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先生是一名工程老板,在網上認識女主播于女士后,對她展開了追求,并表達戀愛、結婚的意思,于女士并未拒絕。
短短5個月內,閆先生向于女士微信、銀行卡轉賬32筆共200多萬元,而于女士也向閆先生轉賬30萬余元。后來,于女士拒絕與閆先生戀愛和結婚。閆先生一怒之下,將于女士起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185萬元及利息6.5萬元。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4月17日,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這起贈與合同糾紛二審判決書。一審法院認為,閆先生多次向于女士微信轉款“520”“13145.21”“5200”等,這些具有特殊意義或者在特殊節日的轉賬,屬于一般贈與,該部分款項無需返還。但多筆大額轉賬明顯超出了戀愛期間正常的開支、相互贈與的必要限度,應該返還。因此,法院一審判決,于女士返還閆先生175萬元及利息。一審判決后,于女士不服上訴。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起訴:
工程老板為追求女主播
5個月向其轉賬200多萬元
于女士1991年出生,是一名網絡主播,住在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閆先生1982年出生,住在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是一名建設工程領域的老板,在某短視頻平臺認識了于女士。2023年1月,閆先生添加了于女士微信好友。
2023年1月30日起,閆先生為了追求于女士,多次向其表達愛意,陸續向她的微信轉賬23筆。于女士退還9筆、收款14筆,共計收款13萬余元。
在這些轉款中,13筆金額為“521”“520”“13145.21”“5200”等,且備注“我愛你”“求原諒”“老婆余生只為你,遇見你對我是最大的恩賜”等;1筆金額為“50000”,無備注。于女士向閆先生微信轉賬5筆,金額為“666”“520”等,共計2893元。
同年2月19日至6月28日,閆先生向于女士銀行卡轉賬9筆,共計202萬元。于女士向閆先生銀行卡轉賬3筆,共計30萬元。閆先生與于女士銀行卡轉賬相互抵扣后,于女士累計收取閆先生轉賬172萬元。
2024年,閆先生向河北省陽原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于女士返還185萬元、利息6.5萬元及全部款項付清之日止的利息。
判決:
大額轉賬超出贈與必要限度
女主播返還175萬元及利息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中,閆先生向于女士多次轉賬均沒有借貸合意,故不成立借貸關系,本案案由不應為民間借貸糾紛。雖然閆先生表示從未確認向于女士的轉賬為贈與,但是其向于女士多次轉賬的行為,結合在微信中多次向于女士表達“我給你的”陳述,其轉賬行為實際為贈與行為,故本案案由為贈與合同糾紛。
法院認為,男女雙方在追求或者交往期間,為維系、進一步增加雙方感情的饋贈或者支出,符合日常生活中交往習慣,視為贈與,分手時無需返還,但如果超出維系感情期的正常開支、相互饋贈等必要限度的款項,應結合實際考量。
本案中,閆先生為追求于女士,多次向其微信轉款“520”“13145.21”“5200”等,于女士也向閆先生轉款“520”“666”等類似金額,這些具有特殊意義或者在特殊節日的轉賬,應視為雙方為表達愛意和增進雙方感情的必要支出,屬于一般贈與,該部分款項無需返還,累計金額共計10萬余元。
法院認為,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按約定履行義務,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本案中,除具有特殊意義或者在特殊節日的轉賬外,還有閆先生向于女士的多筆大額轉賬。結合雙方相互轉賬金額,單筆轉賬20000元以上整數金額明顯超出了戀愛期間正常的開支、相互贈與的必要限度,累計金額175萬元。
閆先生向于女士進行大額轉賬的過程中,多次在微信聊天中向其表達“我想娶你”“我給你錢只是因為我愛你”,可知閆先生是以戀愛結婚為目的,向于女士轉賬。當雙方無法實現戀愛結婚的目的時,于女士收取的這部分大額轉賬應當予以返還。一審法院判決,于女士返還閆先生175萬元及利息。
一審判決后,于女士不服,向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因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