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胡芳潔
編輯 | 蛋總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高調轉型做化妝品的福瑞達,日子不太好過。
4月25日,福瑞達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76億元,同比下降1.63%;歸母凈利潤0.51億元,同比下降14.1%。
不僅公司整體業績雙降,尤為關鍵的化妝品業務,收入也出現了下滑。一季度,公司化妝品營收5.26億元,同比下降3.3%,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62.19%降至61.06%。
這是最近三年來,福瑞達化妝品收入首次在第一季度出現下滑,2023年、2024年同期,化妝品業務收入持續增長,且增幅均在10%以上。
2023年末,福瑞達地產業務重大資產出售事項全部完成交割,業務重心徹底轉向化妝品。2024年,化妝品業務貢獻了24.75億元收入,占比高達62.14%,但收入增速僅2.46%,創7年新低。
化妝品業務走勢在一季度急轉直下,給福瑞達轉型之路敲響警鐘。
1、從巔峰時刻到至暗時刻
福瑞達化妝品業務頹勢,此前早已顯現出來。
早在2020年,公司化妝品收入同比增長119.83%至6.89億元,這是福瑞達化妝品板塊增速的“巔峰時刻”。
此后化妝品收入雖逐年增長,但增速卻呈現直線下滑趨勢。2020年-2024年五年間,同比增速從119.83%下降至2.46%。
福瑞達化妝品業務的發展,主要依靠兩員大將,即頤蓮和璦爾博士。相對平價的頤蓮增速放緩,收入貢獻占比更大的璦爾博士后繼發展乏力,造成了公司化妝品業務如今的頹勢。
2024年,頤蓮實現營收9.63億元,同比上升12.36%,璦爾博士營收13.01億元,同比下降3.48%。二者合計22.64億元,在化妝品收入中占比高達91.5%。
頤蓮品牌定位“專研玻尿酸保濕修護”,并推出了頤蓮玻尿酸補水噴霧等爆品。
2024年,頤蓮品牌噴霧品線以亞丑鉞(即商代一種儀仗兵器,極具歷史文化價值)、李清照為靈感進行文創IP聯名,噴霧1.0版銷售同比增長13%,噴霧2.0銷售同比增長35%;嘭潤品線實施“億元面霜”計劃,嘭潤霜銷售同比增長18%。
(圖 / 福瑞達官方微信公眾號)
同期,定位微生態護膚的璦爾博士益生菌面膜銷售超5億元,益生菌水乳銷售突破1.7億元;閃充品線在成分、功效和膚感方面全面升級,采用獨家超導十肽科技靶向調節皮膚微生態,銷售同比增長9%。
盡管在營銷、渠道、產品迭代和推新上持續發力,但無論是頤蓮還是璦爾博士,近三年來規模都沒有實現突破增長,甚至出現下滑。
2022年-2024年,頤蓮營收規模從7.1億元,增長至9.63億元,始終沒有突破10億元,2024年增速12.36%,比2023年的20.35%大幅縮減。
同期,璦爾博士規模也一直徘徊在13億元左右,2024年,更是在過去兩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錄得同比下滑3.48%的成績,至13.01億元。
這還是在璦爾博士加速拓展線下美容店,直營及加盟店數量突破500家的基礎上。
(圖 / 小紅書)
“我們是專注面部護膚管理的,目前在全國各地都有門店。”北京某璦爾博士線下門店美容師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表示,客戶在門店做皮膚護理,所用的都是璦爾博士自己的產品,有一些只在線下門店才有。如果客戶用了覺得產品比較好,也可以直接在門店進行購買。
從大眾點評上展示的信息來看,璦爾博士門店項目包括清潔補水、舒敏修護、痘肌護理、膠原保濕等類型。不同項目,所使用的儀器和產品則各有不同。如清潔補水,會使用到4D玻尿酸營養精華、精研系列水乳;痘肌護理則會用到凈痘類產品。
盡管線上線下渠道兩手抓,但效果似乎并不明顯。早在2024年第二季度,璦爾博士營收就出現下滑。
據公司財報,2023年第二季度璦爾博士收入為3.55億元,而到了2024年同期,下降至3.51億元。
如果說頤蓮靠性價比在消費降級的今天保住了增長,那么定位偏高端的璦爾博士,增長勢頭已急轉直下。福瑞達偏高端產品打造能力,遭受現實的考驗。
2、玻尿酸神話破滅,福瑞達仍未走進第一梯隊
2022-2024年,是國內美妝產業格局快速變化的3年,卻是福瑞達美妝業務不慍不火的3年,沒有培育出任何一個超15億元品牌的福瑞達,仍未走進第一梯隊。
事實上,福瑞達是國內玻尿酸產業化進程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國內最早進行玻尿酸等成分護膚品研發、生產、銷售及代工的化妝品科技企業之一。
這也導致,福瑞達的化妝品業務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在“透明質酸”原料的基礎上進行發展,依托公司的核心研發技術,圍繞“透明質酸+”進行技術拓展研究。
