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期稱,也門胡塞武裝同意停止威脅中東水域航行安全,在此基礎上美國將停止對胡塞武裝的轟炸。至于胡塞武裝會否繼續襲擊以色列,他“不知道”。有美媒報道,胡塞武裝當天晚些時候并未停火。另據美國知情官員披露,特朗普作上述表態前,美方沒同以方通氣。停火消息的“突然”發布讓以色列感到惱火。阿曼外交大臣賽義德·巴德爾·布賽義迪6日晚些時候證實,美國與胡塞武裝已達成停火協議。
胡塞武裝使用的導彈(資料圖)
以色列的反應最激烈。停火協議公布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立馬召集安全內閣開會。他在會上說得很直白:“胡塞是伊朗的代理人,他們不停手,我們就得自己動手。”以色列國防軍5月9號還宣布,加強了南部邊境的防空部署,顯然是防著胡塞的導彈和無人機。以色列這邊本來就跟加沙的哈馬斯打得焦頭爛額,現在胡塞又跳出來添亂,壓力可想而知。
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則于當地時間5月7日晚發表視頻聲明,證實胡塞武裝用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了部署在紅海北部的美軍“杜魯門”號航母及其多艘護航戰艦。薩雷亞強調,這次行動是在“美國宣布停止對也門的侵略之前進行的”,而“如果美國恢復對也門的侵略,胡塞武裝將毫不猶豫地予以痛擊”。胡塞武裝方面還強調,停火協議不會“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將以色列包括在內”,胡塞武裝在巴以沖突上的立場沒有改變。
作為伊朗“抵抗軸心”的重要成員,胡塞武裝是目前唯一一個還敢于和美、以兩國硬碰硬的地區武裝組織。它堅持在紅海襲擊船只、遠程打擊以色列,目的在于將加沙問題與自身利益捆綁,借此提升在阿拉伯世界的合法性,進而鞏固自身在也門的統治地位,擴大地區影響力。盡管美國過去一段時間的空襲未能徹底顛覆胡塞武裝對也門核心區域的控制,但也的確影響了胡塞武裝對港口、軍事設施的掌控能力。與美國停火止戰,能使胡塞武裝獲得喘息空間,避免進一步消耗戰力。
美國航母(資料圖)
最近幾個月來,美軍的對也門的空襲看似規模龐大,但沒有對對手造成實質性傷害,相反,在行動過程中,美軍接連損失三架F/A-18戰斗機,美軍的紅海行動,付出的代價非常高。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一看,也門胡塞武裝就是一根難啃的硬骨頭,所以趕緊收手。但特朗普可是一個“閑不住”的主,總想玩一點“新花樣”,剛跟胡塞達成停火協議,美方就開始對格陵蘭島動手。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7日報道,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方面正在加強針對丹麥海外自治領地格陵蘭島的間諜活動,美國情報機構已介入該國總統特朗普試圖接管該島的行動中。報道指出,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將讓美國接管格陵蘭島,而這是美國政府為實現該計劃而采取的首批具體措施。另據英國《衛報》報道,作為《華爾街日報》上述報道的回應,丹麥表示將召見美國駐丹麥大使討論此事。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7日表示,對美媒報道感到擔憂。
格陵蘭島(資料圖)
紅海戰事證明,美軍已無力同時應對多場區域沖突;關稅戰反噬導致國內通脹高企,急需新增長點轉移矛盾。而格陵蘭島看似“軟柿子”,丹麥軍費僅占GDP的1.4%,島上獨立運動暗流涌動,恰好符合特朗普“撿漏”式外交風格。但這種戰略短視正在摧毀跨大西洋聯盟:當美國間諜活動曝光后,歐盟多國公開聲援丹麥,北約內部裂痕進一步擴大。從紅海到北極,特朗普的戰略轉向勾勒出一幅帝國黃昏圖景:當軍事威懾失效時,便轉向資源掠奪;當盟友體系松動時,便訴諸單邊冒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