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幾年前的戶外電源市場還只是小眾玩家在營地邊支起的「發電站」,那么現在,它已經成為硬核科技廠商爭相入局的新戰場。
上周五(5 月 9 日),大疆正式發布第二代戶外電源——DJI Power 1000 V2,這也是大疆的第三款戶外電源產品。這是一款容量 1024Wh 的「1 度電」級別產品,卻擁有 2600W 的高功率輸出,支持 0.01 秒切換的 UPS 模式,更是可在最快 56 分鐘充滿電。
這款產品的推出并不令人意外。在便攜儲能成為戶外露營、自駕旅行、家庭備電場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大疆顯然也明白這是又一塊「硬件增量市場」。更重要的是,大疆擁有生態優勢——不止能為手機、相機、筆電供電,還能直接對 Mavic、Inspire 等無人機電池進行超級快充,為其航拍用戶提供閉環體驗。
但問題也來了,在 Jackery 電小二、正浩 EcoFlow 以及安克 Anker 這三大國產廠商雄霸全球戶外電源市場的當下,大疆顯然是一個新玩家。即便是安克 Anker,也早在 2021 年的特殊時期就進入了戶外電源市場,并且憑借強大的消費電子渠道和充電技術積淀,迅速在全球電商平臺上長期霸榜。
圖/充電頭網
相比之下,大疆直到 2023 年底才推出第一代戶外電源產品,顯然在品牌認知、配件生態乃至用戶圈層方面都還有不小差距。
所以兩年后,在「1 度電」這個主流便攜儲能規格里,大疆新推出的 Power 1000 V2 到底是什么水平?面對已經強者林立的市場格局,大疆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大玩家」嗎?
大疆、電小二、正浩,誰才是「1 度電」天花板?
盡管戶外電源的應用場景千差萬別,但在 1000Wh 左右這個容量段——即「1 度電」產品區間,已經逐漸成為市場最活躍、競爭最白熱化的主流戰場之一。無論是入門用戶的首次嘗試,還是輕量化玩家的便攜選項,這一級別的產品通常被認為是「便攜性」與「續航能力」的最優平衡點。
有意思的是,在去年 Jackery 電小二推出 1000 Pro 2 后,正浩 EcoFlow 也在今年 1 月發布了德 DELTA 3 系列,然后就是前幾天大疆推出的 Power 1000 V2。至于安克 Anker,最近的 1 度電戶外電源產品,還是 SOLIX C1000,盡管還是銷量榜的???,但畢竟已經是三年前的產品。
表面上,它們都是 1000Wh 級別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產品,都支持市電快充和太陽能擴展,價格也都集中在 3000 ~ 5000 元的區間。但在這些共性之外,差異也正是它們競爭力的所在。
圖/大疆
從核心規格來看,DJI Power 1000 V2 幾乎以「性能過剩」的姿態立在了這一級別的天花板上:1024Wh 的電量,2600W 的最大穩定輸出功率,峰值甚至可以達到 4400W,這一參數遠遠超出了正浩的 1800W 和電小二的 1500W。
不夸張地說,大疆這款產品可以勝任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電器使用需求,甚至連電磁爐、電吹風等高瞬時功率設備都能輕松驅動。
在快充能力上,大疆也保持了激進姿態。Power 1000 V2 的市電快充時間僅為 56 分鐘充滿,完全可以與正浩的旗艦快充技術 X-Stream 持平,明顯快于電小二 1000 Pro 2 的 1.8 小時充滿時間。
更重要的是,大疆的快充不僅支持市電充電、太陽能充電、及行車快充等多種充電模式,外部供電上也值得一提:
除了擁有雙 USB-A 接口、4 個交流電供電接口、1 個 SDC 接口、1 個 SDC Lite 接口、兩個 1/4"螺紋口等接口,Power 1000 V2 還是目前唯一在該價位段支持雙 140W USB-C(PD 3.1)快充的機型,即便是高功率數碼設備也便捷地進行充電使用。
相比之下,正浩的優勢則在于其生態和功能完整度。作為行業內最強調系統化思維的廠商之一,德 DELTA 3 支持擴展電池、太陽能板、智能發電機等模塊連接,還能通過 EcoFlow App 進行精細化控制。
德 DELTA 3 系列,圖/正浩
UPS 模式(不間斷電源)、設備識別、智能配電等能力在多年打磨下已經趨于成熟。如果你是多設備用戶,或需要與家庭能源系統打通,正浩的系統完備度依然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至于電小二,盡管在參數上看起來稍顯保守,但在輕便性和設計上仍有其一席之地。1000 Pro 2 保持了一貫的設計風格,接口分布合理,太陽能充電能力不錯,適合追求穩定可靠的中端用戶。
回到 DJI Power 1000 V2,它在配置的確給出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卷,尤其是在功率釋放、接口能力與快充時間三大關鍵維度均處于行業頂尖水平。但同時也可以看到,它的配件生態似乎仍然有限,尚未形成像正浩那樣的擴展能力,也缺乏電小二多年的用戶沉淀。
從產品層面來看,大疆的確造出了一款「能打」的戶外電源,但在「能賣」、「好用」和「可持續進化」的路徑上,還有很多值得觀察的空間。下一步,就是看它如何補全這些差距了。
無人機超級快充、擴容 11 度電,DJI Power 1000 V2 有多能?
