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伊朗方面稱,美國可能將“波斯灣”更名為“阿拉伯灣”的行為顯示出“敵意”,并警告此舉“只會激怒所有伊朗人”。美聯社援引美國官員的話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在下周訪問沙特時,宣布美國將把“波斯灣”改稱為“阿拉伯灣”。福克斯新聞網稱,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對更名的說法表示強烈譴責,并在X上發帖稱:“出于政治動機而試圖更改‘波斯灣’的名稱,表明了對伊朗及伊朗人民的敵意,應對此予以堅決譴責。
特朗普在白宮表示,他將就美國如何稱呼這一水域作出決定。當被問及更名事宜有關問題時,特朗普回應稱,“我不想傷害任何人的感情”,“我將聽取相關簡報……然后作出決定”。特朗普今年1月20日曾簽署行政令,把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引發不小的爭議,墨西哥方面對此表示不滿。因拒絕遵守特朗普這一行政令,美聯社記者隨后被禁止進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參加活動。美聯社高級副總裁兼執行主編朱莉·佩斯致信白宮辦公廳主任蘇茜·懷爾斯表示抗議。
“波斯灣”名稱與伊朗的歷史文化緊密關聯,自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時期沿用至今。特朗普此舉試圖在文化和象征層面削弱伊朗的地區存在,間接支持阿拉伯國家與伊朗的對抗。伊朗視此行為為“政治敵意的表現”,并強調其對該水域的歷史主權。自2017年首次使用“阿拉伯灣”引發伊朗抗議后,特朗普再次推進改名計劃,延續了其任內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包括退出伊核協議、實施制裁等。此舉可能加劇美伊對立,甚至影響霍爾木茲海峽的航運安全。
前不久,伊朗與美國的核問題談判好不容易有了進展,特朗普卻宣布了新的對伊制裁。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將對伊朗進行二級制裁,任何購買伊朗石油的買家,將被禁止與美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合作。由于美國市場的影響力,美國政府的二級制裁是一種很有威懾力的手段,通常能讓各國企業迅速遠離被制裁的對象。特朗普現在對伊朗原油展開二級制裁,著實是對德黑蘭當局打出的一記重拳,相當于向全球各國下了不準買伊朗原油的通牒。
波斯灣(資料圖)
與此同時,美國《空天軍雜志》援引飛行跟蹤數據刊文稱,美國向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基地調派了數架B-52戰略轟炸機。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威脅說,如果美國和伊朗不能簽署核計劃協議,就要進行“前所未見的轟炸”。《華爾街日報》3月末曾報道稱,在以色列不斷遭到攻擊、紅海航行受到威脅的背景下,美國向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基地調派了數架B-2“幽靈”隱形轟炸機,向伊朗和胡塞武裝發出了信號。報道稱,特朗普曾多次警告伊朗不要支持胡塞武裝。
B-2“幽靈”轟炸機是美國目前最先進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之一,具備獨特的遠程攻擊能力。迄今,美國空軍也僅擁有20架B-2轟炸機,并且它可以攜帶GBU-57型鉆地炸彈,將對深埋地下的設施造成嚴重威脅。眾所周知,伊朗的地下導彈基地,在其國防戰略中有著重要地位,這些基地不僅是儲存和發射導彈的場所,更是對外展示軍事力量的象征。在這些神秘的“導彈城”中,伊朗儲備了大量各型彈道導彈,而美軍B-2轟炸機攜帶的GBU-57鉆地彈就可能會對伊朗的地下導彈城造成嚴重威脅。
B-2“幽靈”轟炸機(資料圖)
伊朗的態度都擺在談判桌上:他們可以與美國達成相關協議,但前提就是上述要求美國必須滿足。可以說,美國的對伊施壓政策,時至今日幾乎已無牌可打。原因很簡單,美國連胡塞武裝都擺不平,意味著其對伊朗的戰爭警告基本已失去威懾價值,與此同時,伊朗當前背負的西方制裁已經夠多了,也不差特朗普追加的一兩項制裁,這也說明美國對伊制裁牌也同樣失效。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為什么要害怕特朗普這只“紙老虎”呢?更沒有必要向他做出妥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