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詩人、學者、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章斌攜新作《“聲”的重構:新詩節奏研究》做客南京先鋒書店,與評論家、策展人、詩人朱朱,詩人劉立桿,譯者、詩人厄土,學者、詩人李海鵬展開對談。對談現場,五位嘉賓結合新詩文本、理論范式,從“古典詩詞+‘韻之離散’+現當代詩歌”的角度揣摩、感悟,以“聲”為名,穿梭于紙頁與“聲音”之間。
在海底用“聲”探測魚雷
顧名思義,《“聲”的重構:新詩節奏研究》對節奏理論的突破包括:新詩到底有沒有韻律?其“音樂性”如何見出?“五四”以來新詩形式的巨大變革,有哪些經驗與教訓可供汲?。吭凇绊嵵x散”的時代,詩人如何構建獨特的發聲方式,以其“聲情”感染力在讀者心中打下烙印,并在長遠的詩歌史進程中產生回響?中外語言存在著差異,那么中西比較視野下的詩歌韻律研究的有效性與限度何在?……
帶著這些話題,李章斌以其獨特的理論視角和敏銳的觀察,對新詩的聲音和節奏問題進行別出機杼的解答。他分享了本次活動的主題來源——希尼的 《測聽奧登》 :“(奧登早期的詩歌)讓讀者置身于寒冷風景中,被蒙住雙眼,被迅速轉過身來,解下蒙布,孤立無助地面對……”
為什么用“測定”這個詞?李章斌說,對讀者而言,這就好像是被蒙住了一雙眼,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地點,忽然之間把眼罩給解開,然后看到一些根本就不熟悉的景物,“所以你會很警覺,這時候你就開始測聽你身邊的聲音,或者說你會很警覺周圍發生了什么,所以‘測聽’也有像節奏研究的一個真實的感受,就好像是在海底用“聲”探測魚雷那樣——可能既有驚喜,也有一些驚嚇,但這總體而言是挺有趣的一個過程。就是說,因為你讀到的每一首詩都可能像一道有待解開的謎題,像一個充滿未知的方程式一樣?!?/p>
主持人李海鵬表示,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后,不光是寫作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術形式研究方面,也發生了一次變化或者說洗牌,他給嘉賓朱朱和劉立桿拋出問題——請他們談談在創作的過程中,韻律與節奏的關系。
成為他人,走出語言自造的神話
朱朱談到關于新詩的節奏。他說,第一,每位詩人有自己的個性,他的速度(語速),他特有的一個節奏感, 其實很有意思,比如說我們回到古典詩歌,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在一個統一的格律下,李白的速度就要比杜甫的速度快。第二,就是在某種意義上,一個本質的問題,詩歌不僅是從音,也是從形和意義上來重構世界,一瞬長于百年,這是對“一瞬”的一個定格和放大,“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边@是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種扭轉,比如說杜甫的星垂平、月破月涌、大江流,這可能是當時提到的一個原型事件或者神話的事件,它就是在說一個宇宙景觀的表現,他們都跟時間有關系,因為超時間也是建立在時間的主題上。所以說詩歌在本質上,都是一個對于時間的重構。第三,具體到李章斌的這本書,這么多年來,他的持續的深度寫作和思考,逐漸地變成一個更具系統性的工程,暗合了創作者非常個人的韻律和內在的節奏。
劉立桿表示,對一個寫作人來說,李章斌的《“聲”的重構:新詩節奏研究》是一本特別專業的學術研究專著,而在先鋒書店這樣的一個悠閑的周日午后來跟普通的讀者做一些分享,他覺得是有點難度的。同時,他又覺得恰恰出于這個緣故,這種風險是尤其有必要的。所謂的讀者批評,對當代詩歌有所興趣的人,可能李章斌的這本書也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新詩100多年的歷史,實際上就像當年胡適說的,我們先解決的是現代漢語的問題,再考慮韻律的問題。我們會發現李章斌這么多年來,從韻律節奏到現在的還原詩歌的聲音,‘韻律’‘節奏’到‘聲’——不僅是一個概念的擴展,而且實際上說出了詩歌在聲音方面的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一個人跟事物的關系、跟世界的關系,‘時間-聲音’帶領你去發現,章斌做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工作,這種工作并不依賴于他訂立了某種規則,而是他尋找了某些不充分但是必要的典范?!?/p>
劉立桿說,李章斌最終通過對當代詩歌的典范分析,揭示了所有的問題,并引起讀者的思考。結論是最不重要的東西,恰恰是因為它,讀者有了這種發散的思考、發散的分析和對這種經典文本的剖析。
厄土作為李章斌大學本科的室友,接著分享了他的閱讀體驗。他表示,從開始做公開活動,十多年前就有讀者來問,為什么寫的東西和唐詩、宋詞不一樣,古典的詩歌和我們今天的詩歌如何在聲音中截然分開,同時又存在共通的可能,一個內在的生命的體驗。
厄土認為,在漢語中,“聲”這個詞就是外感于物的,外感于物而行于聲,它是可測量的,所以今天測量新詩的聲音,按理說,用客觀的手段能測的只是聲,它有大小,由赫茲作為單位,它是內心生命的一個狀態和一個流動過程?!霸?《“聲”的重構:新詩節奏研究》 后記里,章斌寫到,對于我們新詩寫作者面對聲音問題的時候,每一次寫作都不是要回到有格律和韻律的過去。而是要去找到一個既有的瓶子,每一次都要制造一個新瓢,它既是難度,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新鮮的魅力?!?/p>
直到,詩人修復了語言的時間
活動接近尾聲,嘉賓與讀者熱情互動,并在現場開展簽售,吸引了許多中國古典詩詞愛好者、現當代文學愛好者以及青少年學生讀者。還有粉絲讀者表示,李章斌的著作啟發了他對學術的執著。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的新書分享暨簽售會圓滿落幕,讀者朋友們跟隨作者細膩扎實的文字、嘉賓妙趣橫生的對談,在“節奏”與“聲音”中航行,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初夏日午后。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白雁 通訊員 諾曹
(出版社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