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告一段落,目前雙方還各自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從已經達成的停火延長協議來看,雙方5月18日之后再戰的意愿都不強烈。更重要的是,印度軍方和新德里已經用“一場完全勝利”給了克什米爾游客襲擊事件一個強有力的說法。而由于雨季即將來臨,印度方面已經下令,重新打開印度河上游大壩的水閘。這等于是徹底解除了下游的巴基斯坦水資源危機和電力供應短缺風險。
分析認為,未來數月,印巴再次爆發軍事沖突的概率很低,接下來,輿論戰將是雙方的主要對抗形式。另外,印度已經開始秋后算賬了,對那些在本輪印巴軍事沖突期間支持巴基斯坦,并為其提供軍事和外交支持的國家實施嚴厲制裁。綜合印度媒體相關報道看,新德里這次先對巴斯基坦的兩個兄弟國家開刀了。一個是向巴斯基坦提供武器資源的土耳其,另一個是聲援巴方的阿塞拜疆。
印度媒體稱,印度對巴基斯坦展開“辛杜爾行動”后,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兩國迅速表態支持巴基斯坦,導致印度與上述兩國的外交和貿易關系惡化。這種敵對情緒還迅速蔓延到印度民間層面。很多印度的普通民眾,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呼吁抵制土耳其產品、服務及旅游。在印度官方和企業加入后,對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抵制行動,升級為更大范圍的決裂。
印度民航部在一份命令中表示,出于對國家安全考慮,決定撤銷土耳其切萊比公司旗下印度機場服務公司的合約。此外,包括尼赫魯大學、賈米亞大學在內的多所印度著名大學也加入制裁隊伍,宣布暫停與土耳其教育機構的聯系合作計劃和學術交流活動。5月16日,具有代表性的125家印度貿易公司集體決定,印度商界將徹底抵制與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所有貿易和商業關系。
消息出來后外界猜測,新德里的下一個制裁目標會是中國嗎?要知道開戰首日,擊落印度空軍6架戰斗機的巴基斯坦武器(殲-10C、霹靂-15導彈和HQ-9B防空導彈)都是來自中國。相比土耳其提供的無人機和炮彈,巴基斯坦軍隊81%的現役武器裝備都是“中國制造”。但是對新德里而言,中國(經濟和軍事)體量太大了,以至于讓印度無從下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