,也是提高癌癥治愈率的重要手段,建議可以每年定期進行身體體檢,監(jiān)測好身體健康狀況,才能更好的防治癌癥風險。
因此不易患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建立了積極的干預,才會大大降低可能的癌癥風險,大家也不用太過焦慮,從現(xiàn)在開始建立相關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癌癥預防也會有積極作用。
參考資料:
[1]《腫瘤醫(yī)生眼里最不容易得癌癥的4類人,看看有沒有你!》.健康時報.2024-10-23.
[2]《有3種“特質(zhì)”的人,不容易長腫瘤……》 .浙江省腫瘤醫(yī)院.2024-10-30.
[3]《做到這8件事的人,患癌風險比同齡人低》.生命時報.2024-10-31.
未經(jīng)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