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進入2025年以來,短劇上桌已是大勢所趨,外在表現也是多種多樣。就比如,過去貴圈人菜癮大的影劇聯動,到今年都變成了長短同題:
有過成功動漫改編的七英俊小說《成何體統》,由王楚然、丞磊主演的長劇版4月底才殺青,5月初又啟動了一個短劇版;4月底平臺招商會上剛發布的晉江現言《不二之臣》,長劇的班底選角還沒影兒呢,短劇版已于五一假期開拍,日前殺青。
而這背后有一個共同的推手,即在短劇方面入局最晚、但野心盡顯的愛奇藝。再加上此前備受關注的“唐詭”短劇、“還珠”短劇,把所有過去的好故事用短劇再拍一遍,正在成為現實。相較于越來越圈層化的網文IP,影視綜IP似乎更加自帶流量。
當然作為短劇內容源頭活水的網文平臺也沒閑著。除入局最早的番茄、掌閱、中文在線等繼續夯實地位,僅在最近一個月,閱文、咪咕、七貓就先后發布了最新的短劇計劃。更令群眾自發好奇的是,連永遠慢時代三拍的晉江,也開始賣短劇版權了。
這也印證了硬糖君之前的判斷:2025年的短劇競爭已升級為平臺之戰。在一番番排兵布陣、出奇制勝中,更多玩法涌現,更多IP與平臺輪番登場,不斷加碼。
作為新媒介催生的新物種,短劇至今都不能算作定型。時不時的,誰對短劇發表了什么新看法就會成為新聞。因而,今年各路豪杰爭的不止是市場份額、行業地位,更是話語權——對短劇當下的解釋權,對短劇未來的定義權。
這也注定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短劇都將在網文化與影視化之間左搖右擺。
影視圈,將衍生進行到底
影視圈自然想引導短劇偏向影視IP一方,方能發揮傳統優勢。
在長視頻集體下場之前,影視綜衍生其實已經是短劇中低調又頑強的一脈。有華策、長信等正規軍帶來的自家IP衍生劇,也有《熱辣滾燙之華麗變身》《乘風破浪的婚姻》這種蹭熱點的“李鬼片”。
2024年,短劇規范化與精品化提速,更消除了影視圈的后顧之憂。可想而知,影視IP型短劇未來只會多,不會少。耀客在春節檔為《九重紫》推出了衍生短劇《昭世錄》,慈文自帶IP入局短劇,打算把《楚留香傳奇》《圓月彎刀》等古龍武俠劇改短。
而在長視頻悉數進場之后,這就成為平臺級別的動作。芒果TV是橫短先行者,幾度成為話題的《還珠格格》高概念短劇,即出自2024年11月的芒果片單。
資料顯示,該項目屬于芒果每年拿出類似于長劇的投入來打造的、3至5部左右的“超級頭部”微短劇。同等定位的還有馬伯庸首部監制短劇《少俠逆襲攻略》、饒雪漫主編劇短劇《其實不是初戀》、劉慈欣陳楸帆首部短劇《怪物同學會》等。
除與外部合作,芒果TV的綜藝積淀也為短劇強勢輸血,春節檔的《貍貓書生》就是《密室大逃脫》的衍生短劇。芒果TV微創新中心短劇負責人茆蕓在春交會上透露,今年將基于《乘風》《全員加速中》《大偵探》《密室大逃脫》等熱門綜藝推出30個項目。
騰訊視頻早期的短劇探索,曾頗多借力騰訊動漫的漫畫IP(《通靈妃》《牌局》等)。直到今年,騰訊視頻在拓展品類、拓寬氣質方面依然頗有成果:在橫屏短劇實現了男頻都市爽劇的穩定輸出,復興了曾在網絡電影中紅火一時的民俗恐怖。
近期引起硬糖君注意的是,在優酷的男頻分賬黑馬《我叫趙甲第》第二季回歸之際,騰訊視頻也上線了同一IP的橫短版《我叫趙甲第之鋒芒》,且成績不俗。隨后5月5日,騰訊視頻還推出了一部橫短版的《山楂樹之戀》。沒錯,就是張藝謀拍過的那個。
