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近日,彭博社報道稱:中國將在近期取消商品房預售制,改為現房銷售。但對在售項目仍將允許繼續期房銷售,政策只針對新出讓的地塊。還報道分析說是管理層為了重建市場對樓市喪失的信心,這條消息這兩天被廣泛傳播,甚至已經開始引發房地產業內的熱議。但我還是大膽預測,現房銷售短期內不太可能在全國推行。因為就算強行推進,也解決不了當前樓市的主要矛盾。
這個消息出來后,這幾天國內大小媒體各種跟進,其中還有某大媒體以《多地已開展現房銷售試點》為題的報道,實際上,我認為這連標題黨都不是,而是純粹的蹭熱度。
關于多地已開展現房銷售試點,并不是最近的消息,而是在彭博社這篇報道前發生的。是過去兩年各地都有的嘗試。但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嘗試情況并不理想。怎么不理想?有幾點:
- 凡是試過出讓現房銷售項目的城市,嘗試之后,基本都沒有繼續推出現房銷售地塊了。為什么不再推現房銷售地塊?具體原因沒有報道,肯定是遇到了各種困難,推不下去的結果。而過去一年,各地現房銷售項目幾乎完全停止了供應,一個都沒有,可見也不符合當下市場的需求。
- 全國最早試點推出現房銷售項目的某城市,居然把現房地塊,最終又變成了允許期房銷售。具體哪個城市就不說了,是珠三角某城市。可見其實際操作的難度。
- 由于房地產市場下行,房企資金壓力越發巨大,部分城市甚至允許項目主體工程不過2/3就允許其偷偷銷售,有的是先銷售,后補網簽。有的甚至提前發預售證。為的就是讓房企盡早回籠資金,降低周轉壓力。這種情況不是個別城市,不是個別項目,而且不少是國資房企參與。
至于采用現房銷售是為了挽回樓市信心,這個說法也有嚴重問題。前兩年對樓市沒信心,的確擔心爛尾。但如今暴雷的民營房企全都躺平了。目前市場在售項目幾乎都是央國企的,基本沒有交付風險。現在還不買房的關鍵原因就兩點:一是怕房價還會下跌。二是真沒錢,可能工作都沒有了。
還需要注意,由于滯銷,很多地區的樓盤都到現房階段,還有一大批賣不動。如果擔心爛尾不敢買,那怎么解釋現房都還是賣不完呢?所以,消息所謂的政策邏輯本身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首先,如果現在大幅提高銷售門檻到現房,要么把剩下的,還勉強經營的房企資金直接逼斷、逼死,要么是新推的現房銷售地塊沒人敢拿,出現更大范圍的土地流拍。所以關于取消期房銷售,全面轉現房銷售的消息,無論是彭博社的報道,還是所謂內部人士確認,我認為大概率都只是一個遠期目標。頂了天,也只是近期繼續局部試點,絕無全國推開的可能。
大家記不記得說的風風火火的房地產稅,當年的情況和現在也有點像。但是,想不想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