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5月11日電 (記者 許婧)5月11日,在中華全國總工會與上海市總工會迎來百年華誕及五卅運動100周年之際,全國首個以“工匠”命名的學院——上海工匠學院迎來首屆學歷班畢業生,56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畢業。同時,上海工匠學院宣布啟動新一屆工匠學歷班招生,擬招200名學員,名額比首屆翻了一番;新增人工智能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以此推進產教融合與創新實踐,加快培養新時代大國工匠。
2017年,上海市總工會與上海開放大學聯合成立上海工匠學院。上海工匠學院通過“工匠研修班”“匠心學堂”以及“工匠學歷班”三大品牌項目,將前沿科技知識與工匠精神傳承深度融合,助力學員實現從“技術能手”到“復合型人才”的跨越。
首屆工匠學歷班立足新時代產業工人成長需求,構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工匠學歷班深度融合學校教育與崗位實踐,采用“面授教學+工作場所+在線課堂”混合教學模式,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支持工學交替,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課程設置注重科技前沿、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提升,滿足多樣化、終身化學習需求。
首屆工匠學歷班授課場景。 (資料圖,上海開放大學供圖)
教學團隊由高校教師與上海工匠組成“雙導師”優質師資團隊,既強化學術指導,又貼近崗位實際,助力解決學員的工作難題。學院還建立學分認定機制,支持獎項、專利、證書等轉換學分,并引入德國優質資源,開設智能制造、工業4.0等中英文課程,拓展學員國際視野。
新一屆工匠學歷班在延續機械電子工程與行政管理兩個傳統優勢專業的基礎上,新增人工智能與人力資源管理兩個緊貼時代需求的熱門專業,進一步豐富學員的職業發展路徑。學歷班在課程體系中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元素,通過引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核心課程,幫助學員掌握現代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術,增強其在未來職場中的競爭力。同時,工匠學歷班堅持立德樹人,推動思政教育與新技術背景下的職業素養培育相結合,著力培養具備家國情懷、工匠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新時代高技能人才。
為提升教學實效,上海工匠學院將進一步強化高校教師與企業工匠導師的協同育人功能,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發展指導。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引入更多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家與國際化師資力量,形成理論扎實、實踐豐富的教學團隊。
此外,上海工匠學院積極拓展學員國際視野,借助德國工匠教育資源,開設多門覆蓋工業4.0、數字轉型、跨文化溝通等內容的在線課程,幫助學員了解全球先進制造理念與管理模式,提升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拓展能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