愛奇藝作為短劇的最晚入局者,去年下半年以來動作繁多,又是辦盛典、又是發片單,同樣給短劇界補充進新的IP彈藥。
春交會上,愛奇藝戲劇中心總經理李莉介紹“短劇大劇計劃”要在投入量級、參與團隊、IP和演員選取上對標長劇。其中包括高分英劇《9號秘事》中國版,《靈擺》《唐詭》衍生短劇,以及綜藝衍生喜劇《大王別慌張2》《少爺和我2》等。
此外,3月的熒光之夜上,愛奇藝曾聯合歡樂時光影業與星空華文發布“百部港片微劇計劃”,將對《精武門》《英雄本色》《警察故事》《胭脂扣》《武狀元蘇乞兒》等經典港片進行微劇化改編(非翻拍)。
而近期最受關注的,無疑就是由長視頻主導的IP長短同拍。從平臺角度不難理解這樣做的緣由。短劇周期更短、回流更快;愛奇藝急需發展短劇板塊,長短同題能帶來更多噱頭。此外,不一樣的IP與機會顯然更能撬動“明星”:這兩部短劇的主演何聰睿劉念、王凱沐王云云都是短劇頭部兼多搭CP,自帶豎短受眾底盤。
然而眾所周知,同題必伴隨著對比。短劇糙則糙矣,但百分百能搶跑,先把這個故事嚼一遍。更何況,《成何體統》為腦洞雙穿,《不二之臣》是霸總與金絲雀,長短誰更能得原作精髓還真不好說。
總之,如此安排頗有些不顧長劇版死活的意思,在內娛粉圈引發熱議,也算是不破不立吧。
網文平臺,哐哐入局
早年影視圈選IP傾向于大神經典,晉江、起點等付費文學網站積淀深厚,在IP市場率先搶占身位。而短劇成本低、周期短、“不正式”,令非頭部IP也能得到批量、即時的轉化,非頭部平臺、作者也能吃上版權飯。
快手時代的一些出圈之作《河神的新娘》《秦爺的小啞巴》等均出自米讀小說,雙方還曾建立戰略合作。小程序短劇成為趨勢后,許多網文平臺更是抓住機會,以IP授權、自建平臺等形式深度參與短劇,一度成為話題的投流平臺點眾最初就是網文起家。
我們更熟悉的網文大平臺中,番茄小說自不必說。從《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到《好一個乖乖女》,近年無數豎短爆款都出自番茄,羞恥的劇名背后有著更羞恥的書名。
中文在線也屬于入局較早,在短劇出海方面大出風頭。掌閱實現短劇的全鏈路一體化建設,將衍生做成公司第二增長曲線,除轉化自家IP還要整個大活兒——打造短劇版《遮天》。
進入2025年,網文平臺繼續大卷特卷。2023年底入局短劇的老牌付費巨頭閱文已推出“閱文短劇”小程序,2024年共上線100多部短劇作品。2025年1月的《好孕甜妻被鉆石老公寵上天》7天流水突破5000w,躋身開年爆款。
4月1日,為推動短劇業務、提升產能,閱文發布了“2000部IP短劇共創計劃”,公布了包含白金作家囧囧有妖的現言《許你萬丈光芒好》、將作者送入“2020十二天王”的男頻戀愛文《我真沒想重生啊》等頭部IP在內的首批300+IP,以及全新升級的編劇激勵政策與制作合作模式。
“國企”咪咕閱讀近年也在IP市場嶄露頭角,向長劇輸送了《惜花芷》,向短劇輸送了“女帝文學”《宮墻厭》。而早在2023年,咪咕便進軍短劇賽道,啟動“網文+短劇”雙軌發展的模式,打造“咪咕短劇”廠牌。
同樣在今年4月,咪咕在太原主辦第二屆網絡文學與微短劇產業發展論壇并官宣一系列合作,升級自家“繁星·沐光”扶持計劃至3.0,利用共享收益、無上限分成、免費開放全量IP等方式吸引人才入局。
免費閱讀第二把交椅七貓小說,今年上半年也動作頗多:1月加盟百度短劇的“百劇計劃”。3月在上海微短劇大會上宣布將設立短劇新公司,推出“七貓短劇APP”,今年將投入至少1.5億元用于微短劇創作,衍生業務由單純版權售賣轉向優先自己開發等等。
