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的本質是稅,不管怎么加,最后都是要落到消費者頭上的,所以,特朗普鬧半天并不是要收中國和其它國家的錢,而是要加收美國人民的稅。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特朗普把中國的這個成語研究得很透徹,他把美國財政的危機平均分攤給了每一個美國消費者。
早在一個多月前,就有人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下過結論,他就是在設局,表面上恐嚇全球,實際上是在恐嚇美國民眾,等大家心態崩了,他就開始收網了。
近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落下了帷幕,中美達成共識,彼此取消此前加征的合計91%的關稅,暫停24%的關稅,只保留了10%的基礎關稅。
雙方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前后不過一個月,到這里,可能全球都會譏笑特朗普認慫了,但實際上,他的目的達到了,他一開始就只想加10%。
批發市場買東西一般是這樣的。
商家原本該賣100塊的,他會喊價300-500,然后買方會大砍價,最后以100元成交后,商家大喊吃虧,買家心滿意足。
特朗普口中的貿易戰,大概就是這個邏輯,通過佯攻、談判、固化的三步走戰略后,現在的美國民眾認為10%理所當然,不但心甘情愿地買單,甚至還要感恩戴德。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張,美國2024年的進口總額大概4萬億美元,此前關稅非常低,一年的關稅收入大約只有800億。
現在加收10%,就意味著一年增加了4000億美元,聯邦政府不是財政吃緊嗎,這就是生意人特朗普給聯邦政府開的藥方。
其實,如果放到全世界范圍內來看,大家都等額加稅并不影響貿易平衡,本質上來說是大家都提高了稅率,政府都是最終的受益者。
只不過,中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受益等于人民受益,而美國并非如此,用中國的話說,更像是劫貧濟富。
當然,還是要佩服特朗普,以一人之力,讓全球陪他演了場戲,而如今的大結局也正如他所愿,堪稱關稅魔術師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