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書香全民閱讀基金會理事長汪維宏攜其著作《千載浩然蘇東坡》與《年少早識蘇東坡》來到海南三沙市,為當地讀者帶來了一場題為“文韜武略蘇東坡”的講座。講座前,譯林出版社向三沙市捐贈中國好書、經典世界文學名著等百余套圖書,譯林出版社總編輯張遇與三沙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洪亮、三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馮海華共同舉行了贈書儀式。
張遇表示,希望這批種類豐富、題材多樣的精選圖書能夠豐富三沙軍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洪亮談到,三沙市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地級市,是祖國的“南大門”,譯林出版社的贈書將進一步豐富駐島軍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也是對駐島軍民扎根祖國最南端的鼓勵。他強調:“蘇東坡對海南的文化發展很重要,汪維宏先生在海南島舉辦這場講座,是對蘇東坡文化精神的追溯,更是對東坡在海南所展現的偉大人格與不屈精神的致敬。”
文韜武略,解讀文豪之外的蘇東坡
蘇東坡與海南島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紹圣四年(1097年),蘇東坡被貶至海南儋州。在這片土地上,他度過了極為艱難卻又熠熠生輝的歲月。盡管面臨著艱苦的生活環境與巨大的心理壓力,但他憑借堅韌與豁達,在此宣傳醫學知識,傳播中原文化,倡導農業生產,提倡民族平等。
講座中,汪維宏巧妙地將史料與詩詞相結合,細膩勾勒出一個鮮為人知的蘇東坡形象。他從北宋“崇文抑武”的國策切入,深入剖析蘇東坡雖為文臣卻兼具軍事家的韜略與血性的史實。汪維宏指出,蘇東坡在少年時期便懷有“少年帶刀劍,但識從軍樂”的投筆從戎志向,為他日后報國埋下伏筆;在密州任上,他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詩句抒發沙場豪情,盡顯雄心壯志;徐州抗洪時,他親自率禁軍筑堤,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定州任上,他整肅軍紀,積極備戰,其軍事實踐中的擔當與才能令人動容。
汪維宏還著重分析了蘇東坡的軍事思想。蘇東坡提出“居安思危、全民皆兵”的戰備理念,在《教戰守策》中主張普及軍事訓練以增強國力;在《孫武論》中,他提出“廉、靜、信”的軍事倫理觀,彰顯儒家道德與兵家謀略的深度融合。汪維宏以東坡在定州閱兵時擬彈劾跋扈驕橫副將王光的軼事為例,生動揭示了東坡“以文馭武、法紀嚴明”的治軍智慧。
在講座現場,汪維宏深入淺出的講解引發了在場讀者對北宋“文人論兵”現象的討論與思考。他強調,東坡的文武兼備并非偶然,而是北宋士大夫“以文為本、以武為用”價值觀的集中體現。這種“腹有詩書氣自華,胸藏兵韜志未窮”的精神,對當代人極具啟示意義。汪維宏引用東坡“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名句,對官兵在海防一線錘煉意志、建功立業表示由衷的敬意。
《千載浩然蘇東坡》是一部聚焦蘇東坡從政生涯的作品,這本書不僅彌補了以往蘇東坡研究過于偏重文學和藝術的不足,還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讓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蘇東坡的政聲政績。《年少早識蘇東坡》是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傳記讀物,全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蘇東坡的成長經歷,穿插了蘇東坡的詩詞名句、歷史典故等,旨在激發青少年對蘇東坡的研讀興趣,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與家國情懷。
汪維宏說:“東坡先生貶謫海南時,曾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精神傳播文化火種。今日將這兩套書帶到三沙,正是希望延續這份文脈,讓東坡的浩然正氣在南海生生不息。”
東坡先生雖已遠去,但他的文韜武略與家國情懷,早已化作民族精神的底色。無論是在南海守礁的戰士,還是在都市奮斗的青年,都能從東坡故事中汲取力量,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浩然之士”。東坡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更是當代家庭教育應傳承的寶貴財富。這場跨越千年的精神對話,不僅讓東坡文化在南海綻放新光彩,更為當代社會提供了“文以載道、武以安邦”的文化自信密碼,激勵著人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奮勇前行。
浩然與深情,蘇東坡與海南的千載緣
回溯到九百多年前,那個改變海南文化命運的歷史時刻,北宋紹圣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東坡被貶謫至海南儋州。然而,蘇東坡在海南的三年(1097—1100年)卻創造了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跡。面對艱苦的環境、惡劣的氣候,他不僅沒有消沉,反而以豁達的胸懷和堅韌的意志,在這片曾經的文化荒漠上播撒文明的種子。他辦學堂、倡教育,培養出了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舉人姜唐佐;他與當地黎族百姓友好相處,尊重并學習本土文化;他寫下了大量詩詞文章,記錄海南的風土人情,為后世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蘇東坡在海南的作品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試筆自書》(《在儋爾書》)、《汲江煎茶》等詩篇,展現了他在逆境中的樂觀與智慧。“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的詩句,道出了他對海南的特殊感情。這種在困境中依然豁達樂觀、積極造福一方的品格,使得蘇東坡成為海南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征。
《千載浩然蘇東坡》一書全面解讀了蘇東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書中不僅詳細記述了蘇東坡在海南的生活和貢獻,更深入剖析了他面對逆境時的人生態度和價值選擇,這些對于當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書中對蘇東坡海南經歷的著重描寫,讓更多人了解到蘇東坡被貶后的海南再不是文化荒漠,而是有著深厚人文積淀的熱土。蘇東坡在海南的文化活動,實際上開創了海南儒學教育的先河,為海南日后的人才培養和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對蘇東坡客居海南那段歷史的解讀,也是對海南歷史文化的重要解讀。
此次贈書及講座活動是對蘇東坡與海南深厚歷史文化淵源的當代致敬,選擇在三沙市舉行贈書儀式,背后蘊含著對蘇東坡與海南特殊情緣的深刻理解,也寄托了希望東坡精神在新時代、新海南繼續發揚光大的美好愿景。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千年文豪的精神再次與海南這片熱土共鳴,為新時代的文化傳承留下一個溫暖的注腳。多年前,蘇東坡在海南寫下了“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的詩句,預言了海南文化的發展。今天,蘇東坡的豪情與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姜斯佳
(出版社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