以及于5月初發起短劇劇本征稿(七貓X縱橫全書庫的10000+全品類小說開放改編)與面向合作方的精品短劇共創計劃,獨立APP也正式上架。
但是該說不說,最值得關注的還是晉江的姍姍來遲。以“又慢又慫”聞名的晉江,果不其然并未采取以上官宣形式高調下場,而只是被有心人發現某些作品的簽約類型中多了一格“短劇”。目前顯示有Priest的都市武俠《無污染、無公害》、穿越元素古言《白雪歌》、腦洞古言《除我以外,全員重生》、現言《以你為名的夏天》。
此外,網傳晉江的短劇版權售賣更加嚴格,要求唯一性,即在一定期限內有且僅售賣一個購買方,區別于番茄的“多拍本”。晉江還要求購買方上架豎屏短劇的平臺必須是獲得國家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視頻平臺,如愛優騰芒、紅果等。
誰來塑造短劇下一步
短劇之于IP的意義,除了版權業務運轉、帶來新的收入,更能讓那些沒趕上早年IP潮的平臺也能以真人形式破圈,快速刷出存在感。而要真正實現這一點,要么是背景實力雄厚、能夠實現海量攻勢,要么是自身內容足夠差異化、以爆款突圍。
番茄小說顯然屬于前者。在番茄IP助力紅果短劇強勢崛起的過程中,番茄小說各色爆文都得到了即時的(有些還沒完結就拍了)、甚至重復的轉化(特殊版權售賣方式下的一本多拍現象)。
通過紅果短劇,番茄小說土甜癲爽的風格越發深入人心。一些極致的故事或人物病毒性地侵入網友腦海,比如年代后媽文與“西門禮臣”。
知乎短篇則屬于后者。知乎的視頻業務始終沒做起來,缺一個下游的紅果短劇、或者說缺一個完整的字節生態。因此旗下鹽言故事積累的短篇雖多,卻始終未能做到對市場的連番轟炸,自制短劇去年下半年做了四五部后,今年也沒了動靜。
然而《執筆》確實口碑過硬、風格鮮明,不僅令外界對知乎短篇的印象迅速成型,還將這種“觀念表達為先”的打法留在了女頻橫短中。今年,無論是出自咪咕的《宮墻厭》,還是《執筆》作者擔任編劇的《姜頌》,都與之一脈相承,向觀眾無限量發射高燃美強慘的女性金句。
與知乎短篇類似的還有一個po文。Po文以尺度更大、設定更極致的言情創作聞名,可以說是相當有差異性了。因此po文改編短劇雖然不多,每一部都不缺關注度,從去年的《授她以柄》,到今年的《鵝絨雪》《藏珠》。
嚴格意義上講,長劇與短劇是同時盯上了po文IP。然而長劇周期漫長、播出又必遭審判,結果并不很受看好。倒是短劇擅長氛圍也被允許擦邊,非要改的話,恐怕短劇才是更好歸宿。
IP之于短劇,意義除了充實補給,更在于塑造內容。在現有的IP格局之下,短劇在真人影視中開辟了一個生猛火辣的平行宇宙。
但考慮到各界、特別是官方對短劇的期待是登大雅之堂,精品化、上大屏,那么現有的內容格調顯然無法滿足。此外,網文本就存在同質化問題,現在短劇主流的“一本多拍”更加重了這一點,再不挑的觀眾也難免審美疲勞。
如此,無論影視圈攜影視綜IP而來,還是更多網文平臺下場,更大的想象力應該在于對短劇內容風格的影響,通過更多、更充實的IP選擇,為短劇拓展邊界、中和亂象,避免短劇過早困于同質化、觸到天花板。
只不過,當下很難看出誰會是那個格局撼動者。晉江不成規模,閱文給出的IP本就是在迎合短劇現有格調,其他網文平臺難談充足特色與群眾基礎。于情于理,這一把硬糖君看好已經衰了很久的傳統影視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