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出動7架殲-10C、4架梟龍,迎戰印度空軍2架蘇-30MKI、2架米格-29、2架米格-21和8架陣風戰斗機等14架戰機,并取得了無傷擊落3架陣風、1架蘇-30MKI、1架米格-29和1架無人機的驚人成績。
多架陣風戰斗機的殘骸已經被發現,馬丁貝克公司通過跳號的方式暗示3架陣風被擊落,達索一個頭有兩個大的達索也承認了陣風的戰損。首戰告敗顯然意味著陣風戰斗機的外銷前途晦澀,剛和法國簽訂了26架陣風M合同的印海軍沒準要退貨。但現階段哭的最慘的并不是法國達索,而是俄羅斯的蘇霍伊!
殲-10C的成功比自己的失敗更讓俄難受,整機合同、導彈合同與現代化訂單都得飛,甚至蘇霍伊沒準都得改名沈-霍伊
身為法國交付給印度的第一架陣風,BS-001號陣風的飛行員是印度最優秀的飛行員之一,BS-001號陣風也是印度軍宣之中的常客。但這并不妨礙BS-001號陣風在面對殲-10CE戰斗機發射的巨大霹靂-15空空導彈之時,像一條死狗一樣毫無還手之力,淪為只配扔進廢品回收站的破銅爛鐵。
對于法國達索公司來說,三架陣風戰斗機被擊落,無疑是一個糟糕的消息。印巴沖突之后的陣風戰斗機,會像馬島戰爭之后的42型導彈驅逐艦一樣前途晦暗,原本在考慮購買陣風戰斗機的國家會放棄陣風,剛剛和法國簽訂了以75億美元的價格購買26架陣風戰斗機的印度海軍,也存在棄單的可能。
但是法國軍售往往與政治高度捆綁,在國際關系上,法國通常會偏向于購買其武器的國家。而在國際軍購市場上武器性能向來都不是衡量一款武器。是否值得購買的核心要素。政治影響的影響因子要比性能的影響因子更大。
長期使用北約武器的國家,因美國軍售價格高昂、使用條件苛刻等因素放棄購買美式戰機之后。這些國家的可選項也就只剩下了,韓國FA-50戰斗教練機、瑞典鷹獅戰斗機、法國陣風戰斗機和歐洲聯合研發的臺風等五款戰機而已。
陣風好歹是理論性能不錯,實戰表現糟糕,FA-50、鷹獅則是理論性能都不怎么樣,主打北約體系內極致性價比的玩意兒?真正和陣風構成競爭關系的也就是臺風戰斗機。
但陣風和臺風都是雙發鴨式戰斗機,性能取舍比較接近。陣風發動機是兩臺單臺軍用推力約5噸加力推力約7.5噸的M88,臺風發動機為兩臺軍用推力約6噸,加力推力約8.9噸的EJ200發動機;兩者的最大速度均為兩馬赫,最好的防空導彈都是流星空空導彈,也都搭載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強化多用途能力的陣風最大起飛重量為24.5噸,強化截擊的臺風戰斗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3.5噸,但兩者在執行相同任務時,陣風的起飛重量往往會比臺風低一些,所以兩者的常規推重比也是基本一致的。無非就是臺風戰斗機的截擊能力比較強,陣風戰斗機的多用途能力比較強而已。
兩款戰斗機各方面的性能都高度接近,臺風戰斗機略強,但和陣風相比并沒有明顯優勢,陣風能對付得了的飛機臺風一定對付得了,陣風對付不了的飛機臺風一樣對付不了。因此得益于真正構成競爭的臺風沒比陣風強多少,所以印巴沖突之后陣風戰斗機的銷量真的下降不了多少。
北約體系之下的非美式戰機可選項寥寥無幾,法國達索公司固然要哀嚎一段時間,但哀嚎一段時間之后,還是該干啥干啥。還不至于到了破產倒閉的邊緣。
對于俄羅斯蘇霍伊公司而言,蘇-30MKI戰斗機和米格-29戰斗機一起被殲-10C擊落真的是一個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消息。論心涼程度,蘇霍伊可比達索心涼多了,達索僅僅是心涼,蘇霍伊是存在物理涼的可能啊!
長期使用北約武器的國家在購買戰機時,基本上就是在美式戰機、法國陣風、歐洲臺風、三款戰機之間做出選擇,不想花錢的話那就買瑞典的鷹獅或者韓國的FA-50。而非北約系武器使用國則是在中式戰斗機和俄式戰斗機之間做出選擇。當俄式戰機表現不佳之時,俄羅斯的老客戶會毫無負擔的去買中國飛機。
米格-21改改改改改改改改改
2001年至2003年,中國先后進口了76架蘇-30MKK及24架蘇-30MK2,在中國空軍自己的模擬對抗中,SU-30經常被殲-10C壓制。中國空軍擁有24架俄羅斯第二強的蘇蘇-35戰斗機,而中國空軍買了這24架蘇-35之后再也沒有買過蘇-35,并且瘋狂增購殲-16。中國空軍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俄羅斯戰斗機的質量不如中國的殲-10C和殲-16。
在俄烏沖突中,俄羅斯戰機的表現相當糟糕。俄羅斯的蘇-27、蘇-30、蘇-35戰斗機,以及蘇-34戰斗轟炸機都曾被擊落,甚至于都能讓搭載格斗彈的無人艇擊落。這糟糕的戰績已經給俄羅斯武器出口蒙上了一層又一層陰影。此前俄羅斯尚且能用俄羅斯好歹有實戰經驗,中國空軍沒有實戰經驗來安慰客戶,印巴沖突之后呢?
