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新聞網報道,應中國國防部邀請,5月6日至15日,由埃及、莫桑比克、坦桑尼亞、肯尼亞等40多個非洲國家近百名軍官組成的非洲中青年軍官代表團來華訪問,期間赴北京、長沙、韶山等地參訪交流。據介紹,此次活動是中國國防部第4次組織,由國防科技大學具體承辦,旨在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深化中國與非洲國家軍隊傳統友誼,增進中非中青年軍官相互了解,助力構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回溯中非關系的發展歷程,那是一部充滿深情與互助的奮斗史詩。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非雙方在爭取民族獨立、國家解放的道路上相互支持、并肩作戰。在非洲國家爭取擺脫殖民統治的斗爭中,中國始終堅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邊,提供道義支持與物資援助,成為非洲國家可信賴的伙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更是為中非友好關系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啟了雙方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非洲青年軍官(資料圖)
能看得出來,中國和非洲之間的關系不單單只是貿易上的往來,還有軍事上的交流和合作,在如今風云莫測的局勢上看,多交流多合作,和這些盟友鞏固關系是重中之重的。去年在中非合作論壇上,中國宣布向非洲提供10億元的無償軍事援助,培養了6000名的軍隊人才,還啟動了“助力非洲擺脫雷患行動”,幫助埃塞俄比亞、安哥拉等國掃雷排爆。還做到了不干涉非洲國家的內政,相互尊重,以合適的行為提高非洲自主安全能力。
中國模式,既沒有裹挾威脅非洲國家必須來參與軍事培訓,也沒有對非洲事務指手畫腳。近年中國模式已經成為非洲某些國家致富發展的典范。埃塞俄比亞通過效仿中國"世界工廠"模式吸引中國、日本等外資建立制造業基地,成為非洲制造業新星。盧旺達依托中國技術支持,建立移動支付平臺“移動錢”,電子錢包交易規模占GDP的40%,肯尼亞在基建與農業方面與中國合作建設了“蒙內鐵路”、“加里薩光伏電站”等項目造福了當地38萬民眾。
非洲官員(資料圖)
相反的是,美對非洲“外交輕視”藏不住了。最近特朗普政府的一份白宮行政命令草案,美國將以非洲事務特使辦公室取代非洲事務局,關停所有被認定為“非必要”的美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大使館和領事館。盡管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發文辟謠該報道為“假新聞”,但結合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大規模削減對非援助、叫停標志性的“電力非洲”倡議、對非洲整體揮舞關稅大棒等系列舉措,可以看出,持續壓縮對非關注和投入已成為美國現政府對非政策的主基調。
美國對非洲并不尊重。非洲 51 國遭美加征 10%-50%不等的關稅,如肯尼亞和萊索托的紡織業、南非的汽車制造及農產品加工業、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的石油出口等產業面臨困境,財政收入減少,債務違約風險加劇,失業率高企,社會穩定和治安也面臨隱患。美國的這些舉措使美非關系進入事實上的低谷期,非洲國家對美政策多有不滿,美在非洲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受到沖擊,其與非洲國家長期建立起來的外交關系和合作基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中國援助非洲(資料圖)
美國對非洲的“外交輕視”之舉,不僅會嚴重影響非洲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給美非關系的未來發展蒙上了陰影。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度不斷提升,美國這種單邊主義的外交政策,不利于構建良好的國際關系格局,也難以實現自身與非洲國家的共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合作。未來,美國若不能重新審視和調整其對非政策,其在非洲的戰略利益和國際形象或許都將受到更大的損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