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季后賽越打越激烈,場內場外都沒消停,八強還在血拼,剩下的二十多支隊伍已經提前切換成“擺爛+瞄準選秀的休賽期模式,這屆選秀雖然不算歷史級大年,但美媒BR這波最新模擬名單還是刷了屏,尤其是雄鹿選中楊瀚森、籃網鎖狀元、貝利跌出前三這幾條,著實引發了一波“對噴+點贊回懟的新高潮
先說籃網拿狀元這事,按照BR模擬,弗拉格成最大贏家,這孩子號稱六邊形戰士,模板直接拉到加內特,攻防全能還帶點球星氣質,說白了就是誰拿到誰血賺,籃網本來陣容就缺個能鎮場子的基石型新人,這下要真成了,估計休賽期操作會更大膽,畢竟NBA歷史上,狀元帶隊翻身的例子不是沒見過,“擺爛換天才這套路吃過虧也有賺頭,籃網這波抽簽手氣要真到位,下賽季東部格局怕不是又要重排
再看哈珀被預測去開拓者,這人大學就是全能型,攻傳一體還不拖后腿,模板一度對標哈登,最近又說像福克斯,身高1米98,運動能力和對抗都不差,數據漂亮,成長路徑穩定,這種“穩中帶爆點的新人,開拓者要真能簽下,后場未來有保障,問題來了,這類球員能不能直接撐起球隊天花板,還是要看他進聯盟后的適應速度和球隊體系匹配度,畢竟不是每個高順位新秀都能立刻兌現天賦
狀元、榜眼都算板上釘釘,真正讓人意外的是貝利從前三掉到第四,這小伙之前一直是高順位熱門,模板從字母哥、麥迪一路降到小波特、米勒,原因一是進攻手段確實有限,主要靠身體天賦和爆發力,瘦高條,攻堅能力還沒打磨出來,這類球員放在重建球隊,考驗的其實是球隊耐心和教練組的育人成色,爵士要是拿下他,未來要么繼續等他成長,要么直接用他當籌碼做交易,實際操作空間挺大,但球迷心里也明白,天賦型球員能不能兌現,賭的就是個未來
再往下看,黃蜂被預測拿下特雷約翰遜,五星高中生,得分技巧花活多,三分命中率40%,模板希羅布克,理論上這種側翼本來是香餑餑,但黃蜂最近幾年選秀風格偏“好看不實用,有點追求流量的味道,真能選對人嗎,歷史教訓都還在那擺著,這屆如果能選到個即戰力,黃蜂球迷估計要集體“點贊+許愿了
奇才對菲爾斯也沒啥爭議,數據看著有模有樣,進攻節奏有自己的一套,防守也不拉胯,三分短板有點尷尬,模板德章泰默里,華盛頓那邊現在需要的其實是即插即用的拼圖,菲爾斯要是真來了,短期內能穩定輪換就算成功,別指望一下子打成全明星,華盛頓球迷現在心態已經很佛系了
最有爭議的還是雄鹿這波操作,楊瀚森被預測為次輪17號秀,模板博古特,低位進攻技術好,有處理球能力,有人說更像申京,這個說法也不算離譜,雄鹿現在其實不缺防守型中鋒,但想要個進攻端能持球、能策應的輪換替補,楊瀚森這種技術流新人正好補齊短板,到底能不能兌現潛力,看他能不能適應NBA身體對抗強度,這點對亞洲球員一直都是大關,真能打出來,國內球迷絕對“點贊刷屏,但要是水掉,估計又得被“對噴一陣了
還有一批像紐維爾、克努佩爾、奎因、馬魯阿奇這類看數據、看模板都還行的拼圖型新人,各隊選他們其實更像是在補齊陣容短板,火箭、馬刺、鵜鶘、猛龍這些隊伍現在的建隊思路都很務實,不太可能冒險賭大爆發,選秀這事其實也是“看命,偶爾能撿到寶,大部分時候都得耐著性子慢慢養
整體來看,這屆選秀雖然沒有那種“詹姆斯級別的超級天才,但每個高順位球員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和風險點,球隊選誰其實都帶點賭博成分,球迷也別太當真,畢竟選秀夜“爆冷是常態,誰都不敢說自己百分百慧眼識珠,回頭看歷史,狀元水掉的、末位爆紅的例子太多了,今年能不能選出新一代“黑馬,還得等真正上場才知道
最后說一句,NBA選秀本來就是場大戲,有人歡喜有人愁,球隊要做的是冷靜評估,別盲目跟風,球迷要有耐心,別一夜就把新秀吹上天或者踩到底,畢竟賽場才是唯一的試金石,這屆選秀最大的看點,還是在于能不能有新人跑出來攪局,等到賽季開打,再回頭看今天的名單,或許又是另一番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