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神木市部分地區煤礦矸石亂排亂倒問題浮出水面,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涉及地點涵蓋孫家岔鎮王才山、馬蓮灣、白沙石疙瘩,以及大柳塔的窯渠、石圪臺、勺圪臺等地。這些區域內,矸石無序堆放的場景觸目驚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多維度的負面影響,背后更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亂象。
當地提供的照片
在現場可以看到,大量矸石堆積如山,肆意侵占著周邊土地。矸石作為煤炭開采和洗選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其亂排亂倒的危害不容小覷。有不法商人從中獲利,他們不顧生態環境破壞,為降低成本、謀取私利,違規參與矸石排放活動,將矸石隨意傾倒在這些區域。
當地提供的照片
從民生角度來看,這些不法商人的行為給當地人民群眾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居民們長期生活在矸石污染的環境中,健康受到極大威脅。矸石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揮發到空氣中,致使空氣質量惡化,周邊居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顯著上升,老人和孩子成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面對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人民群眾并非沒有嘗試維護自己的權益。他們多次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矸石亂排亂倒問題,希望能得到妥善解決。然而,相關部門的處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群眾舉報后得到的回復是已進行黃土覆蓋,但實地勘察卻發現,部分區域雖有覆蓋舉措,可仍有地方在持續傾倒矸石,亂排亂倒現象依舊猖獗。這讓群眾的監督權和參與權形同虛設,他們在維護自身權益時四處碰壁,找不到有效的解決途徑,陷入深深的無力感之中。在關乎自身生存環境的重大問題上,群眾的聲音被忽視,權益保障機制的缺失暴露無遺。
從土地資源角度來看,每一寸土地在區域發展中都至關重要。這些矸石堆積占用了原本可用于農業生產、生態建設或其他合理開發利用的土地,使得土地資源愈發緊張。
在生態平衡方面,矸石堆積打破了自然原有的生態循環。矸石中含有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隨著雨水沖刷逐漸滲透到土壤和水體中。同時,土壤中的有害物質積累,使得植被生長受到抑制,原本郁郁蔥蔥的山林逐漸變得荒蕪,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
當地提供的照片
從地質安全角度考慮,矸石堆積體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在雨季,大量降雨可能導致矸石堆積體穩定性下降,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大柳塔窯渠等地的矸石堆積區域緊鄰居民區,一旦發生災害,后果不堪設想,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將受到直接威脅。
當地提供的照片
對于這一亂象,當地群眾反應強烈。一位長期居住在孫家岔鎮的居民表示:“以前這里山清水秀,現在到處是矸石山,環境越來越差,我們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眾多群眾紛紛行動起來,向相關部門舉報矸石亂排亂倒問題。然而,得到的回復卻是已經進行黃土覆蓋。經過群眾實地勘察發現,情況并非如此簡單,有的區域確實進行了黃土覆蓋,但有的地方還是繼續在傾倒矸石,亂排亂倒現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事實上,我國對于煤礦矸石的處理有著嚴格的規范和要求。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煤礦企業必須對矸石進行綜合利用或妥善處置,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然而,在神木市這些地區,顯然存在監管不力、企業環保意識淡薄等問題。
當地提供的照片
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解決矸石亂排亂倒問題刻不容緩。相關部門應迅速展開行動,一方面對違規排放的企業和從中獲利的不法商人進行嚴厲查處,追究其法律責任;另一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矸石處置方案,通過綜合利用技術,將矸石轉化為建筑材料等可利用資源,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同時,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強日常巡查,防止類似問題再次出現。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神木市部分地區的矸石亂排亂象不應被忽視。只有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這一生態破壞行為,讓神木市的山更綠、水更清,重回往日的生態和諧之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