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巴基斯坦軍方在新聞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7日印巴空戰的情況,對此我們進行了總結。
當天印度空軍第一波出動了約12架戰機,其中“陣風”戰機編隊的呼號為“哥斯拉”。
當印軍戰機向巴北部和中部防區集結的同時,巴空軍也偵獲了印度空軍的動向,在2分鐘內組織戰機起飛,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紅色為印軍戰機,共分為4個集群
雙方短暫接觸后,印度空軍60架戰機緊急升空增援,其中14架“陣風”被巴方電子識別確認——巴軍方認為,印軍機群的大規模出動旨在壓制巴方的防空系統。
因此,巴基斯坦方面出動了42架戰機應對并進行了力量收縮,機型包括“梟龍”、“戰隼”(F-16)、殲-10和預警機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對“戰隼”的禁令是要求巴基斯坦只能將該機作為“機場保衛者”使用,因此巴空軍可以在執行國土防空任務時出動“戰隼”,但不能與印軍戰機主動交戰——這符合美國官員之前所說的“‘戰隼’未參與此次空戰”。
在印軍戰機發射過空對地彈藥,且空域內的民航客機被巴方疏散后,巴空軍隨即開始反擊。
當天巴軍共擊落5架戰機和1架無人機
空戰持續將近1個多小時,接觸線從北部的克什米爾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塔爾沙漠,全長約750公里。
從巴軍方披露的幻燈片可見,印度空軍將己方機隊分為四個集群,每個集群包括一支前出掩護機隊和一支后方對地打擊機隊,而巴空軍盯上的就是這支打擊機隊。
根據巴軍方的介紹,印軍戰機發射過空對地彈藥后,巴空軍參謀長下令改變了交戰規則,要求巴軍戰機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擊殺敵機,目標優先選擇為“陣風”戰斗機。
最終戰果如巴方幾天前的通報所示,巴空軍在此戰中擊落印軍5架戰機,包括3架“陣風”、1架米格-29和1架蘇-30,5架戰機均在克什米爾上空被擊落并墜毀在印度境內。
印軍飛行員報告“陣風”在空中被擊落爆炸
更扎心的是,為了打臉印度的死不承認,巴軍方在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還披露了一段截獲的印軍“陣風”編隊通話音頻:印軍飛行員慌忙向指揮官報告其編隊中的一架“陣風”戰機在空中發生了爆炸——現如今我們都清楚,當時這架“陣風”遭遇了什么。
巴軍方頗為自豪地強調,巴空軍贏得空戰的勝利并不僅僅是依靠先進裝備,還有日常的訓練,而印軍飛行員在實戰中的表現非常驚慌失措——話里話外都是在嘲諷印度空軍水平不行。
從巴軍方這場新聞發布會上披露的情況來看,當時巴空軍在空戰中確實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在本可以擊落更多印軍戰機的情況下選擇點到為止。
然而,印度人的心理防線比想象中更加脆弱。在5架戰機被擊落后,印度在破防中選擇了進一步升級沖突,這幾天對巴基斯坦發動了信息戰+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的混合攻勢。
殲-10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擊落了“陣風”
巴基斯坦顯然也被印度的得寸進尺激怒。10日巴軍方宣布對印度發起代號為“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目前的最新消息聲稱,巴空軍“梟龍”戰機發射“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印軍一套俄制防空系統(S-400,價值15億美元),同時印軍又有一架戰機被擊落,飛行員疑似落入巴基斯坦境內被俘。
針對印度沖動之下的鋌而走險,10日巴基斯坦總理謝赫巴茲·謝里夫也召開最高決策會議,討論“與核政策和導彈政策有關”的問題。
最后給投資中的老鐵們再強調一下,老章認為接下來關注的重點還是科技,主要科技是經濟轉型和這輪自主可控的必然選擇,相關的政策支持也非常多,短期華為鴻蒙PC的刺激就是起爆因子,接下來信創方向機會確定。老章也挖掘了一只潛力標的,接下來就會上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