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精準對接“需”
都知道網購商品有“先試后買”“七天無理由退貨”,你知道入住養老院也有先體驗后選擇的七天免費“試住”嗎?四月初,86歲的劉奶奶走進煙臺市老年福利服務中心,開啟了7天的試住,“如果住好了,我就不走了?!?/p>
這是山東省提振養老消費的創新舉措:4月份,全省養老行業推出“百家養老機構試住周”活動,試住期間享受床位費全免、護理費及伙食費打折等優惠。
“試住”這一養老探索,解決的是“一住定終身”的顧慮,可以降低試錯成本,讓老人們能像網購商品一樣,不滿意可以“七天無理由退貨”。同時,也為養老機構提供展示服務、吸引老年人的機會,從而帶動養老服務消費提質升級。
當一部分高齡老人走進當地養老院免費體驗高端康養服務時,還有一大波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的活力老人踏上了山東銀發旅游專列,奔赴“詩與遠方”。銀發旅游列車以“慢旅游”+“深體驗”為核心,列車上沒有奢華的裝潢,但每一處適老設計都透露出對老年人需求的精準把脈:每個鋪位都有SOS一鍵呼叫按鈕,可以一鍵呼叫領隊和隨隊醫生;車廂臥鋪加寬,衛生間配備防滑扶手、安裝緊急呼叫系統;餐車為旅客提供低鹽低糖套餐;流動老年課堂同步開啟……
由于老年游客對銀發旅游列車的需求十分旺盛,現有列車車廂甚至不夠用,需要從山東各地調集車廂。
年齡的一高一低、場景的一靜一動,看似割裂的兩幅圖景,實則是對老年群體需求層次的精準解碼。當供給端能同時回答“如何讓失能老人安心”與“如何讓活力老人盡興”,銀發經濟的藍海方能在供需適配的齒輪咬合中澎湃涌動。
在山東,每4人中就有1位老人。2024年,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24.62%,總數超過2400萬人。龐大的數字背后,是日益增長且亟待滿足的養老需求。
從全國視角來看,60至69歲的老人數量已超過老年人口總數的一半。這一被稱作“活力銀發族”的群體呈現出顯著特征:他們身體狀況良好,具備可支配資金與充裕閑暇時間,更有著較強的消費意愿,構成了潛力巨大的銀發消費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前不久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抗衰老、銀發旅游等產業,釋放銀發消費市場潛力?!蓖ㄟ^創新供給,既能滿足老年消費群體的多元需求,還能充分釋放老年消費市場的增長潛能。
青島一家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的人氣印證了這一點:自去年12月試運行以來,共服務老年人約1萬人次,產生消費1000人次。剛剛結束的赴泰安的文化交流活動,包含演出和旅游項目,三天兩夜包吃包住,費用599元,共吸引500多人參加。
這處養老服務中心為何如此受歡迎?
佰瑞福青島分公司總經理朱俊杰道出了關鍵:“不同年齡段的老年群體,體力和健康狀況差異明顯,消費核心訴求也各不相同。70 歲以下老人更注重精神慰藉,熱衷于旅游、學習、社交活動;70 歲以上老人則更關注生理健康?!被诖?,該中心從醫、康、養、游、娛、學六個維度細分市場,為不同年齡層次的老人量身定制服務,精準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
隨著消費群體結構變化加速,消費需求分眾化態勢凸顯。只有把握需求變化,才能夠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
政策紅利與剛需同頻共振
月初,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省中醫院)副院長李剛在坐診時遇到這樣一位獨居老人:半夜起床上廁所,不小心摔倒,無法動彈,身邊也沒有電話,家里也沒有智慧報警設備。在地上躺了5個小時后,才被家屬發現營救。
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在家走路怕摔跤,洗澡怕滑倒,如廁蹲起困難……老年人的居家生活中,各類場景都有可能遇到難處。
根據測算,我國每年約4000萬老年人跌倒,其中50%發生在家中,衛生間、廚房等區域風險最高。
以往,適老化改造主要面向經濟困難和特殊困難老年人,對于其他不享受補貼的老年群體而言,部分適老化產品價格偏高,讓許多老人望而卻步。而解決老年人生活中的痛點,正是激活養老消費的關鍵所在。
今年以來,我省打出系列“組合拳”提振養老服務消費,通過各種政策舉措創新,直擊養老痛點需求:
——強政策。2025山東養老服務消費提振年暨“魯煥春欣”康養文旅消費季啟動,推出一系列標志性活動,為養老服務消費注入新活力。以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政策為例,凡山東省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根據本地區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清單購買的產品且收貨地址在山東省境內,就可以享受補貼,單件產品補貼額度上限為其實際銷售價格的30%。納入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的產品清單包括6大類、25個產品品類,涵蓋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的各方面需求。補貼政策直接降低了老年人及其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的經濟成本,推動適老化改造從“兜底保障”向“普惠共享”跨越,以真金白銀激活消費市場。
