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中國外交部于近日發布消息, 副總理將于近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舉行會談。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方近期不斷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中美即將舉行的會談被外界寄予一定希望,卻也暗藏博弈,美方是否愿意摒棄“關稅大棒”思維,真正以平等、尊重、互惠的精神解決經貿問題,考驗著華盛頓的誠意和誠信。
回溯美國濫用關稅的前因后果,不難發覺,這是本質上是一場以“美國優先”為幌子、行經濟霸凌之實的單邊主義鬧劇。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他便以所謂的“芬太尼問題”為由,宣布對華加征10%的關稅,后再加關稅至20%,并取消了跨境電商、小額包裹免稅等政策。不久前,特朗普徹底“瘋狂”對全球貿易伙伴揮動關稅大棒,并持續對華濫施關稅至145%,美方做法嚴重沖擊中美經貿關系,嚴重擾亂國際經貿秩序,也給世界經濟復蘇增長帶來嚴峻挑戰。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的高額關稅,使得美國企業生產成本提高,許多美國制造商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中間品,加征關稅后,短期內難以找到合適替代,只能自己承擔成本。同時,進口中國物美價廉的消費品價格上升,美國消費者也被迫承擔關稅成本。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研究顯示,僅對中國家具征收25%關稅一項,就使美國消費者每年多付出46億美元的額外支出 。
關稅戰是美方挑起的,包括其他方面的貿易糾紛,都是美方挑起的、制造的,美方必須承擔關稅戰結束的主要責任,要有取消關稅的主動性,而不是給中方提出種種要求。中美之間的所謂貿易逆差,也不是中國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美國的產業結構失衡、制造業大量轉移造成的。美國不應當把責任推給中國,推給與美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這是不講理,也是胡攪蠻纏。
美國白宮(資料圖)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談的中方牽頭人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而會談時間僅安排在其訪問瑞士期間的三天窗口內。這種安排本身就傳遞出鮮明信號——中方把此次接觸定位為"測試性",而非美方希望的全面談判。事實上,中國已經為打持久戰做好了充分準備。面對美方的關稅威脅,中國不僅采取了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更利用這個機會加強與歐盟、日本等經濟體的合作,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尋找新的平衡點。這種戰略定力,讓美方的單邊主義顯得愈發孤立無援。
接觸不等于談判,但卻是談判的開始。對于這一細節差異,商務部其實也給出了明示。商務部指出,美方想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應拿出談的誠意。如果說一套、做一套,以談為幌子,繼續搞脅迫訛詐,中方絕不答應,更不會犧牲原則立場,犧牲國際公平正義去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特朗普(資料圖)
中方愿意與美方談論關稅問題有前提,雙方必須在平等的前提下相互尊重,只要美國主動撤銷對我國商品的不合理關稅,讓全世界看到美國的誠意,那么中美貿易將會再度激活,否則特朗普注定等不來中方的電話,更不要奢望拜登“損失的一萬億”了。霸權式脅迫終將失敗,平等對話才是唯一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