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國靈活就業人數是越來越多了。資料顯示,截止到2024年,我國靈活就業參保人員超過2.4億。所謂靈活就業人員,就是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的群體。主要是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臨時工(包括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小時工等。而2025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約有70%的群體選擇斷繳社保。
對于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斷繳率猛增的情況,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退休年齡的延長,讓靈活就業人員感到壓力很大。根據規定,靈活就業人員男性要晚退休3年,女性晚退休5年。另一方面,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齡從15年,逐步延長到20年,這對于企業職工、事業單位人員影響不大,影響最大的是靈活就業人員。
而我們則認為,導致越來越多的靈活就業人員斷繳社保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繳費壓力大。以上海為例,靈活就業人員每月最低要繳納2266元社保。而即使是在三四線城市,靈活就業人員每月也要繳納1000元左右的社保。這對于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的人群來說,壓力確實是很大的。
不僅如此,由于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會上漲,所以社保繳費基數也會相應上調,平均每年漲幅在3%-5%。而事實上,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并不一定每年都上漲,有些人甚至還會減少或失業。所以,在面對不斷上升的繳費壓力,很多人只好選擇斷繳社保。
第二,退休年齡越來越晚
從2025年開始,我國就開始逐步延長退休年齡,男職工和女干部都延長3年,女職工要延長5年。而這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延遲退休之后,靈活退休人員要晚拿3年或5年養老金,還要出去賺錢來養活自己,這讓人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延遲退休讓靈活就業人員還要多交幾年養老金。要知道人過40、50歲之后就很難找到工作,60歲的靈活就業人員收入更不穩定,連自己生存都成問題,繳納社保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第三,回本周期很漫長
通常企業職工、事業單位人員等,退休后每月領取養老金,大約需要6-8年能夠回本。而靈活就業人員要全額繳納社保,即使按照最低繳費檔次,養老金回本周期在9-12年。如果一個男性在63歲退休,那就要活到75歲才能回本。
而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說,他們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醫療條件差,能否活到回本的年齡還很難說。不過,資料顯示,能活到75歲概率為52%。于是,就有不少靈活就業人員覺得,社保回本周期過于漫長,萬一活不到回本的年齡,那豈不是虧大了?
事實上,隨著靈活就業人員數量越來越多,決策層應該采取更多的措施,來緩解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壓力,只有這樣才會讓更多的靈活就業人員積極參加社保,這樣社保基金收入也可以不斷增加。
比如,為靈活就業人員專門設立繳費檔次,讓每個靈活就業人員選擇適合自己的檔次。此外,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應該允許靈活就業人員暫停繳納社保,等到其收入好轉之后,再恢復繳費。同時,還應該暫停社保費用每年上漲,給靈活就業人員以更多的喘息之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