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體檢,只要給錢就能辦理健康證?這聽上去真的太荒唐了。大家都知道,從事餐飲行業、飲用水行業、公共場所服務行業等特定崗位的從業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按理說,辦理健康證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去體檢,然后根據體檢結果申領證件。
但是,一張本該守護公眾健康的"護身符",現在卻在利益鏈條下淪為"走過場"的廢紙!根據央視近期暗訪調查,多家醫療機構在健康證辦理中存在嚴重違規行為。在南寧、天津、沈陽等地,健康證辦理竟然淪為"走過場",胸透取消、指尖采血替代靜脈檢測,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大打折扣,這種流水線生產 “假健康”,完全不顧公眾的安危。
再看那些勞務中介的 “代檢” 服務,更是喪心病狂。在天津仁泰體檢中心,記者互換身份替檢,但是卻全程無人核對信息,還取消了內科體征檢查,三天速發證件,試問,這樣發出的健康證,又如何能保障公眾的健康安全?
而這些亂象的背后,說到底就是部分醫療機構與中介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有些醫院將健康證辦理視為"薄利多銷"的創收項目,原價100-200元的體檢套餐,通過刪減項目壓縮成本,甚至與中介勾結按單分成,形成"漏檢-快辦-分錢"的黑色鏈條。
他們只看到了健康證辦理需求旺盛帶來的賺錢 “商機”,卻看不見自己身上背負的公共責任。健康證辦理的每一步檢查、每一個流程都是為了精準篩選出可能危害大眾健康的人群,將其阻擋在行業門外??扇缃?,這些 “弄虛作假” 的行為,硬生生的讓大眾暴露在看不見的健康威脅之下。
而這些漏洞百出的"健康證",正在將公眾推向傳染病傳播的風口浪尖。要整治這種亂象,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體檢機構的監管力度,對違規操作、造假行為零容忍,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吊銷相關資質,只有當造假成本遠高于守法成本時,才能震懾違法行徑。同時,還要完善健康證核驗系統,確保健康證信息真實可查,讓“假健康證”無處遁形。更重要的是,要持續通過宣傳科普,提高大家對健康證重要性的認識,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監督,共同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