但美妝創業者趙元(化名)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表示,原料生意和品牌生意是兩碼事,“并不是說一個原料開發出來了,品牌自然就賣得好了。我曾經跟一位大佬開玩笑說,你相當于是帶著做品牌生意的殼在賣原料。”
趙元認為,雖然中國過去化妝品行業功能性供給不足,作為一個原料商看起來天然有很大的優勢,但功能性供給本身,并不是品牌在市場上制勝的核心能力。福瑞達有玻尿酸,歐萊雅也可以用玻尿酸,華熙生物、巨子生物照樣也可以用。
“例如我對你這個品牌的感受,可能就是一個玻尿酸噴霧。其實抖音上一個白牌就能把這事做了。”趙元說。
以頤蓮爆款產品玻尿酸噴霧為例,即使是福瑞達這樣的玻尿酸大廠出品,其實玻尿酸用料也很“小氣”。
美麗修行顯示,頤蓮玻尿酸噴霧1.0版本中,主要成分是水,玻尿酸僅在微量成分部分。產品共8個成分,其中就有兩個是防腐劑。而2.0版本去掉了防腐劑,也提升了玻尿酸的用量,但玻尿酸成分僅排在成本表的第9位。
(圖 / 頤蓮玻尿酸噴霧成分表,美麗修行App(左為1.0版本,右為2.0版本))
從天貓旗艦店來看,這兩個版本的玻尿酸噴霧目前同時在售,銷量均超過30萬。
(圖 / 天貓旗艦店)
這也意味著,頤蓮大單品玻尿酸噴霧的成分、功效優勢其實都很有限,也沒有明顯的技術門檻。
而璦爾博士聚焦微生態護膚領域,以玻尿酸+積雪草等成分實現補水維穩,以褐藻酵素、膠原蛋白等成分來達成緊致、修復的功效,其中大單品包括益生菌面膜、水乳等。
然而,微生態護膚概念與產品功效的關聯并不直接,難以精準占據消費者認知;褐藻酵素成分也并沒有成為爆款成分,市場接受度相對有限。
此外,璦爾博士產品定價在國貨中,并不算低,水乳套裝售價300-400元,在目前頭部國貨美妝品牌的價格區間內。
這一情況下,消費者可選余地較多,產品特色和功效不明顯的情況下,璦爾博士產品難以具備不可替代性。
更要緊的是,公司雖然在玻尿酸成分研發方面有優勢,但近年來,傳統美妝企業均在提升研發能力,并加快向生物科技類企業轉型。珀萊雅、上美股份等都推出了自研原料,以“妝藥同源”模式發展的福瑞達,早期研發優勢正在被削弱。
在趙元看來,目前國內市場的大背景就是市場驅動,甚至未來要品牌驅動,而不是供給驅動,這不光是原料商,是所有化妝品公司都得去過的坎。
“不建立起品牌性質差異,只有原料、功效,就會陷入內卷。”他認為。
3、轉攻重組膠原蛋白晚不晚?
福瑞達可能早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隨著玻尿酸市場紅利期消退,公司正加碼重組膠原蛋白研發,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早在2024年半年報發布后,福瑞達業績說明會會議紀要顯示,有投資者就此提出疑問:“同樣的行業環境,為什么其他公司在化妝品方面的營收上半年雙位數大幅增長,而你增速放緩,璦爾博士更是負增長,膠原蛋白產品搞了2年也沒有明顯起色。以上兩個問題公司如何應對?”
但福瑞達并沒有進行正面回復,僅列舉頤蓮、璦爾博士的業績數據,并表示公司目前已完成膠原蛋白醫療器械智能化生產基地的建設,推出醫學美容品牌“珂謐 KeyC”,上新透明質酸鈉水光潤膚貼、醫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修復液等新產品。
(圖 / 福瑞達官方微博)
今年以來,福瑞達加大對珂謐 KeyC的推廣力度。4月底,舉辦2025重組膠原蛋白技術發布會暨珂謐KeyC穿膜膠原新品首發式。
公開信息顯示,會上,珂謐研發團隊重磅發布行業首創的穿膜膠原技術,相比傳統膠原皮下滲透率提高27.5倍。
福瑞達生物股份董事長、總經理高春明表示,以穿膜膠原全球首發為契機,福瑞達將進一步加大醫美品牌珂謐的終端投入,加強與科研院所、醫院、OTC渠道及平臺緊密合作,通過“醫研筑基、品牌引領、渠道深耕”等舉措牢牢把握重組膠原蛋白行業風口。
面對玻尿酸市場增速放緩,福瑞達正將戰略重心轉向重組膠原蛋白賽道,試圖復制透明質酸的成功路徑。
2024年,福瑞達完成膠原蛋白醫療器械智能化生產基地建設,規劃產能超6000萬支(貼)。研發端,福瑞達在重組膠原蛋白透皮吸收技術上取得突破,獲得《一種具有透皮效果的重組膠原蛋白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等兩項發明專利授權,技術轉化效率顯著提升。
(圖 / 珂謐 KeyC官方微信公眾號)
整體來看,自2023年以來,從剝離地產業務聚焦化妝品,再從玻尿酸轉型到重組膠原蛋白領域,福瑞達兩次轉型的陣痛還在持續。
但短時間內的“雙重轉型”,也反映了公司此前業態布局、戰略方向上存在的問題和錯位。此外,重組膠原蛋白市場雖然前景廣闊,但已有包括巨子生物、錦波生物以及丸美生物等在內的眾多公司深耕這一賽道,并積累了一定的研發壁壘和商業化成果。
如果說福瑞達是玻尿酸市場的前輩,那在重組膠原蛋白市場還是一個新兵。一切重頭再來,福瑞達又有多少勝算?
*文中題圖來自:福瑞達官方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