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突然拋出"土耳其和談"橄欖枝,澤連斯基爽快答應并宣布停火30天,這場突如其來的外交互動背后,究竟是美歐施壓的權宜之計,還是俄烏沖突迎來真正轉機?
【普京提議和澤連斯基面對面和談】
普京在“勝利日”大閱兵后,再次把注意力轉回到了俄烏沖突上,提出要在5月15日與烏方,在土耳其進行直接會談。
這一次,普京顯得格外誠意十足。他呼吁澤連斯基放下成見,無先決條件地恢復直接對話,并強調要認真消解矛盾與分歧,為烏克蘭問題的持久和平鋪路。
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現得相當干脆,甚至一副“哥們兒,我等你”的模樣,表示會在伊斯坦布爾等候普京,還宣布烏克蘭將在接下來的30天內主動停火,算是拋出了“和平橄欖枝”,期盼俄羅斯也能以相同的姿態回應。
這番互動似乎讓人看到了,一場持續千余天的沖突迎來停戰轉機的可能性。然而,事情的走向并非如表面這么簡單。
【澤連斯基爽快答應的背后另有盤算】
盡管澤連斯基看似立即答應,但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的一句挑釁之語,暴露了烏克蘭仍在打心理戰:“普京會害怕嗎?”這句話更是直接點破,讓人深刻感受到烏方想利用輿論逆轉形勢的策略。澤連斯基急切等待的,是一場權力和影響力的大比拼,而不是簡單接受和平談判。
從種種現象來看,這場會面主導權無疑在俄羅斯手中。普京清楚地知道,烏克蘭背后有美國的支持,任何決定都離不開華盛頓的手筆。
在提出和談的同時,普京也透露出軍事威懾仍在,烏克蘭若繼續挑釁將會自討苦吃。因此,雖然俄羅斯做好了談判準備,但普京可能不會親自出席土耳其會談,而是由代表團代勞。
值得一提的是,事件的導火索,是名為“自愿聯盟”的國際組織。這一由英國和法國牽頭、涵蓋31國的聯盟,抵達基輔,承諾強化對烏支持。
【“自愿聯盟”承諾強化對烏支持】
有意思的是,會議上他們還達成了一個共識,即烏克蘭全面停火30天,并促使俄羅斯跟進,否則實施新制裁。西方國家顯然希望通過這個契機向俄羅斯施壓。
就在這個關鍵節點,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進行了溝通,隨后埃爾多安撥通了克里姆林宮的電話,將停火的重要性傳達給普京。
而土耳其此時站出來斡旋也不無道理。在過去,土耳其就是兩國談判的主要場所,曾經在這里勾畫出了一份協議框架。
然而,俄羅斯對歐洲的這些舉動保持了一貫的謹慎態度,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會“認真考慮”。但即便如此,推動俄烏會談的進程仍正在進行。
【特朗普施壓雙方立即展開會談】
當然,美國在這里也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特朗普施壓雙方立即展開會談,以期望迅速達成協議,結果對所有各方都有利。可見,美歐渴望快速確定俄烏和談的可能性,以便根據局勢調整策略,因為其耐心和資源都是有限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烏克蘭和歐盟的關系正在經歷蜜月期。烏克蘭甚至萌生了將貨幣參照從美元切換至歐元的念頭,以加強與歐盟的經濟聯系。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這背后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歐盟和烏克蘭的關系,看似如膠似漆,實際上只是因為烏克蘭是一個可以用來牽制俄羅斯的棋子而已。也就是說,烏克蘭與歐盟的關系并不是那么穩固和真摯。
【俄烏和談仍然充滿變數】
在這種背景下,烏克蘭依賴歐盟的結果,很可能繼續淪為其“工具人”,增加與俄羅斯的矛盾。說白了,就是剛出虎穴,又入狼窩。而烏克蘭真正需要的,不是這種潛在的災禍,而是一條通往可持續發展的和平之路。
不難看出,雖然元首之間的直接對話,對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大有裨益,但僅憑一次會談就想撥云見日,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美歐只是在試探和談的可能性,未雨綢繆并做好破裂的準備。
俄烏之間利益糾葛復雜,尤其是烏東地區的歸屬問題,更是雙方無法逾越的鴻溝。在這場看似即將迎來的對話背后,雙方都已蓄勢待發,準備在談判桌上展開激烈角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