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還是那個印度,一點味道都沒有變,即使打不過也要在表面上維持死鴨子嘴硬的作風,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證明印度的勝利以及印度才是笑到最后的贏家。
然而,空戰、導彈戰的結果卻是巴基斯坦用中式武器裝備給印度上了一課,讓印度知道橫穿空戰和導彈戰兩大領域的關鍵就是擁有具有巨大威脅力的空對空導彈。
既沒有先進的導彈又在較量中處于明顯下風位置,最好的辦法毫無疑問是及時低頭并在后來發憤圖強,可印度卻選擇了游走在謊言當中,恬不知恥地將嘴里的謊言變成所謂的現實。
據媒體報道,印度軍方在本月10日停火后突然向外界宣稱:“已繳獲我國制造的PL15導彈”。
隨后印度軍方便像模像樣地開始展示PL15導彈,繳獲的理由是該導彈因為存在故障而沒有爆炸。
誰曾料想,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知悉了這一新聞后當即便作出了打臉印度的反應。
喬杜里中將說:“不得不承認,印度有一個非常好的寶萊塢。但寶萊塢不是現實,活在電影里永遠都不能獲得成長。”
喬杜里中將的言外之意是PL15導彈不可能會被印度繳獲,即使是殘骸也不太可能會被印度認出來。
因為PL15導彈非常先進,如果發射出去沒有找到目標的話,PL15導彈便會啟動自毀程序,根本就不會讓印度完全繳獲,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這其實非常符合常理和基本常識,因為越是先進的導彈越會準備好后招,就巴基斯坦的科技水平來看,改動導彈內置程序基本是癡人說夢。
更何況巴基斯坦也沒有改動的必要,同我國關系較好,完全可以在未來拿到更多先進的中式武器裝備,何以為了一個導彈就讓中巴之間的親密關系急轉直下?
這樣的虧本買賣是巴基斯坦不會做的,所以導彈不存在因為故障而沒有發生爆炸,最后被印度一方繳獲的情況。
因此印度展示的PL15導彈只能存在兩種情況,一種就是模型,弄出來唬人的,只在外觀上進行了相對完整的還原,印度想要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喬杜里中將特別提到印度的寶萊塢就是暗示印度在粗制濫造PL15導彈的相關模型;
第二種情況就是印度展示的根本就不是完整的PL25導彈,而是完全由印度自己設想出來的。
正因為我國的PL15導彈在空戰和導彈戰中大建功勛,印度對此十分高度忌憚,可想來想去也沒能想到一個很好的辦法,于是就想出了公開展示所謂的“PL15導彈”的法子。
印度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外界,我們有能力應對先進的中式武器裝備,巴基斯坦沒有憑借中式武器裝備占據上風位置,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印度。
其實印度這樣做也算是情有可原,因為士氣這個東西要么是一路高漲;要么就是一瀉千里。
像朝鮮戰爭中中朝志愿軍部隊參戰隨后便將“聯合國軍”趕至三八線附近,而后“聯合國軍”再無力打回去就是很好的一個例證。
“聯合國軍”的士氣從對上中朝志愿軍部隊后便一路急轉直下,到最后不得不主動作出妥協和讓步的選擇,現在的情況是印度在空戰和導彈戰上持續落入下風位置,情況非常不利。
而印度卻是主動出擊的一方,這樣的現狀和結果既不能對內交代又沒有拿出手的成績,于是印度就想到了通過宣傳繳獲并展示我國先進空對空導彈的方式來挽救士氣和對內交代。
然而,早在印巴沖突沒有持續多長時日時就有外媒報道稱“印度需要警惕我國出產的PL15導彈”的新聞。
在文章中,外媒分析對比了印巴雙方擁有的戰機和導彈,得出了印度完全落于下風的結論。
雖然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機可以發射R-77中距空對空導彈,但R-77中距空對空導彈的整體作戰性能無法和霹靂-15E中距空對空導彈相提并論。
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印軍在體系化超視距空戰能力上偏弱,有先進導彈還不夠,印軍并沒有建立起高速數據鏈,不能做到像巴基斯坦一樣在超遠距離開火。
也就是印度手里的槍是好槍,可是在開火時找不到準星而且印度無法感知發現敵方發射而來的導彈。
巴基斯坦就不一樣了,從我國手中購買了一整套配合PL-15導彈的裝備,如ZDK-03型空中預警機、配備更加先進雷達的殲-10C等。
一句話,巴基斯坦形成了體系化戰斗能力,而印度仍然是破碎化的戰斗能力,內部協調性沒有做好,這樣的印軍如何能夠占據上風,繳獲PL-15導彈?即使是殘骸可能都無法辨別出來。
參考資料:
印巴衝突升級 外媒:對印威脅最大是陸霹靂15導彈|中時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