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們別再對著軍火商評論區喊老婆了
Marvin
2025-05-11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Marvin
原創投稿
評論:
商城特賣
明末:淵虛之羽
¥218
¥248
-12%
前往購買
光與影:33號遠征隊
¥180.2
¥218
-17%
前往購買
上古卷軸4:湮滅重制版
¥235
¥249
-6%
前往購買
狂野星球復仇記
¥118
¥148
前往購買
多洛可小鎮
¥42
¥48
-13%
前往購買
這把來福槍真可愛啊。
今天的話題因《少女前線2:追放》而起——說實話,這在我的意料之外。
前兩年這游戲剛上線時,層出不窮的話題就跟連續劇一樣,每天都有新故事。而經過這么一番長達數月的狂轟濫炸,我一度以為可以說出“再見了,所有的‘少女前線’”,結果沒想到:士別三日,這游戲又活了,而且還“蒸蒸日上”。不僅國內因運營方向的調整而迎來口碑的改善,去年年底在海外上線后,還把各大地區的移動游戲暢銷榜單,給按在地上摩擦。
要么就是用槍娘射來射去的游戲真的只此一家,要么就是玩家的愛真的能超越很多東西。
只能說世事難料。
世事難料的結果是,《少女前線2:追放》的梗還在更新迭代,直接進入我的未知領域。當一群現實中的軍武宅撞上槍械人形美少女,宛若金風玉露一相逢,讓人分外難繃。隨著《少女前線2:追放》在海外越發紅火,你逐漸能在一切跟“槍”有關系的地方,跟他們申請互動。
HK416突擊步槍,H&K公司(Heckler & Koch)的頭牌,武器圈的搖滾巨星,它不僅因自身的穩定性和精確性而在性能上聞名遐邇,也因為201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憑借這把武器KO了本·拉登的戰績,被賦予了相當的傳奇色彩。
種種要素疊加,在讓H&K公司賺麻了的同時,也讓這把武器有了很多附加的文化屬性,比如在很多槍械愛好者眼中,每年的4月16日就是“HK416節”。H&K公司并沒有正式承認過這個紀念日,但他們也非常之懂——每年這個時間都會發一條相關的推文,今年也是一樣。
但他們今年的心情,可能與往年不太一樣。
這條推文的意思是“你最喜歡HK416的哪個版本”,按照正常的邏輯,下面應該就是一群軍火宅在熱火朝天地爭論各種不同規格配件的優劣。
但如果這五百多條評論正常,那它出現在這篇文章里就不那么正常。
事實上,在這條推文下面,你看到最多的回復,是:
“這個版本”
當然,比較富有的成年人,會順其本心地選擇“全都要”,只是他“全都要”的對象,好像跟槍沒什么關系。
在這條推文下,哪怕開玩笑說“最喜歡你不愿意賣給我們的版本”這種玩笑,都算正兒八經的嚴肅評論。更大一部分網友在狂熱輸出的,全是“少女前線”系列中的HK416人形角色可露凱(Klukai)的官圖、梗圖、二創圖和“澀圖”。
這種正常看來有點KY的行為,被評論區老哥們一致稱贊,狂呼“你做得好啊”。
而倒霉的H&K公司社群管理員工看到這番勝景,估計第一時間想的不是“該怎么給這群二次元賣武器”,而是在疑惑自己究竟是做了什么,導致潘多拉魔盒被打開。
如果其他著名的武器公司看到了此時H&K臉上的疑惑,大概率會祭出那張著名的上吊梗圖——
“第一次?”
