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烏克蘭第58獨立摩托化步兵旅的新聞部門發布了一段罕見視頻,顯示其麾下一名士兵使用俄制的肩扛式9K38“針”(Igla)地對空導彈系統,擊落了一架俄羅斯Su-25攻擊機。
這名呼號為“塔利布”(Talib)的防空射手以一次精準瞄準即完成了命中——簡直就是一發入魂!當時,俄羅斯這架用于近距空中支援的Su-25戰機正試圖攻擊烏克蘭陣地。在現代戰場上,如此清晰記錄擊墜飛機的鏡頭極為罕見,這段視頻有力證明了烏克蘭前線部隊的勇氣與專業素養。
據該旅通報,塔利布目前已確認摧毀4架敵方飛機和2架伊朗制造的Shahed無人機。該旅指出:“任何目標飛越塔利布的防區時,他都會讓其付出代價。他是一名令人生畏的獵手。請持續關注后續消息?!?/p>
這次成功攔截凸顯了便攜式防空系統在對抗俄羅斯保有空中優勢戰力方面的持續有效性。盡管“針”式導彈研發于20世紀70年代末,但在訓練有素的射手手中,它對低空飛行目標仍構成致命威脅。烏克蘭軍隊通過將現代戰術與成熟裝備結合,持續挫敗敵方打擊,保護前線部隊和后方平民社區。
肩扛式 9K38 “針”(Igla)地對空導彈系統
基本概況
9K38 Igla(俄語:Игла,意為 “針”)是蘇聯 / 俄羅斯研制的第三代肩扛式地對空導彈系統(MANPADS),由俄羅斯機械制造設計局(KBP)開發,1981 年開始服役,主要用于攔截低空飛行的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等目標,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便攜式防空武器之一。
技術參數
項目
參數
導彈型號
9M39(Igla)
發射重量
約 17 千克(含發射筒)
導彈長度
1.57 米
射程
最低 500 米,最高 4500 米(對飛機);最低 100 米,最高 5000 米(對直升機)
射高
最低 10 米,最高 3500 米
速度
約 600 米 / 秒
制導方式
被動紅外制導(紅外導引頭追蹤目標熱信號)
彈頭類型
高爆碎片彈頭,裝藥量約 1.1 千克
命中率
對低空目標命中率約 80%(訓練有素的操作員)
性能特點
- 抗干擾能力強
- 采用雙波段紅外導引頭,可區分目標與太陽、地面熱源等干擾源,有效對抗紅外誘餌彈。
- 后期改進型(如 Igla-S)進一步升級為多光譜制導,抗干擾能力顯著提升。
- 操作簡便
- 單人即可攜帶和發射,發射流程簡化(瞄準、鎖定、擊發),訓練有素的士兵可在數秒內完成部署。
- 適用于復雜地形(如城市、叢林、山地),適合快速機動作戰。
- 多目標適應性
- 可攻擊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無人機等低空目標,對現代戰場常見的 “低慢小” 目標(如低空突防戰機、無人機)威脅較大。
- 出口與實戰應用
- 蘇聯 / 俄羅斯曾向全球超 30 個國家出口 Igla 系統,包括阿富汗、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區。
- 實戰案例
- 1980 年代阿富汗戰爭中,圣戰者使用 Igla 擊落多架蘇軍直升機。
- 近年烏克蘭沖突中,烏軍多次使用 Igla 擊落俄軍蘇 - 25、米 - 8 等飛行器(如前文所述案例)。
- 中東地區武裝組織也曾用 Igla 攻擊美軍戰機和無人機。
改進型號
- Igla-S(9K338):新一代升級型號,射程擴展至 6000 米,采用數字化導引頭和激光近炸引信,可對抗新一代紅外干擾技術和隱身目標。
- Igla-V:專為車載或艦載平臺設計的版本,增強了多目標接戰能力。
總結
9K38 Igla 憑借其便攜性、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成為全球低空防空的標志性武器之一。盡管服役已超 40 年,但其改進型號仍在現代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尤其在非對稱作戰中,常被用于克制敵方空中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