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名女孩走進診室,撥開兩側齊肩的長發,露出兩只已經變形的耳朵,急切地詢問:“醫生,能幫我把耳朵修復好嗎?夏天我都不敢把頭發扎起來,太難看了!”
經過簡單檢查,我發現女孩的兩側耳廓上分布著厚厚的、凹凸不平的肉疙瘩,充血發硬。因為瘙癢,她時不時地還會用手撓一撓。
患者就診照片。
詢問病史后得知,她在一家飾品店購買耳飾并請導購小姐幫忙穿耳洞,在導購的鼓勵下又在耳骨上加穿了一排。結果穿耳洞的地方一直都有出水,漸漸開始流膿,沒過多久,就在耳廓的部位長出硬硬的疙瘩,并且隨著時間越長越大,正常的耳廓也被遮蓋,繼而發生了“變形”。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這個肉疙瘩學名叫做瘢痕疙瘩,又稱為結締組織增生癥,它是由于瘢痕形成過程中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失衡導致的病理性瘢痕。它可能由皮膚外傷或自發形成,高出皮膚表面,質地硬,呈結節、條索或片狀。不僅好發于耳部,還常發生于胸口、后背、上臂等部位。生長時往往超出原始傷口邊界,且通常不會自行消退。
本文將帶大家了解耳部瘢痕疙瘩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預防耳部瘢痕疙瘩的產生。
一、耳部瘢痕疙瘩的形成原因
1、炎癥:穿耳洞時無菌條件差,有細菌性炎癥存在,常有紅腫、流膿等,而且由于洞口狹小不易引流,慢性炎癥反復刺激。
2、異物刺激:佩戴的耳飾做工粗糙,或本身對金屬過敏引發免疫反應反復刺激導致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
3、組織殘留:因打耳洞后表皮組織或毛囊殘留導致局部異物反應和反復炎癥,殘留皮膚附屬的腺體不斷分泌也常導致瘢痕內囊腫發生及生長。
4、皮膚張力:耳廓皮膚張力較大,受傷愈合后發生瘢痕疙瘩的概率較身體其他部位更高。
5、遺傳因素:瘢痕疙瘩有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瘢痕疙瘩的病史,個體患病的風險會增加。有些人帶有瘢痕疙瘩的遺傳基因,身體的大多數部位一旦發生損傷(例如蚊蟲叮咬后,撓癢致表皮損傷)就會出現瘢痕增生甚至瘢痕疙瘩。瘢痕體質的人在穿耳洞后常發生瘢痕疙瘩,而且治療棘手極容易復發。
6、種族差異:耳部瘢痕疙瘩在深色皮膚人群中更為常見,尤其是在非洲人群中,發病率約為6%-16%。這可能與深色皮膚的皮膚結構和愈合機制有關。
7、內分泌和激素水平:青春期和妊娠期是耳部瘢痕疙瘩的高發時期,這與這些時期垂體腺的高活性有關。激素水平的變化可能影響皮膚的愈合過程,導致瘢痕疙瘩的形成。此外,性別和年齡也是影響瘢痕體質表現的因素之一。雖然瘢痕疙瘩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研究表明,年輕人和女性更容易形成瘢痕疙瘩,可能與內分泌和激素水平有關。
二、耳部瘢痕疙瘩帶來的影響
1、外形破壞:瘢痕疙瘩通常表現為堅硬的結節,表面光滑或不規則,顏色可能為紅色、紫色或與周圍皮膚顏色相近。它們會超出原始傷口的邊界,甚至可能形成較大的腫塊。
2、瘙癢和疼痛:許多患者會感到瘢痕疙瘩部位的瘙癢和疼痛,尤其是在瘢痕疙瘩生長期間,這些癥狀常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
3、心理影響:由于瘢痕疙瘩通常位于耳部,較為顯眼,因此可能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影響自信心和社交活動。
三、如何有效預防耳部瘢痕疙瘩的產生?
1、穿耳洞屬于醫療美容,應當在正規醫療美容機構進行操作。
2、選擇適合的耳飾,防止過重、做工粗糙以及易過敏的材質。
3、避免在軟骨部位穿刺、切忌同一部位反復穿刺。
4、如果家族中有瘢痕疙瘩的病史,應提前了解相關風險,并在進行耳部創傷性操作前咨詢醫生的意見。
5、耳洞穿刺傷口愈合分為三個階段:炎癥期、增生期(肉芽期)和重塑期(成熟期)。炎癥期時定期消毒,保持耳部皮膚的清潔和干燥。增生期避免過度摩擦或抓撓耳部皮膚,以減少皮膚損傷的風險。保護傷口,避免拉扯。一旦出現增生即早期復診,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抗瘢痕治療。
四、如何治療已經形成的耳部瘢痕疙瘩?
1、首先是位于耳垂及耳廓部位比較局限的瘢痕疙瘩,切除后可直接縫合者首先考慮手術切除。術后早期使用抗瘢痕輔助治療,大部分術后效果良好。
2、面積較大或部位特殊、切除后難以閉合或易造成耳部變形的瘢痕疙瘩,術式選擇也有所不同。手術設計應遵循“無菌、無創面暴露、無張力、保護正常組織、創緣縫合整齊和嚴格控制出血”原則,要保證有充足的皮源可進行無張力縫合,且使耳廓形態維持基本正常。部分瘢痕疙瘩過大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僅選擇單純瘢痕內核切除,保留瘢痕皮膚或使用瘢痕瓣修復創面。
3、瘢痕疙瘩的形成與幼稚成纖維細胞的表達有關,能在傷口愈合的增生階段加速膠原形成。而淺層放射治療可以通過抑制生長因子表達以減少膠原合成,進而抑制瘢痕疙瘩再生;放射治療還可減緩瘢痕疙瘩形成過程中的正常愈合及過度愈合反應,可有效減少復發。成纖維細胞遷入創面發生于創后2-3天,然后成纖維細胞大量分裂、增殖直至傷后7天減緩。放射治療對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效果最佳,在核心切除術后24小時內立即進行淺層放射治療可明顯提升療效,對減少術后復發效果顯著且不會對全身造成不良反應。
4、其他輔助治療:常以藥物注射為主,以激光、硅膠制劑和壓迫治療等為輔。激素治療通過抑制傷口炎癥和減少膠原蛋白及糖胺聚糖的合成來發揮作用,可作為一線治療,但副作用包括色素沉著異常、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和注射時疼痛。5-FU聯合糖皮質激素注射治療療效遠高于單純的激素注射治療,復發率也遠低于單純的激素注射治療。
目前,還有多種激光類型被用于瘢痕疙瘩治療,包括脈沖染料激光(PDL)、強脈沖光(IPL)以及點陣激光等,可有效控制瘢痕內的血管增生,使成纖維細胞有序排列。使用硅凝膠治療可通過維持傷口水合作用改善瘢痕質量,有效預防瘢痕疙瘩復發。配合在耳部進行一定的壓力治療,可能通過壓力誘導的局部缺氧導致成纖維細胞死亡從而減輕瘢痕形成。
綜上所述,耳部瘢痕疙瘩雖然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但通過科學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輕其對生活的影響。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耳部瘢痕疙瘩,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和治療方案。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也有助于促進癥狀改善和病情恢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