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來,土耳其通脹率持續攀升,同年通脹率一度高達85%,土耳其的經濟雪崩式下滑,曾經緊抱的美國大腿也不頂用了。
在這種背景下,曾經那個卡著我們航母要天價過路費、用我們的導彈合同向美國砍價、甚至拒絕我們援塞飛機過境的國家,突然掉轉船頭,對中國笑臉相迎。
他們是真心實意尋求合作,還是迫于現實的利益計算?這變臉術背后,藏著怎樣的彎彎繞?
中土貿易
要說這態度為啥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說白了,日子過不下去了唄,自家經濟一塌糊涂,官方報85%的通脹率,這得多嚇人?
以前抱著的美國大腿吧,現在也愛搭不理的,有時候連個正經對話都懶得安排,這下土耳其傻了眼。
環顧四周,得,眼前這能撐得住的,想忽略都忽略不了的“大腿”,不就剩我國這條經濟大船了么?這不,趕忙掉頭,臉上堆滿了笑容。
所以啊,不找我們找誰?雙邊貿易額蹭蹭往上漲,2022年,中土雙邊貿易總額達到385.5億美元,2023年總額達434億美元,2024年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428.85億美元。
不光貿易,咱的投資也去了,中石化在黑海搞天然氣項目,一口氣砸了120億美元,占了快一半的股,這是真金白銀在他們那兒落地。
看到這兒,你可能覺得,哎呀,人家這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了?別急,咱得把歷史的濾鏡摘下來,看看他們以前是怎么“秀”的,你就明白這變臉術背后是什么了。
土耳其曾經的“背刺”
遠的不說,就說2013年那事兒,導彈采購,咱可被他們結結實實地耍了一回,當時他們搞國際招標,看上了咱“紅旗-9”導彈系統。
合同金額34.4億美元,包含技術轉讓條款,該決定基于價格優勢和技術轉讓的靈活性,在測試中,"紅旗-9"曾以五發五中的成績擊敗美國"愛國者3"和俄羅斯S-300VM。
土耳其還希望通過合作獲得自主生產能力,計劃在五年內實現國產化,合同都快簽了,結果呢?該決策引發北約強烈反對,擔憂系統與北約防空體系不兼容,美國更以制裁相威脅。
土耳其竟然害怕了,轉頭拿著咱的合同當敲門磚,跑去跟美國人砍價,想買他們的“愛國者”系統,這不明擺著把我們當成了給美國施壓的工具嗎?
跟美國那邊沒談攏,你猜怎么著?土耳其眼皮子都沒眨一下,堂而皇之地就把跟咱中國簽的協議給撕了!
這不明擺著就是個“局”嗎?釣著我們,讓咱前期投入那么多精力和資源,滿心期待著合作,結果全打了水漂,這種操作,哪還有什么國際合作的信譽可言?讓人心里真窩火。
這還不算完,再往前數,那事兒更讓人肝兒疼,就是當年咱買“瓦良格號”航母的事兒,“瓦良格號”,即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
1999年,咱中國的愛國商人徐增平先生,幾乎押上全部家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這艘沒完工的大家伙買回來了。
可當這艘承載著中國人航母夢的“鋼鐵巨獸”,吭哧吭哧地拖到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口時,被死死地攔住了!
土耳其當時可端著架子呢,一副要債主的嘴臉,他們給出了兩個選項,聽著就讓人火大:“要么你們自己有本事給航母裝上驅動系統開過去,要么就把它拆成20段分批運!”
這哪里是解決問題?分明是公開刁難,趁火打劫!更離譜的是,他們張口就要10個億美金的“過路費”!
還列出了一大堆苛刻到離譜的所謂“安全措施”,多達20多項,什么要求特制的大馬力拖船、天價的保證金,看著都像是專門設計的絆子。
這些條款一條條擺出來,你說它不合理吧,可它在法律文本上似乎又滴水不漏,讓你挑不出大毛病。
這背后,國際上的風向也很復雜,美國人在旁邊可沒少煽風點火,土耳其一邊扮演著“被國際規則束縛”的無奈角色,一邊卻把這些規則玩成了自己的提款機,狠狠地敲我們一筆。
想想那場景,我們的駐土耳其大使,在談判桌上不知道忍了多少窩囊氣,費了多少口舌,那艘“瓦良格號”就在黑海上漂著,進不得退不得,足足漂了16個月!
每天光拖船費就得8500美元,還得給土耳其交各種名目的“保護費”,這中間的艱辛和屈辱,真是說起來都是淚。
最后,還是靠著希臘站出來,以國家信譽做擔保,這艘承載著中國人航母夢的巨艦才總算得以通過海峽,但這件事,無疑在中土關系的歷史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讓人耿耿于懷。
你以為這就完了?還沒呢。
時間再往近推推,到了2020年,全球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咱中國向塞浦路斯提供一批救援物資,這本是個人道主義的善舉吧?飛機拉著物資就去了。
結果呢,運送物資的飛機想從土耳其領空飛過,居然被他們直接拒絕了,硬是逼著咱的飛機繞道俄羅斯。
這種平白無故的添堵,沒有任何合理理由的刁難,再次放大了中土之間的不愉快,讓人感覺他們骨子里,還是沒把我們當成真正的朋友看待,隨時可能給你來這么一下,防不勝防。
所以你看,土耳其這外交政策,是不是跟翻書似的?一天一個樣,一會兒晴一會兒陰,還時不時給你來點兒冰雹。
感覺他們身上有種“精分”體質,一邊在某些方面極力迎合美國,扮演著北約成員國的角色,另一邊又根據自身利益,對我們熱情洋溢。
他們對我們的態度,從“瓦良格號”的死死卡住,到“紅旗-9”的耍賴毀約,再到疫情物資的使絆子。
如今又變成熱情洋溢、笑臉相迎、大談合作,每一次轉變都讓人覺得突然,猜不透下一分鐘會干啥。
不過,對于我國而言,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2023年,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我國救援隊第一時間奔赴萬里之外的土耳其,體現了大國的大義。
如今,中土兩國正致力于與中國合作開采稀土元素礦藏,中土將繼續保持發展勢頭,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而土耳其也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