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寵物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重要成員,它們給予我們溫暖的陪伴。然而,在與寵物親密接觸的過程中,不慎被抓傷、咬傷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兒童。今天,我們將通過小明的故事,為大家介紹兒童被動物咬傷的危害及應急處理辦法。
小明與小貓的“意外”
一天,5歲男孩小明在自家院子里玩耍。小明家養了一只小貓,它正在陽光下打盹。小明對小貓充滿了好奇,他躡手躡腳地靠近它,試圖去抓小貓的尾巴。不料,小貓突然咬傷了小明的胳膊。小明疼得哇哇大哭起來。
聽到哭聲的小明媽媽立刻從屋里跑了出來,慌亂之后她迅速冷靜下來,邊安撫小明邊查看傷情,隨后為小明處理了傷口。處理完畢后,小明媽媽帶著小明前往附近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由于小明媽媽處理得當,小明很快康復了。
被動物咬傷的潛在風險
被動物咬傷后,人們大多將注意力集中在應對身體組織或器官的結構損傷上,容易忽略可能出現的感染、過敏、中毒等情況。
事實上,由于動物口腔里的微生物復雜多樣,人被動物咬傷后容易受到各種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葡萄球菌、鏈球菌、厭氧菌等病原體會導致傷口化膿、紅腫、疼痛,讓人出現發熱等癥狀,甚至可能引發全身性感染,如膿毒癥和敗血癥?。
破傷風也是被動物咬傷后可能出現的一類感染,死亡率極高。對于已經按照免疫接種程序接種、沒有免疫功能缺陷的兒童,其機體已經有了破傷風抗體,不用太擔心出現破傷風。
如果被帶有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會有一定概率感染?狂犬病?病毒。這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疾病,一旦發病,死亡率接近100%?。
被咬傷后的應急處理
被動物咬傷后,如果處理不當,會面臨一系列風險。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措施來進行應急處理:
評估傷情,控制出血。被動物咬傷后,要保持冷靜,迅速脫離致傷環境,評估傷情的嚴重程度,包括咬傷部位、傷口大小、出血情況等。如果傷口較大或出血較多,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用干凈的紗布或衣物等壓迫傷口止血。
徹底沖洗傷口。被動物咬傷的傷口多屬于重度污染傷口,及時、規范地沖洗傷口非常重要。沖洗是降低感染風險的一個重要步驟。越早沖洗傷口,進入體內的病原體就越少。
因此,若孩子不慎被動物咬傷,家長應立即采取行動:用肥皂水和有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約15分鐘,也可以用其他弱堿性清潔劑進行沖洗,以徹底清除傷口內的污物、細菌和病毒。沖洗傷口時,要注意保持水流方向與傷口呈一定角度,以便更好地沖刷傷口內的污物。若傷口較深,或是位于眼睛、口腔、肛門或外生殖器等特殊部位,建議盡快就醫。
傷口清創與縫合。完成傷口沖洗后,要用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滅活效果的皮膚黏膜消毒劑(如季銨鹽類消毒劑等),對傷口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如果傷口較深或較大,建議盡快就醫,由醫護人員進行處理。
觀察動物健康狀況。家長在為孩子處理傷口的同時,還要密切觀察致傷動物的健康狀況。如果動物表現出異常行為,如狂躁不安、流口水等狂犬病癥狀,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接種疫苗,預防狂犬病。日常生活中,犬和貓是最常見的致傷動物,也是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預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種疫苗。對于寵物而言,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可以大大降低其攜帶病毒的風險。高風險人群可以進行暴露前免疫,在第0、7、21(或28)天各接種1劑次狂犬病疫苗。對于喜歡和小動物玩耍的兒童,提前進行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種,也是一個預防感染的好辦法。
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外科 李拴玲 黃柳明
編輯:穆薪宇 李詩堯
校對: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35A3WLR9】獲取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