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土豪也會借錢不還,這可是真的讓人有點意想不到。
我們先來說說年收入7000億是個什么概念,就相當于是每天進賬20億,躺著數錢都能數到手抽筋。
這位土豪就是正威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王文銀,更是頂著世界銅王的光環(huán),年收入超7000億,居然因為6000萬的債務被法院限制高消費,連飛機高鐵都坐不了。
這就像開著勞斯萊斯的人說加不起油,實在是非常離譜。
我們也不得不想一下,從人稱的礦王到老賴,王文銀的正威集團會不會變成“第二個恒大”呢。
銅王王文銀的發(fā)家史
從電線廠到世界500強的王文銀的發(fā)家史就相當于是賭徒的一場逆襲。
在90年代的時候,王文銀帶著幾百元錢就來闖蕩深圳,最開始就是靠著倒賣電源線起家。
按理說,這就是個普通的小老板,但是這個王文銀可不一樣,總想賭一賭。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別人都在拋售資產,他卻貸款一直在收購設備,把工廠擴張成了珠三角最大的電源廠。
2003年非典期間,銅價跌的非常厲害,他又趁機抄底銅礦,直接把產業(yè)鏈從生產端延伸到了資源端。
2008年就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王文銀再一次豪賭,低價收購了海外的銅礦和加工企業(yè),一下子就成為了千億級的企業(yè)。
這三波操作下來,正威集團成了全球銅加工行業(yè)的龍頭,王文銀也成了世界銅王。
2021年,正威集團營收7227億,力壓華為、騰訊,躋身世界500強。
但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輝煌的帝國,正在一點點崩塌。
6000萬債務
2023年10月,正威集團因為6002萬的合同糾紛被強制執(zhí)行,王文銀被限制高消費。
這個消息一出來,大家都很驚訝,很多人都想不通7000億營收的公司,怎么連6000萬都還不起。
可是讓人沒想到的事,這居然還不是正威集團的第一次賴賬。
原來早在2021年,正威集團就因為拖欠中建八局上億的工程款被強制執(zhí)行。
2024年,正威集團和貴陽銀行的糾紛更是鬧得沸沸揚揚。
后來經過法院一查,好家伙,正威集團的問題遠比想象中還嚴重。
比起看得見摸不著的房子,埋在地下的銅礦更難估值。
這個號稱擁有3000萬噸銅礦儲量,價值10萬億,但實際的電解銅全靠外部的采購,所謂的自有礦山連具體位置都查不到,妥妥的是資產造假。
不光如此,就連財務上也有很多的問題。
2021年營收7000億,凈利潤卻只有1億,利潤率不到0.01%,真的是比賣白菜還低。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7000億的營收中有93%是來自關聯交易,左手倒右手玩得真是不亦樂乎。
后來正威集團累計被執(zhí)行的金額非常多,旗下子公司股權被凍結很多次,涉及金額超30億。
并且很多個產業(yè)園都停工了,員工的工資拖欠數月,甚至網傳還出現了領導視察時臨時搬運設備假裝生產的樣子。
看著正威集團的債務雪球,很多人會想起另一個許姓大佬,那個曾經輝煌無比的恒大。
正威VS恒大
不得不說,正威集團和恒大簡直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先圈地圈錢,打著高科技產業(yè)園的旗號,很低的價錢獲取工業(yè)用地,再通過土地抵押融資。
就像福建平陽產業(yè)園投資了120億,結果土地長期閑置,變成了融資的工具。
正威集團資產的負債率非常高,跟恒大巔峰時期那真是不相上下。
不同的地方就是,恒大靠賣樓,正威靠講故事。
今天宣布進軍半導體,明天又說要搞新能源,實際就是為了圈錢續(xù)命。
王文銀早在2023年就卸任正威集團的法人了,把風險又轉移給了子公司。
這招和許家印離婚保資產如出一轍,真的是老賴的教科書。
更絕的是,正威和恒大還是難兄難弟。
網傳正威曾經向恒大注資上億,雙方互保融資,甚至將產業(yè)園配套住宅轉給恒大開發(fā)。
現在恒大暴雷,正威也跟著掉進坑里了,真應了那句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行業(yè)警示
正威集團的崩塌,也撕開了中國民營企業(yè)激進擴張的遮羞布。
有的地方政府為了GDP,各地對正威集團這樣的巨頭大開綠燈,不僅低價供地,還給予巨額的補貼。
結果產業(yè)園成了鬼城,地方財政反而也被拖累了,得不償失。
正威拖欠很多家供應商上億的貨款,導致很多家中小企業(yè)破產。
這和恒大拖欠供應商的套路一模一樣,再次證明了大樹底下不一定好乘涼。
投資者要擦亮雙眼,正威新材股價暴跌、多次信用被披違規(guī),卻還是有投資者被世界銅王的光環(huán)迷惑。
記住,利潤率低于行業(yè)的平均水平、關聯交易占比過高的公司,十有八九就是有貓膩。
這種大而不強"巨無霸企業(yè),就像穿著充氣外套的拳擊手,看著威武,挨一拳就癟。
而地方政府當初搶著給政策、給土地,現在可能腸子都悔青了。
結語
王文銀用世界銅王的頭銜來包裝自己,用虛假的礦產資源和營收數據騙取信任,最終把自己玩成了老賴。
而這個號稱資產10萬億的企業(yè),連6000萬都拿不出來,簡直是對商業(yè)誠信的莫大諷刺。
地方政府損失了土地和財政,供應商血本無歸,投資者踩了大坑,王文銀自己也身敗名裂。
也讓我們看到了:靠吹牛和投機或許能風光一時,但唯有誠信和穩(wěn)健經營,才是長久之道。
恒大欠的是錢,正威欠的是吹牛稅,希望這場教訓,能讓更多企業(yè)明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資料
世界銅王王文銀“限高一日游”,一年超7000億元營收,為何栽到6000萬元上?
華夏時報2023-10-20
澎湃新聞——貴陽銀行與正威集團合同糾紛一審判決出爐,涉案金額超15億元
百度百科——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王文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