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政壇上演的這場“家族復仇記”,劇情可以每天都在反轉!
三個月前,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剛下飛機就被戴上手銬,國際刑事法院的“反人類罪”帽子扣得嚴嚴實實;可就在昨天,他的律師突然甩出181頁證據,硬生生把案子撕開一道口子!
更絕的是,總統小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馬科斯臨陣倒戈,帶著眾議院副議長卡米爾·維拉爾投奔杜特爾特家族,這場“大義滅親”的戲碼背后,究竟藏著多少驚天內幕?
鐵腕禁毒成導火索,國際法庭成權力棋子
2025年3月11日凌晨,馬尼拉國際機場的廊橋下擠滿警察,79歲的杜特爾特拄著拐杖走下舷梯,迎接他的不是歡呼,而是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
這場抓捕的由頭,是他在2016-2022年總統任內發動的“禁毒戰爭”——菲官方統計擊斃6248名毒販,但人權組織咬定死亡人數超3萬。
盡管菲律賓2019年已退出ICC,但馬科斯政府以“履行國際承諾”為由強行抓人,連最高法院都承認程序存在瑕疵。
諷刺的是,這場“國際司法正義”的背后,是馬科斯家族的精心算計。2018年ICC啟動調查時,馬科斯還稱“不干涉內政”;但到了2024年,眼看杜特爾特女兒莎拉的支持率飆至60%、自己跌到25%,他果斷“借刀殺人”。
美國《時代》雜志直言:“馬科斯需要清除‘親華派’領袖,向白宮交投名狀。”
三次驚天反轉:從階下囚到翻盤籌碼
第一次反轉出現在3月30日。杜特爾特的荷蘭律師考夫曼突然宣布:“我們掌握關鍵證據,ICC必須撤銷指控!”這份181頁的文件,不僅證明禁毒行動符合菲律賓國內法,還揭露ICC調查員收受賄賂、偽造證人證詞。
更狠的是,考夫曼暗示證據“早被杜特爾特攥在手里”,回國被捕根本是“請君入甕”——用司法戰點燃民意怒火。
第二次反轉是菲律賓參議院的倒戈。3月17日,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馬科斯主持召開聽證會,確認最高法院從未批準逮捕令,直指總統“踐踏主權”。
這位曾經的家族“和事佬”,如今帶著兒子馬修轉投杜特爾特陣營,只因弟弟把她的北依羅戈省長候選人資格給了自家侄子。
第三次反轉則是5月12日中期選舉前的“臨門一腳”。杜特爾特家族原本支持的10名參議員候選人,加上伊梅和卡米爾的勢力,瞬間湊夠12席——足以在議會彈劾莎拉時投反對票。
馬尼拉街頭,焚燒“陣風”戰機模型的農民和舉著“釋放老杜”標語的青年匯成洪流,民調顯示80%民眾認為“ICC無權審判菲律賓英雄”。
親美派崩盤:從“借刀殺人”到“引火燒身”
小馬科斯此刻正面臨三重絕殺:
第一重:家族分裂。伊梅的倒戈讓馬科斯政權失去最后一塊遮羞布,參議院調查顯示,70%選民認為“總統出賣國家主權”。
第二重:經濟爛攤。通脹率18%、大米價格翻三倍,民眾嘲諷:“馬科斯承諾的廉價米,還沒ICC的逮捕令來得快!”
第三重:外交困局。強推美菲軍事合作得罪中國,南海油氣開發停滯,連自家漁民都罵:“跟美國混,連魚都捕不著!”
而杜特爾特家族已布好棋局,莎拉·杜特爾特雖保持沉默,卻在中菲沖突最激烈時出席中國大使館新春宴會,用中文送上祝福;達沃市的榴蓮種植戶更集體喊話:“只有莎拉上臺,中國人才能回來買水果!”
黎明前的黑暗:2028大選已提前開打
5月12日的中期選舉,不過是2028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杜特爾特律師團已向海牙法院提交緊急申請,要求“基于新證據暫停審理”。
而ICC內部消息稱,法官們正為“是否撤銷案件”吵得不可開交——畢竟強行審判可能引發菲律賓退出更多國際組織。
馬尼拉政治觀察家說得透徹:“這不是法律戰,是民意戰。”當3萬民眾在總統府外高唱杜特爾特競選主題曲,當莎拉的支持率碾壓馬科斯20個百分點,所謂“反人類罪”早已淪為笑談。
而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標題更扎心:“馬科斯賭輸了,南海又少一枚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