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中方高層于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這是近期美方不斷釋放中美會談的愿望以來,中方作出的積極回應。美國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嚴重沖擊著中美經貿關系,擾亂了國際經貿秩序,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嚴峻挑戰。中方為捍衛自身正當權益,也為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反對霸權主義,采取了堅決有力的反制,
特朗普(資料圖)
6日當天中國商務部門確認中美即將就關稅問題在瑞士展開談判,這是4月上旬中美關稅戰升級之后,雙方進行的首次實際性接觸。在會議召開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特別指出,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中方立場未變。因為在此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財政部長貝森特兩人已經多次對中國釋放“緩和”的信號,希望和中國進行溝通。據悉上個月等不及的特朗普甚至在沒有接到中國電話的情況下單方面宣布“已經和中方開始談判”,被我方予以“辟謠”。
特朗普政府為什么坐不住了?答案很簡單,關稅大棒沒打疼中國,倒先砸了美國自己的腳。在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的政策出臺后,路透社與益普索集團民調顯示,有多達63%的美國人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粗略估計,美國50個州內爆發了將近1200場針對特朗普的抗議活動,報名參加的人數超過50萬人,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針對他的最大規模的單日抗議潮。另外,美媒一項調查顯示,特朗普執政百日的支持率創下了80年來美國總統“百日支持率”的最低紀錄。
烤制的雞爪(資料圖)
也難怪美國人民如此,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無論美國怎么憎惡,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廣闊的市場是全世界有目共睹。而且中國長期奉行合作共贏、多邊主義的戰略,只要遵守規則,中國就歡迎世界各國企業來投資。這可比朝令夕改,動不動就拿關稅威脅的美國強太多了。更別說,在特朗普大搞關稅戰之前,美國不少企業都等著中國供應原料或半成品。涉及到的行業,小到民眾生活,大到美國軍工。現在美國對華貿易都加成數字游戲,幾乎要毀了兩國貿易。
就比如由于飲食文化的差異,雞爪和魚頭等被美國農民視為“廢料”的產品,曾通過出口中國實現產業鏈增值。在中美貿易緊張之際,為此類產品尋找其他買家令美國農民頭大。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道,美國農民正努力適應中國大規模的新關稅,將出口轉移到其他地方,但對于那些在中國市場廣受歡迎的產品,替代市場難以覓得。美國人不喜吃雞爪,但富含膠原蛋白的雞爪卻是中國人眼中的美味佳肴,市場需求量大。盡管去年實施生禽進口禁令而銳減,中國仍是美國雞爪的最大出口市場。
商務部(資料圖)
美國農民也不是沒想過辦法。有的農民想少種點雞爪、魚頭,多種點別的。可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美國農業都是大規模種植,想改種別的,沒那么容易。他們還指望政府能給點補貼,幫忙開拓市場。可美國政府自己也是一團亂,政策變來變去,補貼也給不了多少。未來,美國農民的日子可能更不好過。全球農產品競爭越來越激烈,巴西、俄羅斯這些國家都在搶市場。再加上氣候變化、疫情這些事兒,美國農民要是還想靠賣雞爪、魚頭賺錢,那可得好好動動腦子了。
另外,《紐約時報》一針見血地指出,特朗普這一舉動表明,他在與中國的對抗中,把自己的“秘密”泄露給了對手,就是明著告訴中國,金融市場、華爾街以及科技領域,這些都是美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也是弱點。特朗普投鼠忌器,最終不得不向中國舉“白旗”。那么,面對特朗普的“連退兩步”,中方又將如何呢?我們的反應不意外,而且只有七個字——解鈴還需系鈴人。商務部發言人表示,這是美方修正錯誤的一小步,我們敦促美方在糾錯方面邁出一大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