參數上的領先是一方面,但真正讓 DJI Power 1000 V2 在「1 度電」賽道中顯得與眾不同的,還在于它背后所體現的產品思路——不僅是把一塊電池做強,而是將其打造成一個初見「大疆產品生態」的智能移動能源平臺。
不過在此之前,首先還是對快充體驗的全面升級。市電快充模式,37 分鐘即可充至 80%,最快 56 分鐘充滿, DJI Power 1000 V2 的快充可以說已經是目前戶外電源領域的第一梯隊水準。并且除了常規接口外,還全系標配了雙 USB-C 接口,支持最新的 PD 3.1 協議、每口最高功率 140W。
圖/大疆
實際使用中,幾乎可以同時為兩臺高性能筆記本電腦或無人機電池進行滿速快充。而這里,也恰恰能體現出大疆的生態優勢。
對于 Mavic 3、Air 3、Inspire 3 等航拍無人機用戶來說,Power 1000 V2 搭配對應的無人機電池快充線,通過 DJI Power SDC 超級快充,無人機最快半小時即可起飛,效率遠超其他戶外電源方案。換句話說,它不僅能給無人機充電,還能更快地完成「復活」。
擴展性也是 Power 1000 V2 不得不提的優勢,家庭備電及應急場景中,最高可連接 5 個加電包,整體擴容至 11 度電。而在智能化體驗上,Power 1000 V2 也繼承了大疆在軟硬一體領域的成熟設計。
通過「DJI Home App」,用戶可以遠程查看電量、溫度、輸出功率等狀態,切換輸出模式或靜音模式,甚至在線升級固件。與市面上并不太重注 APP 體驗的戶外電源相比,Power 1000 V2 可能更接近一款「可遠程管控的數字能源設備」。
這些細節在實際場景中價值并不小。比如用戶在車內、帳篷中或攝影機位遠處,無需走近電源本體就能完成參數調節和功率查看;設備出現異常也可通過 App 直接獲取提示。對于追求效率的專業用戶來說,這種控制力,是不少競品無法提供的。
此外,大疆還在靜音表現上嘗試做了更多的優化。官方宣稱,得益于高效散熱設計與低噪風扇調度策略,Power 1000 V2 充電時噪音低至 26 分貝,幾乎可以在夜間露營或拍攝棚環境下「無感運行」。對比之下,主流戶外電源在快充狀態下風扇聲普遍明顯。
圖/大疆
歸根結底,DJI Power 1000 V2 的亮點不只是硬件參數的數字領先,還是圍繞「專業級使用場景」所打造的生態協同、快充效率與智能管理三位一體體驗。除了作為常規戶外電源方案不落人下,某種程度上還是大疆生態的專屬補能中樞,對于無人機用戶、影像工作者更有吸引力。
做戶外電源,DJI距離正浩們還有多遠?
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DJI Power 1000 V2 到底是什么水平?
從產品本身來看,它無疑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高性能機型。2600W 的高功率輸出、全速快充的雙 140W USB-C 接口、56 分鐘滿電的快充效率,加上為無人機用戶量身定制的快充優勢和細致入微的 App 控制體驗,都讓這款產品在同級別產品中具備了一流的硬實力。
但問題也并不止于硬件層面。相比已經深耕多年的電小二和正浩,大疆目前還缺少完整的配件生態、渠道網絡與用戶教育體系。對大多數泛用用戶而言,它還不是那個第一時間會被想到的「戶外電源品牌」。
圖/正浩
至于大疆是否有機會復刻安克的功能,成為戶外電源的下一個「大玩家」,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取決于產品,而取決于是否將其當作一個長期賽道來經營。
大疆過去在無人機領域的崛起同樣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靠連續的產品節奏和生態布局打下的長期信任?,F在的大疆,顯然有能力做出一款好電源,也初步展現了將其納入生態體系的可能。
但要真正成為用戶認知中的戶外電源「大玩家」,仍需要時間、策略與更多產品線的打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