H&K公司“遭重”的一個月前,美國著名武器公司羅賓遜(Robinson Armament)發了條動態,宣傳了他們家招牌步槍XCR。
同樣的宣傳,同樣正常的語氣,然后這條推文便迎來同樣的遭遇。
你在這條推文的評論區里不是看不到槍,但除了槍之外,你看到的更多是個叫夏克里(Sharkry)的單馬尾少女,而那把XCR,也基本在她手上。
網感比較一般,平時的運營風格更加偏向軍武派硬漢風格的羅賓遜公司,平日里推文評論數最多不過數條,而當“少前鯊魚軍團”來襲時,瞬間讓這個數字暴漲一百多倍。這群年輕的軍武宅們,肆無忌憚地調戲起了羅賓遜的官方,問“XCR是不是超可愛步槍(eXtra Cute Rifle)的簡稱”。
老實人一下上套,正兒八經地回復說“是的,你也可以管它叫‘可換口徑步槍’或者‘超酷的步槍’”,怕不是沒理解他們說的“Cute”是什么意思。
超高濃度的調戲官方,還是武器公司的官方,給整件事帶來巨大的節目效果,甚至不用擔心對面會隔著網線一槍崩了你的頭——因此,二次元濃度極高的軍武宅們,很快開始了屬于自己的狂歡。
他們要么在幻想武器公司把自己的老婆當作招牌武器系列的看板娘。
要么干脆直接在評論區里“寫圣經”。
國內的玩家用這一系列事件造出了個“大批XXX粉絲涌入XXX公司發表善意言論”的梗,完成了一次詭異的出口轉內銷。
非夏克里廚的玩家,則在思考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讓其他武器公司注意到他們的“老婆”,從后來的H&K公司的遭遇,以及維克托二創數量比P站還多的Kriss公司官號評論區來看——這盛世真的如他們所愿。
很多人都在好奇,評論區都快被女人擠爆了的這些武器公司,到底能不能反應過來這場二次元狂歡的本質。表面上看,這些老實人們都因二次元老婆們的集中轟炸而顯得茫然無措,一邊發推宣傳自己的武器,一邊在評論區回“你老婆真好看”。
你要真問他們知不知道網友們具體在干什么,這些裝老實人的運營會告訴你“他們門清”。
“如果你也對評論區的風潮感到困惑,我可以給你解釋一下,夏克里是《少女前線2:追放》里的角色,她用的槍就是XCR。”
“羅賓遜公司:我知道。”
不僅“門清”,他們大多還愉快地接受了這個現狀,在評論區成了維克托二創交流區后,Kriss公司的官方號發推頻率直線上升,內容幾乎都在暗示網友“趕緊在評論區進行維克托二創的互動”,基本已經進入“直鉤釣魚”的節奏。
另一邊的H&K公司,在《少女前線2:追放》的G11卡池上線時,還趁機發了一條相關的推文——而此時的G11,已經停產多年,這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海外網友表示“太難猜了”。
很有趣的是,在這個輿論風潮里,似乎大家都在把這些老牌軍工企業,套進嚴肅、刻板、硬漢的角色模板里,還衍生出了些“調戲啥都不懂的老家伙”的意味。但實際上,對當代軍工企業來說,大家或許都低估了互聯網時代下,他們與游戲、二次元等亞文化的關系。
去年年末,在這方面就發生了一次極具戲劇性的事件。
《少女前線2:追放》在海外上線引起熱潮,有不少相關博主都接了這款游戲的推廣,結果在一名博主的評論區里,“美國槍支權力協會”(簡稱“NAGR”)的官方賬號來了句“二次元的胡言亂語達到了最高級別”。
“weeb”這個詞你可以簡單理解成英文語境下的“二次元”
這條回復一石激起千層浪,軍武宅們群情洶涌,讓NAGR的官方直接把負責此事的社媒經理辭退了,同時對玩家們表示公開道歉。
這件事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無論是玩家還是NAGR的工作人員,在二次元濃度上都相當高,且他們彼此間都非常清楚這一點。有位網友說NAGR的老板辦公室里說不定就掛著“少女前線”海報,被官方回復說“這事兒比你想得要真”。
從很久之前開始,少女和軍武題材的結合就不是件新鮮事兒,艦娘、槍娘游戲的走紅,基本說明了“機關槍少女”受眾群體的龐大。這兩年各種互聯網熱點中,無論是戰場士兵愛槍上貼著的“老婆貼紙”,還是火爆一時的“俄羅斯痛彈”,也基本說明了軍武和二次元這兩個文化群體之間的距離,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近。如果你曾誤入過《戰艦世界》的玩家討論區,你大概也能感受到這些在游戲里造“痛船”的軍武宅們,在研究美少女打炮時的硬核程度。
對愛好者如此,對販售武器的商人們更是如此——畢竟,他們所販售的,嚴格來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硬核的“周邊”。
