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兄/文
天氣轉暖,騎電動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了。不過相比今年年初,佩戴頭盔騎行的人卻越來越少了——至于那些共享電動車,猛將兄早已斷言,“只要銀川有四萬輛共享電動車這個肥沃的土壤,不佩戴或沒辦法佩戴頭盔的現象就會持續不斷地出現”。
年初正值《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發布,其中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
“駕駛人、乘坐人未佩戴或者未規范佩戴安全頭盔,或者駕駛人遇紅燈時,未在路口停止線以外、待駛(轉)區內等候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警告或者20元罰款。”
在當時,共享電動車的企業拿出了手段,不佩戴頭盔無法騎行;執法部門也加大了力度;頭盔又安全還能再寒風中起到御寒作用,猛將兄當時早晨鍛煉發現,佩戴頭盔者已有七八成比例。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比例直線下降。
交警蜀黍即便嚴格查處,很明顯也阻擋不住那些滿大街空頭騎行者的上升;共享電動車頭盔戴不戴都可以騎行了,甚至也不耽誤雙人多人騎行。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容易發現其中的癥結。
共享電動車企業配備頭盔的歷史也是隨著政策出臺循序漸進,而這些頭盔衛生堪憂難以佩戴,很難有市民能做到“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決心,自然會減少騎行次數,這也就讓企業利益受損。對于逐利的企業而言,必然會隨時調整“不佩戴頭盔就無法騎行”的強制要求。
所以,佩戴頭盔的比例就自然而然的下跌,周而復始又會回到起點。
很多政策性的事件都是如此,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
看誰耗得過誰。
一些餐廳的手抓羊肉價格在全社會輿論關注之下表明降價,也能在輿論平息悄無聲息地重回128元;共享電動車企業也可以在政策出臺之時發布“不佩戴就無法騎行”的程序,也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追逐利益而不再強制。
不是每個頭盔都有美好的回憶。
2021年銀川共享電動車出現了隨車頭盔,當時共享電動車企業雖然一再強調會派“工作人員每天檢查各自轄區的頭盔,并進行消毒工作”,但媒體調查顯示,“近10分鐘的時間里先后有14人取用電單車,僅有1人在騎行前戴上了頭盔”。
時間過去了四年,這個衛生頑疾解決了嗎?誰又會把腦袋伸向這個頭盔呢?
人們騎行共享電動車圖的就是方便,若是衛生問題無法解決,一切都是白搭。
猛將兄從最初銀川引入共享電動車就表達過不解——
這個在全國各地大中城市被明令禁止投放的產品,怎么就在銀川/寧夏發展壯大起來了?
猛將兄和交警朋友也聊過,囿于警力有限,光靠執法部門蹲守,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最終,呈現出來的就是“抓到誰誰‘倒霉’”“抓不到就萬事大吉”,這樣的政策,對于公信力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
寧夏五地市城區中,吳忠和中衛沒有共享電動車,猛將兄也相信這里電動車佩戴頭盔的比例也一定會是最高的。
而說到共享自行車在銀川退市的主要原因,媒體報道稱是“由于共享單車定位系統不好,帶來管理上的漏洞”,以及“目前更處于文明城市創建的關鍵時刻,只好先‘下猛藥’讓其退市。”
如今科技更新,定位系統不好、管理存在漏洞已不復存在;無論創城與否,若是重新審視一個城市的文明與否,滿大街不戴頭盔豈不是更煞風景?
一邊強調頭盔重要性,一邊仍在推行共享電動車,這真的挺矛盾的。
最后想說的是,猛將兄支持共享自行車!
□校對:英子 搖搖
□審核:老六 金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