蘇-30MKI戰斗機是俄羅斯軍售體系中,僅次于蘇-57隱身戰斗機和蘇-35戰斗機的第三強。印度對擁有矢量發動機的SU-30戰斗機寄予厚望,但這款俄式軍機第三強卻不是殲-10C的一合之敵。中國軍工的實際行動,印巴沖突的實戰表現,都證明蘇-30戰斗機是顯而易見的不如殲-10C。
殲-10C戰斗機與SU-30戰斗機相比,存在著作戰半徑、航程、載彈量等方面的不足,但對于戰斗機而言空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當蘇-30一個回合就被殲-10C無傷擊落之時,SU-30的優點不足為道,反倒是價格高昂、使用成本高昂等缺點變得異常明顯。
可以說只要不是國土面積大到非買重型戰斗機不可的國家,買昂貴的蘇-30/蘇-35干啥?直接買殲-10C不就完事了么,殲-10C不僅價格更低,性能還更強。蘇-30/蘇-35拿和殲-10C比?別說埃及和阿爾及利亞了就是中東五國都該放棄俄式戰斗機轉購殲-10C了。
米格-29或米格-35的價格在21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之間,由于配置的不同價格變率極大。但和殲-10C一比,米格-29/米格-35就是哪兒哪兒都不行了,本就外銷艱難的米格戰機,現階段是已經躺進棺材里等著殲-10C來釘釘子了。
蘇霍伊不光整機合同飛了,導彈、配套以及現代化改裝合同,多半也得飛
殲-10C一戰擊落蘇-30和米格-29,不僅意味著蘇-30和米格-29前途晦暗,還意味著原本被俄羅斯軍工業視為自留地的俄式戰機現代化改裝合同以及配套彈藥的合同也會花落中國。
聯合利劍-2024B軍演期間,東部戰區公布了蘇-30MKK和蘇-30MK2戰斗機,掛載國產霹靂-12空空導彈的畫面。被擺上貨架的霹靂-12AE空空導彈,最大射程為120公里,最大過載38g。
已知中國已經破解了俄羅斯雷達的源代碼,能讓俄式戰機搭載中式導彈,又知霹靂-12AE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比不上霹靂-15E的145公里,但120公里射程真的不算短。兩相結合,一群俄式武器使用國該尋求中國的技術支援,給自家的MIG-29戰斗機或者SU-30戰斗機適配霹靂-12AE等中式導彈了。
戰斗機的中期升級過程中,升級雷達系統是常規到不能再常規的操作。F-18C/D的現代化升級中會將AN/APG-73雷達升級為AN/APG-79(v)4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土耳其F-16在中期升級中計劃換裝國產的氮化鎵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印度蘇-30MKI在現代化升級時計劃換裝國產的維魯帕克沙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
殲10A戰斗機在中期升級時,換裝了JKL-24有源相控陣雷達;中國海軍的殲-11BH戰斗機在現代化升級中把原配的脈沖多普勒雷達升級為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機頭雷達罩顏色從黑色變為了灰色,南部戰區還展出了殲-11BHG戰斗機發射霹靂-10空空導彈的畫面,都能發射霹靂-10了,發射霹靂-15自然也是不在話下。
已知殲-11B基本上就是換裝了殲-8II同款雷達的SU-27,殲-11B能夠通過升級雷達與航電的形式搭載霹靂-10和霹靂-15等中國先進導彈;殲-11B的機頭和SU-27的機頭就是同款,殲-11B能換的雷達SU-27、SU-30也能換。
圖片說明:殲-11BHG 南部戰區視頻截圖
因此阿爾及利亞等手里有俄式戰斗機的國家,該來尋求中國的蘇式戰斗機的現代化改裝,給蘇-27/蘇-30換裝殲-11BGH有源相控陣雷達,以搭載霹靂-15和霹靂-10,直接按照殲-15升級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
給米格-29換裝殲-10C戰斗機同款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不行的話換裝殲-10AG同款的JKL-24有源相控陣雷達,實在不行就換裝梟龍block3同款的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也可以,只要能搭載霹靂-15和霹靂-10就行。
俄羅斯的底線是一步接一步緩緩滑落的,在俄烏沖突之前俄羅斯不會從其他國家購買無人機與導彈,但俄烏沖突中的慘淡現實讓俄羅斯決定購買伊朗的導彈與無人機。度過從0~1的階段之后,俄羅斯進一步放下身段購買中式高端武器也就成為了可能。
看著在實戰中表現良好的中式武器,在實戰中表現相當糟糕的俄式武器,俄羅斯軍工真的可能直接買中國配套,反正技術人員都是原來那一波,無非是原先俄羅斯教中國,現在是中國教俄羅斯而已。原先給沈飛的“沈霍伊”外號,原封不動送給蘇霍伊就行了。
最后,殲-10C優秀的表現不僅意味著俄羅斯戰機外銷會被中國軍工啃掉很大一塊市場份額;米格-29、蘇-27、蘇-30、蘇-35的等俄式戰斗機導彈合同與現代化升級訂單可能會花落中航;俄羅斯自己的預警機與戰斗機也決定搭載中式導彈與雷達的可能!
所以說對于俄羅斯軍工業而言,中國戰機在實戰中表現良好,真的是太讓人難過了。
法國武器實戰表現不佳,但法國的潛在客戶沒啥選擇,損失還能承受。俄羅斯的那群老客戶本就和中國軍工眉來眼去的,現階段俄羅斯武器表現糟糕,中國武器表現良好,這群老客戶可不是全跑中國那里去了嗎?這真的是俄羅斯的不可承受之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