“夏克里用的XCR設計太酷了,羅賓遜你趕緊給我整一把”
不過,“他們是否了解”雖然不足以成為一個問句,但他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卻是個很有趣的延伸。
其實,從電子游戲誕生那一刻開始,武器公司就已經介入了電子游戲的生產,并一度與電子游戲制造商之間關系緊張。
很多玩家應當都注意到了電子游戲中的武器造型,很多時候并不是百分百還原的,經常會有一些細節上的變化,甚至大幅度的造型改變。這種情況,大多并不是設計上的失誤,而是游戲公司對槍械版權的規避。
作為商品,這些武器本身當然是具備版權的,而這些武器公司的版權,在早年間便經常卡住游戲制造商的脖子。而與電子游戲達成合作,然后通過電子游戲的輻射效應來宣傳自己的武器,也是自電子游戲誕生初期伊始,許多武器公司便迅速掌握的策略。比如著名的“巴雷特”狙擊步槍系列M107,在2005年到2006年間于戰場上聲名大噪,后來在談到槍械授權時,巴雷特公司的受訪人還開了個玩笑說“保密協議禁止我透露那些游戲的名稱,但我歡迎你了解‘使命召喚’系列”。
圖源:Eurogamer,《Shooters: How Video Games Fund Arms Manufacturers》
電子游戲最常見的玩法就是戰斗,戰斗需要武器,而槍械便是最重要的武器類型之一——在這個大前提下,在3D電子游戲誕生后的二三十年間,武器的授權便是各家電子游戲廠商必須去解決的問題。在當時,法國一家以制造BB槍而聞名的公司Cybergun,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槍械版權中介之一,它曾代表Uzi、Colt、Kalashnikov等一系列武器品牌,與游戲廠商去談判許可問題,像“使命召喚”系列中的FN步槍,就是他們與動視談的合作。
Cybergun所持有的許可證
一是2011年的“布朗訴娛樂商家協會案”,這個案件起因是加州法律規定零售商不允許向未成年人出售暴力游戲。而鬧到美國最高法院后,這個案件得到了“違背‘第一修正案’”的裁定——“第一修正案”允許美國人民在觀點、題材、內容上進行不同的表達,這項修正案所支持的是文藝作品在創作時能夠對一些授權行為的規避——比如,你用文字的形式提到Uzi沖鋒槍時,是不需要授權的。
最高法院的這項裁定,相當于在美國法律范圍內,承認了電子游戲進入藝術表達的范疇——在這之后,電子游戲同樣可以一定程度上規避武器廠商的版權糾紛。
另一件事的影響則更加深遠,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頓市的“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這個案件讓當時的美國人民大規模地討論了電子游戲對暴力的催生,同時也開始有不少民眾指責主流電子游戲對武器的隱性推廣行為。2013年1月,EA和動視的代表分別因為“榮譽勛章”系列和“使命召喚”系列,而被副總統拜登請去政府參與會議——
而當時,麥克米蘭的狙擊步槍和馬蓋普工業的高容量彈匣的商品宣傳鏈接,還掛在《榮耀勛章:戰士》的官方主頁上。
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基本導致了后續電子游戲廠商與武器公司之間合作關系的破裂。在那之后,很多游戲廠商也基本不會再繼續與武器公司進行授權的談判,而是把著名的槍械直接做進游戲里,甚至還會直接對外宣稱沒有槍械授權。
不過,從后續的發展看,有沒有相關授權,其實完全不影響這些武器在游戲中的宣傳效果,隨著電子游戲的流行,這些武器本身的造型、特點,已經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化基因,植入到一代又一代玩家的游玩歷程中。相較于“針鋒的相對”,“沉默的共贏”更適合用來形容當下武器公司與電子游戲公司之間的關系。
而這次武器公司接下《少女前線2:追放》對自家的二次元粉絲群體不斷“暗示”,則說明了在新時代中,他們的推銷策略隨著亞文化的發展,又迎來了一些新的變化。
在以往,在“使命召喚”這類游戲的推廣中,針對的是他們武器本身的質量、性能——槍械作為武器,在電子游戲中輸出著無上的威力。而這種威力,吸引著愛好者們為其買單。
但當美少女成為推廣的主角時,他們找到了更好的武器賣點——
“愛”。
愛槍合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