各地市也紛紛結合自身特色優勢推出相應政策舉措。如青島市印發《關于促進青島市養老服務消費的行動計劃》,將推出12項舉措,從提升養老服務、拓展養老消費、發展銀發經濟、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等方面入手,全力提振養老服務消費。
——搭平臺。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引導各地推出一批標志性活動,增加新場景、新業態、新品牌;上下聯動、部門聯合,圍繞客流共享、活動共聯、載體共建,放大展會等活動消費帶動效應;聚焦供需對接,有效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用文旅康養體”等多方面需求。
政策紅利與市場剛需的同頻共振,市場端迅速顯現變化。
3月9日至4月11日,山東開出4趟銀發旅游列車,累計載客超2000人。預計全年將發出40趟銀發旅游列車,乘客將突破2萬人次;
前不久,濟南舉辦的銀發經濟品質消費特色大集吸引了近萬名市民參與,其中適老化改造樣板間成為焦點。防滑處理的衛生間地面、可升降的智能洗手臺盆、毫米波雷達睡眠監測儀、跌倒告警系統等各類適老化產品,讓不少體驗者當場簽約。
政策激發市場潛能,需求牽引產品供給,供給又創造新的需求。許多企業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迅速作出響應。比如,針對越來越多家庭在裝修或改造中對適老化產品的需求,山東一家養老服務公司專門成立服務團隊,提供上門定制服務,業務也從主要面向企業客戶拓展到個人及家庭。
“細”分市場,“適”配需求,“信”守底線
在淄博博山區大辛社區,藺志鳳老人的肩膀不舒服,只要在家通過一個電子產品,就能在線呼叫按摩理療服務。該智慧健康養老終端產品由當地養老服務企業與百度聯合研發,通過終端操作,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上門送餐、出行陪醫、幫辦代辦、助浴維修等各項服務。截至目前,上線用戶近2000人,接入服務商家1.3萬余家,為老年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在泰山景區,游客們身著輕便的外骨骼機器人,輕松攀登陡峭山路。自外骨骼機器人正式運營,100 臺機器每日租賃狀態爆滿。外骨骼機器人幫助老人爬泰山,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科技與智能的賦能,讓“老當益壯”不再是夢。以養老機器人市場為例,2024年的市場規模約79億元,未來5年將會以15%左右的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預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9億元。
“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隨著養老需求日益細分,銀發經濟的賽道不斷拓寬,這也對養老服務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見,想要進一步激發養老消費活力,就必須答好更多“加分題”。
要在“細”上下功夫。有調研顯示,對于中低收入老年群體,一些智能化產品并不實用。還有一些老年人對智能設備存在抵觸情緒,擔心輻射、費電等問題,導致政府補貼的智能化產品長期關機,成為擺設。
青島市養老服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志勤舉例,身邊既有能熟練操作最新款智能手機的老人,也有因復雜功能望而卻步、仍在使用二代機的老人。在與老年群體的交流中,他常聽到老人們對易操作、價格親民的“傻瓜式”智能產品的渴望。這充分說明,養老消費市場需要精準細分,產品和服務更要分層分類,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健康狀況及經濟能力老年群體的多元需求。
要在“適”上做文章。“供給側需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消費心理、需求和場景,提供契合老年人特點且與時俱進的產品與服務。”張志勤以旅游行業為例,過去的老年旅行團往往存在價格低廉但行程緊湊,且夾雜大量購物、推銷環節的問題。如今,老年人的旅游需求已發生顯著變化,他們在注重舒適度和安全性的基礎上,更加追求旅游過程中的文化內涵、情感互動與研學體驗。然而,當前許多旅游機構推出的老年游客產品仍較為單一,多集中于常規觀光旅游,缺乏具有深度文化體驗的個性化、多樣化旅游產品,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在“信”上下力氣。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騙局盯上老年人的錢包,打“親情牌”、挖消費陷阱。多位受訪的旅行社、養老機構負責人表示,市場上各類“坑老”騙局頻發,導致老年人極易上當受騙。這不僅使老年人遭受經濟損失,更讓老人及其家屬對正規的老年產品和服務產生信任危機。因此,守護老年人消費安全,既需要有關部門強化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給予老年人更多真誠關愛。
養老消費是一場供需適配的雙向奔赴,終極目標不是滿足“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而是實現“老有頤養”的品質追求,讓每個老人都能在多元服務的選擇中收獲尊嚴。這或許就是供需適配的最高境界——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對“晚年如何更美好”的共同作答。
(大眾新聞記者 田汝曄 劉笑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