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櫻香漫染民族路,詩韻流傳大學城。5月10日,貴州民族大學北校區沉浸在一片詩意盎然之中,由該校文學院與校團委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櫻花詩會盛大舉行,以“擁抱青春,共繪芳華”為主題,為師生們帶來一場融合學術研討、藝術展演與文化體驗的盛宴,全方位展現文學魅力與民族文化風采。當天,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州開放大學副校長汪文學教授,《山花》副主編鄭瞳,省內知名詩人作家、貴州播雅書院院長石行等攜手黔風文學社優秀校友共同參與。活動以專題講座、學術研討、開幕式、頒獎典禮、文藝匯演及詩詞趣游會五大板塊串聯,構建起立體多元的文化交流平臺。
汪文學教授作專題講座。
學術環節率先點燃思想火花。在文學院110學術報告廳,汪文學教授以“孤獨:一種優雅的氣質和高貴的修養”為題,深入剖析孤獨在文學創作與人生境界中的獨特價值,引導聽眾以哲學視角探索內心世界。與此同時,“AI時代,寫作如何成為可能”學術研討熱烈展開。作家詩人與黔風文學社新老社員,圍繞人工智能與文學創作的關系,就創作機遇、挑戰及人類寫作的不可替代性等議題展開激烈思辨,在科技與人文的碰撞中,為文學發展提供新思路。
研討會現場。
在開幕式上,文學院黨委書記劉笑玲教授致辭。她表示,貴州民族大學文化底蘊深厚、文脈傳承不息。文學院堅守文化育人目標,以寫作比賽、朗誦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創作熱情,成效顯著。黔風文學社自成立以來,經過歷屆社員共同努力,取得豐碩成果:社員作品頻現主流刊物,多人次參與“《山花》寫作營”“星星詩歌夏令營”及魯迅文學院學習,在文學賽事中屢獲佳績,部分社員出版作品集并加入各級作協,彰顯了社團實力與社會影響力。希望文學院學子以本屆詩會為契機,汲取文學養分、傳承人文精神,在文學道路上砥礪前行,書寫精彩篇章。
第十屆黔風文學獎頒獎現場。
頒獎環節,活動為歐漢敏等同學頒發第十屆黔風文學獎,表彰校園文學新生力量。隨后的文藝匯演精彩紛呈,朗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再現古典詩詞的哲思意境;現代詩《回答》以鏗鏘語調傳遞文學力量;古琴曲《關山月》余韻悠長,與詩詞相得益彰;彝族歌曲《不要怕》、漢服走秀、合唱《我在貴州等你》輪番上演,生動展現民族文化與傳統美學的獨特魅力。
趣游會活動現場。
詩詞趣游會將活動推向高潮。即興題詩、棋類博弈、翰墨揮毫、投壺競技、詩詞問答等十余項文化互動游戲,讓同學們在智慧與趣味交織的氛圍中,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度過充實愉悅的周末時光。
文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櫻花詩會不僅是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學風建設的重要成果,更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創新實踐。活動以文化為紐帶,有效提升學生文學素養與文化自信,為培養文化強國建設人才筑牢根基。未來,將持續深耕文化育人,打造更多優質校園文化活動,為傳承中華文脈、鑄就文化新輝煌貢獻高校力量。(圖/文 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