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濤 楊博 攝影報道
目前正是小麥成熟時,成都環城生態區開始進入采收階段。5月12日,在地鐵大面鋪站附近的麥田里,機械化的采收隊伍在麥浪中穿梭自如,繁忙作業。采收采用“一割到底”的機械化作業模式,有效降低了雜質含量,損耗率也同比大幅減少。采收現場,一輛輛運糧車整齊排列,有序裝糧轉運、整個過程有條不紊。飛馳的地鐵和收割機同框出現,呈現出一派忙碌又喜慶的采收畫面。
記者從天府綠道公司獲悉,2025年小春季,環城生態區種植面積7萬余畝,種植作物以小麥、油菜為主。目前,作物采收工作正在集中進行中,糧食采收后將送至烘干中心進行烘干除雜,后續會銷售給糧庫及其他用糧單位。今年作物產量較往年良好,具體產量數據待采收全面結束后出具。預計本月底可全面完成小春采收,下一季種植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正在進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機和飛馳的地鐵同框。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正在進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機和飛馳的地鐵同框。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正在進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機和飛馳的地鐵同框。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正在進行采收工作,遠處是城市高樓。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市民們趕在收割之前,前來拍照打卡。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市民們以收割機為背景,記錄豐收美景。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運糧車轉運剛采收下來的小麥。
5月12日,成都地鐵大面鋪站附近麥田,正在進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