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至11日,美中兩國在瑞士日內瓦就經貿問題舉行高級別會談,并在多輪磋商后達成初步共識。盡管會談前后美中雙方在公開場合的表態低調克制,但此次會談的結果卻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白宮在會后罕見地以“美方在日內瓦宣布與中方達成貿易協議”為標題發布聲明,中方則稱雙方“達成重要共識”。
此次談判由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代表美方,中方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隊。在全球經濟高度不確定、關稅壁壘持續升高的背景下,這一非預期、但成果顯著的外交動作被外界解讀為美中雙方對緩和緊張關系、避免沖突升級的現實回應。
雙方今日一早公布協議具體內容,共同發布聯合聲明,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
認識到雙邊經貿關系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認識到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
鑒于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于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
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繼續推進相關工作;
雙方承諾將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舉措:
美國將(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關稅;(二)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征關稅。
中國將(一)相應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關稅,并取消根據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和第6號對這些商品的加征關稅;(二)采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采取上述舉措后,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系進行協商。中方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協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商定的第三國進行。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開展工作層面磋商。
WTO總干事和投資界謹慎樂觀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Ngozi Okonjo-Iweala)對談判結果表示歡迎,并呼吁雙方“繼續保持務實態度,恢復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性與可預見性”,特別強調這對“最脆弱的發展中經濟體”意義重大。
投資界也持審慎樂觀態度。北極星投資公司(North Star Investment)首席投資官埃里克·庫比稱這是一項“正確方向上的一步”,預計不會立即激起劇烈市場波動,但對市場情緒有正面引導作用。也有分析指出,若后續聲明缺乏實質細節,市場可能出現“先漲后跌”的情況。
日內瓦會談為何意義重大?
此次會談是在過去數年美中關系因關稅對抗陷入僵局后,首次在沒有公開叫陣、輿論攻勢和威脅性措辭下進行的高層互動。據統計,此前美國對華產品關稅目前平均為145%,中國對美加征反制關稅平均為125%。這種高度壁壘的“脫鉤式對抗”使全球供應鏈多點受挫,影響遠超雙邊范疇。
格里爾在會后表示,“我們發現共同點比預期多,這是令人鼓舞的信號”。這似乎暗示,美中之間并非完全無法對話,而是此前缺乏現實政治意愿或戰略窗口。
中方則利用此次會談之機強調,美方應正視過去幾年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體系、美國本國企業及消費者造成的實質性傷害。有專家在會談前夕發表評論稱,美國若真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必須首先承認其政策造成的結構性損害。
此外本次中美會談獲得的成果突破性的意外達成也被外界相信是影響近日印巴大規模武裝沖突停火與周四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開展俄烏戰事開始后的首次面對面會談的重要因素。
對歐洲、特別是奧地利的華人華僑意味著什么?
對歐洲,尤其是奧地利的華人華僑群體而言,美中貿易關系的微妙轉變意味著兩個層面的重要影響:
一方面,在全球制造鏈和物流體系緊張之際,貿易對話回暖有助于緩解“中歐貿易受美中沖突牽連”的系統性風險。奧地利出口型中資企業(尤其在機械、電子及綠色能源領域)長期受到來自美方關稅政策的外溢性打擊。倘若部分關稅政策松動,不僅能提振企業信心,也將優化歐中跨境物流及成本結構。
另一方面,在歐華人尤其是以貿易和科技合作為主要業務的華人企業主、專業人士甚至是普通華人商家,有望在后續政策逐步落實過程中獲得更多中美歐三邊協同發展的空間。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限制趨嚴、歐洲自身處于技術轉型和產業再布局關鍵節點時,這樣的緩和信號有助于華人群體更好把握中美之間“合作窗口”的重啟機會。
更重要的是,這種談判機制的重建,也為海外華人群體“在多元文化中架橋”的角色賦予了現實價值。許多華人華僑既熟悉中美體系,又了解歐洲規則,在政策緩和階段,他們可在企業對接、學術交流、市場開拓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期待“低調轉折”帶來長期穩定
此次會談被形容為“低調中的轉折”,而其成果是否具備持續性仍需觀望。貿易協議細節和執行力度將決定這一“共識”是否能演變為實質性結構改善。但毫無疑問,在經歷了數年脫鉤風險和對抗升級后,日內瓦這場會議釋放出一個驚喜而又清晰的信號:對話并非無用,合作依然可能。
對歐洲、奧地利和廣大華人華僑來說,這不僅是全球經貿關系中一次可能的松動,更是未來參與多邊格局重建的一個契機。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Karl原創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