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有些地區在婚嫁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本村女子不能嫁給本村男子,必須外嫁。
當然,今天這一習俗,包括與這一習俗伴生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觀念,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歸類為封建糟粕了;
但在那個沒有DNA測試、沒有婚前檢查、人口流動率不高的年代,它確確實實起到了一個重要作用:防止近親結婚。
如果不如此會怎樣呢?
巴西的一個小鎮給了我們答案。
這個小鎮名叫Serrinha dos Pintos,人口尚不足5000,位于巴西東北部,算是比較偏遠。
更關鍵的是,這里的夫妻中足有32.5%有親戚關系,近親結婚率超高。
用當地人的話說,這里“幾乎每個人都是表親”。
作為對比,巴西全國的近親通婚率僅為1%~4%,像美國、俄羅斯更是低于1%。
對此,Serrinha人一無所覺,他們只知道鎮上仿佛纏繞著一個“詛咒”:
許多人年紀輕輕就會失去行動能力,像得了漸凍癥似的,四肢越來越無力,很小就開始坐輪椅,到50歲就會徹底癱瘓,只能依賴他人照顧。
(當地的病患)
直到20多年前,一位遺傳學家碰巧來到此地,才終于揭開了這“奇怪詛咒”的奧秘——他們患上了一種此前在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現過的遺傳病,其根源就是近親結婚。
這位遺傳學家名叫Silvana Santos,她本是圣保羅人,不過她的鄰居有一大批都是自Serrinha小鎮遷移而來,他們有許多都是遠近程度不同的堂/表親,彼此通婚,像一個巨大的家族。
他們告訴Santos:在我們老家,有許多人都殘疾了,但沒有人知道為什么。
甚至Santos鄰居家的女兒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從小,她的眼睛就會不由自主地動,而隨著時間推移,她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開始四肢無力,坐上輪椅......
看來,即便鄰居一家已搬出小鎮,那個“詛咒”依舊如影隨形。
作為一名科學家,Santos當然是不相信什么“詛咒”的。
于是趁著某次假期,她跟隨鄰居一起回到了Serrinha小鎮,決定自己親眼看一看。
(Santos)
不提所謂“詛咒”,小鎮本身還是很美的,到處是郁郁蔥蔥的綠,抬眼就是壯麗的山;可隨著Santos深入小鎮,與當地人一起聊天、散步,她發現了一個鄰居沒有告訴她的事——原來近親通婚不是鄰居一家的習俗,是這整個地區的習俗。
這個地方的近親結婚率,太高了。
(小鎮入口)
由于地處偏僻,很少有外人遷移到小鎮內,這意味著整個鎮子的人有許多都有血緣關系,近親結婚的概率很高。而且當地人并不覺得表兄妹之間結婚是什么“禁忌”,因為確實太普遍了。
身為遺傳學家,Santos很快有了一個猜想:可能這地方的人,DNA里有什么隱性遺傳病基因。父母雙方都有這種基因的話,子女就可能“被詛咒”。
為了揭開謎底,Santos開始頻繁地在圣保羅和Serrinha小鎮之間往來,每次2000公里。她挨家挨戶地采集DNA樣本,與當地人喝咖啡聊天,收集他們的家族史,試圖找到那個基因片段。
原本只需3個月的實地考察,變成了持續多年的大課題,最終Santos甚至搬到了小鎮住。
終于在2005年,Santos帶領團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這些“被詛咒的人”,實際患上了一種遺傳病,導致一小段染色體丟失,使其腦細胞過量產生一種關鍵的蛋白質。
因為全球都沒有過先例,Santos理所應當地獲得了命名權,將這種疾病命名為“斯波安綜合征”。
目前,全球的“斯波安”患者僅有82例,且主要集中在該小鎮。
(Santos如今已不住在小鎮,但偶爾還會回來)
當地人有些看不明白什么叫“斯波安綜合征”。比如83歲的老農民Lol?,他娶了他的表妹(堂妹),一輩子沒離開過小鎮,他女兒就患有斯波安綜合征。
他說:“他們說,這病是Maximiano傳下來的,我們家族的一個老色狼。”
不過根據Santos的研究,該病的基因突變起源恐怕比“老色狼”的傳說要古老得多——500多年前的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的船隊開辟新航路來到巴西,遺傳基因大概率來自他們。
后來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18世紀,葡萄牙人José Pinto de Queiróz定居在巴西東北部的馬丁斯地區,在此繁衍生息。如今馬丁斯地區和Serrinha小鎮的大部分人都是這位葡萄牙人的后代,也難怪會出現所謂“詛咒”了。
Santos后來還在埃及發現了另外兩例“斯波安”患者,很巧,這兩例埃及人實際也有歐洲血統,說明他們的祖先可能也來自葡萄牙。
Santos推測:“它很可能來自塞法迪猶太人或摩爾人,他們為了逃脫宗教裁判所四處遷徙,所以全球可能還存在更多病例,尤其是葡萄牙。”
遺憾的是,雖然Santos揭開了所謂“詛咒”的謎團,但沒有人知道該如何治病。
病例太少、資金不足,意味著沒有什么企業會開展針對“斯波安”的進一步研究。
隨著年齡增大,幾乎所有患者在50歲時就會徹底癱瘓。
Inês的孩子就是這種情況,她嫁給了自己的表親,現在59歲的大兒子已經不會說話,46歲的小兒子也快不能說話了。
(Inês照顧他的兒子)
更痛苦的是,她這兩個兒子還有一個25歲的小侄女,她與丈夫交往幾個月后,才發現他們是親戚......
或許這樣的“詛咒”,仍要在Inês家族——乃至這個小鎮中延續。
不過比起20多年前,小鎮的情況已經算是有所好轉。
當年,病患仍被人稱作“瘸子”,但現在,大家只是叫他們“斯波安患者”。
此外,隨著科技進步,許多患者也有了改善:過去,他們的后半生只能躺在床上,但現在有了電動輪椅,他們能出門了,坐起來也有助于防止畸形。
想要徹底避免類似的悲劇,其實也不是沒辦法——可以看看冰島。
前些年我們聊過這事兒:冰島開發了一個“反亂倫APP”。
(冰島的“防亂倫APP”)
因為冰島人口實在太少了,簡直就是一個擴大版的Serrinha小鎮,說不定路上相識的兩個陌生人就有親戚關系,年輕人經常悲劇地發現自己的男/女朋友竟然是親戚。
最慘的是結婚后孩子出生,發現孩子有莫名其妙的遺傳病,最后去查父母才發現.....可都這時候了還能咋辦呢?
最后沒辦法,冰島政府牽頭做了這么一個“反亂倫APP”,讓民眾在交往之前查一查。
但冰島的措施無疑要求大量的人力財力,估計是很難在一個5000人的偏遠小鎮復現了。
歸根結底,不廢除近親結婚的習俗,這“血脈詛咒”恐怕還是很難徹底解除吧......
ref: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e80d4yppl3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